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光

作品数:143 被引量:577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32篇专利
  • 2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3篇农业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 4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8篇龙眼
  • 43篇果实
  • 21篇龙眼果实
  • 18篇栽培
  • 15篇荔枝
  • 10篇石硖
  • 10篇种质
  • 9篇贮藏
  • 9篇龙眼品种
  • 8篇石硖龙眼
  • 8篇种质资源
  • 8篇果实品质
  • 7篇引种
  • 7篇栽培技术
  • 7篇果肉
  • 6篇氯酸钾
  • 6篇耐贮
  • 6篇耐贮性
  • 6篇黄皮
  • 6篇果皮

机构

  • 143篇广东省农业科...
  • 27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广东省农业厅
  • 1篇广东省农业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43篇李建光
  • 95篇韩冬梅
  • 71篇潘学文
  • 68篇郭栋梁
  • 65篇李荣
  • 23篇吴振先
  • 22篇戴宏芬
  • 14篇王晓容
  • 12篇肖维强
  • 12篇黄炳雄
  • 6篇刘传和
  • 5篇袁沛元
  • 4篇刘岩
  • 4篇曾婷
  • 4篇邱燕萍
  • 3篇匡石滋
  • 3篇吴洁芳
  • 3篇曾莲
  • 3篇潘建平
  • 3篇杨武

