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屹

作品数:28 被引量:323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子宫
  • 5篇麻醉
  • 5篇宫颈
  • 4篇镇痛
  • 4篇细胞
  • 4篇宫内
  • 3篇人乳
  • 3篇人乳头瘤
  • 3篇人乳头瘤病毒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瘤
  • 3篇乳头瘤病毒
  • 3篇七氟醚
  • 3篇子宫内膜
  • 3篇综合征
  • 3篇瘤病毒
  • 3篇内膜
  • 3篇宫颈癌
  • 3篇宫内膜
  • 3篇宫腔

机构

  • 26篇广东省妇幼保...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6篇李屹
  • 12篇贾杰
  • 8篇罗喜平
  • 5篇毛玲芝
  • 5篇胡祖荣
  • 4篇苏丹晨
  • 4篇孙维国
  • 3篇陈祥楠
  • 3篇孙小丽
  • 3篇危早梅
  • 3篇李荔
  • 3篇刘婷艳
  • 3篇黎昆伟
  • 3篇陈文芬
  • 2篇张小庄
  • 2篇张畅斌
  • 2篇李海洋
  • 2篇孙艺娟
  • 2篇张碧云
  • 2篇黄希照

传媒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3篇广东医学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肿瘤药学
  • 1篇妇产与遗传(...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潮州农村妇女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广东潮州农村妇女宫颈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该地区制定预防宫颈癌的公共卫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10月广东潮州农村12 542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35~59岁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通过荧光定量PCR法进行宫颈13种高危型HPV免费检测,进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并对相关结果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12 542例受检妇女中,13种高危型HPV感染率为8.06%(1011/12 542),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危型HPV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孕次≥3次[OR=1.24,95%CI(1.09~1.41),P<0.01],初婚年龄<24岁[OR=1.16,95%CI(1.01~1.32),P=0.03],宫颈外观异常[OR=1.21,95%CI(1.05~1.39),P=0.01],妇科手术史[OR=1.68,95%CI(1.15~2.46),P=0.01],丈夫饮酒[OR=1.45,95%CI(1.27~1.65),P<0.01],未予定期接受妇科病检查[OR=1.43,95%CI(1.08~1.88),P=0.01],很少进行妇科病检查[OR=1.81,95%CI(1.26~2.60),P<0.01]及丈夫从事职业为管理者、文员或公务员[OR=1.71,95%CI(1.24~2.37),P<0.01]。结论广东潮州农村35~59岁女性宫颈感染高危型HPV较为常见。其中,孕次≥3次、初婚年龄<24岁、宫颈外观异常、妇科手术史、未予定期或很少接受妇科体检、丈夫饮酒及丈夫从事职业为管理者、文员或公务员的农村女性的高危型HPV感染率较高。
李兵张小庄毛玲芝李屹吴云涛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LOGISTIC回归
人乳头瘤病毒16L1-E7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分析纯化研究
2018年
目的采用基于抗原表位分析对人乳头瘤病毒16L1-E7蛋白的原核表达和纯化进行分析,为相关疫苗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将pET-32a/16L1-E7重组质粒转化BL21大肠杆菌,IPTG诱导16L1-E7蛋白表达,并对表达蛋白纯化后进行抗原特异性鉴定。结果重组质粒扩增后检测条带单一,菌落PCR和酶切片段位置一致;经0.1 mmol·L^(-1)的IPTG诱导后重组质粒泳道目标蛋白表达明显增多,且抗原特异性好。结论成功诱导pET-32a/16L1-E7重组质粒表达并进行了纯化,获得了抗原特异性较好的目标蛋白。
李屹邓庆珊黄彩彩钟沅月贾杰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原核表达纯化抗原决定簇
不同HPV基因亚型单纯性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探讨感染不同HPV基因亚型单纯性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的关系. 方法 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31 040例女性患者的宫颈HPV检测结果,对于HPV阳性的患者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TCT异常和高度怀疑有宫颈病变者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探讨不同HPV基因亚型单纯性感染与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关系. 结果 (1)HPV52型是女性宫颈最常见的感染型(5.4%),其他高危型HPV感染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16、58、68、18、39、33、31、56、59、51、45、35型;(2)单一亚型HPV感染中,HPV52型是导致CIN I最常见的亚型(21.7%),HPV16型是导致高级别CIN病变及宫颈鳞癌的主要亚型(40.5%、71.2%),HPV18型是导致宫颈腺癌的主要亚型(80.0%);(3)21种HPV亚型均是CIN Ⅰ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HPV42型(OR=6.98,95% CI为1.17 ~41.8)的危险度最大;除了HPV59、6、42型以外的HPV亚型均是高级别CIN的危险因素,其中HPV16型(0R=7.09,95% CI为5.65 ~8.90)的危险度最大,其次是HPV33、58、31型;同时HPV16型(OR=22.69,95% CI为15.92~32.34)是导致宫颈癌危险度最高的基因亚型,其次是HPV18、58、31型. 结论 在现有的13种高危型HPV中,HPV52型是宫颈最常见但并非最危险的亚型,HPV16、18、58和33型是同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关系最密切的基因亚型。
刘婷艳毛玲芝孙小丽李屹罗喜平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宫颈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癌
