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忠民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造粒流化床
  • 3篇生物造粒流化...
  • 2篇造粒
  • 2篇污泥
  • 2篇流化
  • 2篇流化床
  • 2篇降解
  • 1篇动态稳定
  • 1篇动态稳定性
  • 1篇生物降解
  • 1篇生物流化床
  • 1篇水处理
  • 1篇水处理厂
  • 1篇稳定性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污染物降解
  • 1篇污水
  • 1篇污水处理
  • 1篇污水处理厂

机构

  • 4篇西安建筑科技...

作者

  • 4篇李忠民
  • 3篇李侃
  • 3篇王晓昌
  • 2篇刘金光
  • 2篇朱蕊
  • 2篇邹林琳
  • 1篇王文东

传媒

  • 1篇给水排水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二级串联生物造粒流化床对污染物的去除特性研究
为了考察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对改善生物造粒流化床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利用两套完全一样的生物造粒流化床装置进行了二级串联生物造粒流化床的工艺试验,运行过程中两套装置可以单独运行也可以串联运行。采用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处理厂氧化...
李忠民
关键词:生物造粒流化床生物降解污水处理厂
文献传递
二级串联自造粒生物流化床污染物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评价二级串联自造粒生物流化床系统对各种污染物的降解性能,分别采用烧杯试验和连续试验对人工配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水中COD为300 mg·L-1,烧杯混凝试验对配水中乙酸钠的去除能力有限,可混凝部分的质量浓度仅为3.8 mg·L-1,串联生物造粒流化床对溶解性乙酸钠的去除效果则相对较好,出水平均质量浓度达31.0 mg·L-1。对污染物在空间上分布的分析进一步反映了串联流化床系统内部各污染物的变化规律以及DO的变化对溶解性污染物的去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即DO质量浓度能够在一级柱中从8 mg·L-1被迅速降低到2 mg·L-1,一级柱出水中大部分的溶解性乙酸钠被去除,平均COD为48.1 mg·L-1;二级柱中的DO质量浓度被消耗2.6 mg·L-1,而溶解性COD仅被去除了约20 mg·L-1。
李侃王晓昌王文东李忠民
关键词:流化床
生物造粒流化床中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质及破碎与恢复特性研究
2010年
通过两套生物造粒流化床试验装置的并联和串联运行,运用摄影与图像分析、颗粒静沉和密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流化床中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质及破碎与恢复特性.在作为一级柱(接受人工配置污水)运行的过程中,流化床主要经历了颗粒成长;在作为二级柱(接受一级柱出水)运行的过程中,流化床主要经历了颗粒破碎.试验结果表明,在多次轮回切换工作的过程中,流化床中的颗粒污泥具有动态稳定性,破碎的颗粒很容易得到恢复.颗粒污泥的有效密度随粒径而变化的趋势不明显,粒径-密度关系在双对数坐标图上始终处于同一领域,且远高于常规絮凝体的密度,表明流化床中形成的颗粒污泥具有密实的构造.
王晓昌邹林琳李侃朱蕊李忠民刘金光
关键词:流化床颗粒污泥粒径分布
二级串联生物造粒流化床对有机物的去除特性研究
2009年
为了考察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对改善生物造粒流化床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二级串联生物造粒流化床的工艺试验,在每隔12 h进行串联顺序交替的运行条件下,两柱中的颗粒污泥均能保持108个/g数量级的生物量,且在作为二级柱运行的过程中,流化床仍能保持良好的颗粒污泥形态。两级串联的流化床中,CODCr的去除和DO的消耗具有延续性,且CODCr的去除符合相近的一级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造粒流化床中的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动态稳定性,采用二级串联的方法延长流化床的水力停留时间有望作为提高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功效的方法。
李忠民王晓昌刘金光朱蕊邹林琳李侃
关键词:生物造粒流化床颗粒化动态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