传媒

  • 19篇广东农业科学
  • 12篇中国南方果树
  • 7篇华南农业大学...
  • 7篇中国热带农业
  • 5篇果树学报
  • 4篇热带作物学报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广东省第19...
  • 4篇海峡两岸荔枝...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仲恺农业技术...
  • 2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国园艺学会...
  • 2篇中国园艺学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广西园艺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果树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9篇2024
  • 12篇2023
  • 9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2
  • 5篇2011
  • 13篇2010
  • 15篇2009
  • 13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龙眼肉中几种核苷成分的LC/MS含量测定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是我国南方特色大宗水果,龙眼肉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人们常作为保健食品和滋补药品。研究证明,龙眼肉中富含腺苷(adenosine)、尿苷(ufidine)等核苷物质。应用...
王晓容戴宏芬肖维强黄炳雄李建光吴洁芳
关键词:龙眼核苷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烯效唑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被引量:7
2003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原药和可湿性粉剂中烯效唑的含量.分离柱为C18反相柱,柱温40℃,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70∶10∶20,流速1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54nm.使用该方法,烯效唑的保留时间在4 25min左右,平均回收率101 46%,回收率变异系数1 25%,同一样品峰面积变异系数0 055%,保留时间变异系数0 075%.
邓海滨王晓容潘学文匡石滋李建光李荣
关键词:烯效唑HPLC分析原药可湿性粉剂分离柱植物生长延缓剂
龙眼果实挂树成熟与退糖期间的解剖学结构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以石硖和储良两个品种龙眼(Dimocarps longana Lour. cv. Shixia and Chuliang)果实为试材,比较了挂树成熟与衰老(退糖)期间果皮和果肉的解剖学结构,测定了成熟与衰老期间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结果表明:石硖成熟期比储良短,分别为14 d和21 d,之后退糖,TSS含量的下降速率分别为每天0.60%和0.31%。完全成熟时,龙眼果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外果皮为数层平行排列的变形细胞,附着不连续的角质层和蜡块;中果皮为大的层状薄壁细胞,间以块状栓质组织、石细胞和维管束;内果皮为1~2层紧密排列的薄壁细胞,胞壁角质层深厚;果肉表面光滑,薄壁细胞结构清晰完整、排列整齐。退糖时,外表皮的蜡质层和表皮毛脱落,外、中果皮里的胞间隙或层状缝隙增大,内果皮表面出现破损和"钉"状突起物;果肉表面皱褶增多,结构塌陷,胞壁可能增厚。不同龙眼品种之间的果皮结构差异主要在于成熟时的中果皮,石硖细胞排列紧密、缝隙小而少,而储良细胞间隙较大;果肉结构差异在于成熟时石硖胞壁坚挺、呈长圆形,而储良胞壁卷曲、呈狭长型,刚性弱于石硖;退糖时储良果肉皱缩塌陷比石硖明显,但后者出现细胞壁纤维化增厚的特异现象。
韩冬梅曾婷李建光罗焘李保建吴振先
关键词:龙眼果皮结构纤维化
大果龙眼新品种良圆龙眼的选育
2024年
良圆龙眼是以大乌圆为母本、储良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大果龙眼新品种。果实大小均匀,单果质量13~18 g;果皮黄褐色,果实外观较好;果肉乳白色,稍透明,果肉表面纵纹明显,表面不流汁,汁液中多,肉离核、韧脆化渣,味甜;可食率64%~6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9%~21%。树势强,树姿直立,树冠圆形,1年生枝条较粗,优于两亲本。在广州地区成熟期7月底至8月上中旬;丰产性中等,高接后第5年平均株产为22.5 kg,每666.7 m^(2)产量可达724.5 kg;适宜广东省各产区栽培。
黄石连韩冬梅郭栋梁王静吕新民魏俊斌李建光
关键词:龙眼杂交大果
一种提高龙眼荔枝交互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龙眼荔枝交互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接穗浸泡α‑萘乙酸和噻苯隆的混合溶液后,插入砧木切口,使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对准接合,即可。本发明中的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龙眼荔枝互接低成活率的问题,并显...
吕新民李建光郭栋梁黄石连王静韩冬梅
一种适用于龙眼人工杂交的改良方法
2018年
传统龙眼人工杂交存在效率低下、坐果率较低等问题。为了提高杂交效率,作者研发了一套改良型的人工杂交新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在龙眼母本植株的花穗定型后将要开花前,采用多效唑处理母本植株,大量减少雄花数量,促使单一花穗的雌花集中开放;采摘雄花盛开的父本花穗枝条,对着母本花穗轻轻摇动,使花粉飘散,完成人工杂交授粉,然后去除剩余的花蕾,套袋即可。与传统杂交方法相比,改良人工杂交新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将传统单个花穗完成授粉时间从4~6 d减少到2 d,同时达到提高坐果率的目的,在龙眼杂交育种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李建光郭栋梁韩冬梅李荣潘学文王静
关键词:龙眼去雄花粉杂交
广东龙眼产业的优势分析
广东龙眼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拥有大量优良品种和丰富的生产经验。近年来,随着龙眼生产的发展,产品的质与量、产与销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农资和人工价格的上升,龙眼的生产成本逐年增加,但果品的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经济效益有...
潘学文曾莲李荣李建光韩冬梅
关键词:龙眼产业栽培面积种质资源优势产区专业合作社
龙眼肉中几种核苷成分的LC/MS含量测定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是我国南方特色大宗水果,龙眼肉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人们常作为保健食品和滋补药品。研究证明,龙眼肉中富含腺苷(adenosine)、尿苷(uridine)等核苷物质。应用...
肖维强戴宏芬黄炳雄李建光吴洁芳王晓容
关键词:龙眼核苷LC/MS
不同龙眼品种果实品质和糖酸组分分析被引量:60
2006年
以12个龙眼品种的果实为试材,利用常规的品质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了果实品质和糖酸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果实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较大,分别为6.1~15.1g和12.2%~23.0%。可食率最高为双孖木(71.4%),最低为沙梨木(56.2%)。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是龙眼假种皮的主要糖类,但不同品种这3种糖的比例有较大差异,根据单糖与双糖的比例,可将不同的龙眼品种分为3个类型:蔗糖积累型,还原糖积累型和中间类型。龙眼假种皮中的有机酸含量较低,为1.46~3.46mg/g,主要有苹果酸、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和奎尼酸,不同品种有机酸的含量和比例有一定的差异。龙眼假种皮中也有较丰富的还原型抗坏血酸(维生素C),约占总酸的12.4%,不同品种维生素C含量有较大差异,储良最低(0.13mg/g),罗伞木最高(0.65mg/g)。
胡志群李建光王惠聪
关键词:龙眼果实品质维生素C
氯酸钾对龙眼催花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3年
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国内外龙眼(Dimocarpuslongana)使用氯酸钾进行催花这一新技术的研究进展,概述了龙眼使用氯酸钾催花的关键技术:施用的方法、施用量、施用时期等。对氯酸钾的催花进程和催花效果列表陈述,认为氯酸钾用于龙眼的“正造”催花,效果较稳定;用于“反季节”催花,效果不稳定。对影响氯酸钾催花效果的一些因素:品种差异、地域的差别、气候条件、土壤质地以及树体的管理水平进行概述。对一些有争论的关键措施:使用氯酸钾后是否需要控梢?抽花穗后是否需要控“冲梢”进行探讨。指出使用氯酸钾催花在生产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研究氯酸钾催花技术提出一些建议。
李建光潘学文李荣戴宏芬
关键词:龙眼氯酸钾催花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