子痫前期产妇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变化的相关性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产妇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探讨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选择产科入院1周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妊娠晚期女性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子痫前期组40例(P组)、正常孕妇组40例(N组)。采集入院期间孕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相关资料。研究对象于术前无菌条件下抽取前臂肘静脉血浆2 m L,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一次性成批对上述标本IL-6及TNF-α进行活性测量。结果 N组IL-6活性表达显著高于P组(P<0.05)。P组TNF-α活性表达均显著高于N组(P<0.05)。IL-6与TNF-α活性呈负相关(r=-0.374,P<0.05),TNF-α活性与孕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Apgar 5)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IL-6、TNF-α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致病过程,IL-6及TNF-α作为一对平衡因子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NF-α的高活性有可能与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李屹贾杰孙艺娟苏丹晨孙维国李海洋
关键词:IL-6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右美托咪定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麻醉诱导期Narcotrend指数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观察新型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Dex)对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患儿麻醉诱导期患儿Narcotrend指数(NI)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预行快通道麻醉的先心病患儿30例(单纯房、室间隔缺损,3~6岁,ASAⅠ~Ⅱ级,心功能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D组(n=15):患儿入室泵注Dex1μg/(kg.h)15 min;C组(n=15)作为对照组,以相同速度泵注生理盐水。随后6%七氟醚、0.1μg/kg顺阿曲库铵诱导行气管插管,观察N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指标,记录给药前(T0)及给药后3(T1)、6(T2)、9(T3)、12(T4)、15 min(T5),插管前(T6),插管时(T7)各项值的变化。结果 Dex组T3~T5与T0比较,NI逐渐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C组(P<0.05);D组T4、T5与T0比较,HR明显减慢(P<0.05);麻醉诱导期间,C组T7与T6比较,DBP、MAP、HR值均有升高(P<0.05)。结论 Dex以1.0μg/(kg.h)剂量输注对单纯房、室间隔缺患儿产生明显镇静效应,能使NI降低,复合6%七氟醚麻醉诱导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减轻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贾杰李屹胡祖荣黎昆伟黄希照刘晶陈祥楠佘守章
关键词:NARCOTREND指数血流动力学麻醉诱导
一种含有左炔诺孕酮缓释药棒在宫腔的固定技术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左炔诺孕酮缓释药棒在宫腔的固定技术,包括如下步骤:剪去曼月乐横臂得到药棒并在曼月乐尾丝上打一个死结;尾丝在吉妮线结与吉妮第一个铜套之间的丝线处打结;只保留吉妮上方第一个铜套管;将曼...
曾俐琴李屹
基于LNG-IUS放置术变化创新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术式病例报告
2023年
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42岁,G4P2A2,因“继发性痛经26年,加重10+年”就诊。患者于1996年开始出现行经期下腹胀痛,休息后可缓解。2012年开始痛经症状加重,时间延长至经前1周开始疼痛,曾至外院就诊,超声检查提示子宫腺肌症。随后因痛经症状进行性加重,于2015年1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1月后LNG⁃IUS环自行脱落,脱落后痛经复发。遂于2022年4月再次放置LNG⁃IUS治疗,痛经症状消失。2022年6月因经期延长2年余至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超声提示节育器下移,遂于2022年6月22日取出LNG⁃IUS。
吴歆怡曾俐琴李屹乐珍余凡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经期延长行经期
脐血胃动素水平与胎粪排出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脐血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与胎粪排出的关系。方法:用酶免疫分析法检测并比较足月分娩羊水性状正常(B组,122例)及中重度羊水粪染(A组,62例)的新生儿脐血及其孕母外周血血浆MTL水平。结果:A组新生儿脐血MTL值(343.69±206.73)pmol/L高于B组(139.05±80.06)pmol/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两组孕妇外周血的MTL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羊水中度和重度胎粪污染者的孕妇外周血及脐血的MTL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脐血MTL水平升高可能与胎粪排出有关。
张碧云肖小敏王自能张畅斌闵玲李屹吕莉娟
关键词:胎粪吸入综合征胎儿窘迫脐血胃动素
耳穴贴压法潜伏期分娩镇痛对产妇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通过检测产妇不同时点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蛋白活性,以评价耳穴贴压法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入院1周内行阴道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产妇潜伏期行耳穴贴压法镇痛,对照组产妇潜伏期采用传统分娩方式,所有产妇进入活跃期后均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至分娩结束。采集入院期间孕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相关资料。于不同时点在无菌条件下抽取产妇前臂肘静脉血2 m L,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一次性成批对上述标本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T2~6各时点的IL-6与TNF-α蛋白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6的IL-6与TNF-α蛋白活性明显高于分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及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法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可以减少产妇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蛋白活性。
危早梅李屹苏丹晨孙维国贾杰
关键词:耳穴贴压潜伏期分娩镇痛炎性细胞因子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蛋白在宫颈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蛋白在宫颈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 纳入247例宫颈组织标本,其中慢性宫颈炎患者4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包括CIN Ⅰ、CNI Ⅱ和CINⅢ)患者88...
陈文芬李屹
关键词:宫颈病变免疫组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