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成
- 作品数:20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与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
- 2024年
- 加快形成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如何利用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2011—2021年我国除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之外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面板门槛模型探究新质生产力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经过更换空间权重矩阵、剔除特殊样本和增加控制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其结果依旧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通过拓展农业市场规模、加快土地流转,进而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与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中部和西部与东北地区由于落后的经济发展和尚未成熟的市场机制,新质生产力的直接效应并不显著,但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门槛效应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间显著存在经济发展与政府保障双重门槛和信息化水平单门槛效应。因此,政府应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促进农业市场一体化,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加强经济发展基础,优化政府保障机制,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以期实现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全面驱动。
- 李子成王珏王稳妮
- 关键词:土地流转
- 云南省民族自治县发展差异研究
- 2017年
- 为进一步分析云南民族自治县之间、云南民族自治县与云南省其他县市及全国之间的差异,现使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计算出1978-2012年共35年的变异系数,发现云南民族自治县内发展差距较大并逐年扩大且有持续扩大趋势。把云南民族自治县置于云南和全国来看,差距变化并不明显。从实际人均GDP绝对差来看,云南民族自治县与云南和全国相比同样呈持续扩大态势。为缩小内部及所有自治县与云南及全国发展差距,提出加大教育支出力度、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跨越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 李子成王稳妮
-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联性解析
- 2012年
- 影响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共同因素作为二者传导机制的中介,使得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周期波动组成一个循环运行的经济系统。
- 李子成王稳妮
-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因素
- 低空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与因素分析——基于金融发展与企业集聚的调节效应被引量:13
- 2024年
-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基于2014-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模型、面板门槛模型探究低空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低空经济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经过工具变量法、随机效应分析和剔除特殊样本等稳健性检验,其结果依旧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发展与企业集聚在低空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由于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存在,东部与中部地区低空经济并不能显著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西部与东北地区则能够通过发展低空经济带来较大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效应,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门槛效应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支持力度均具有单门槛效应,在跨过相应的门槛值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支持力度具有更为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低空经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 王珏李子成
- 关键词:金融发展
- 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被引量:3
- 2023年
- 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创新、数字产业发展与数字金融发展四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在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
- 刘雯丽李子成
-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长江经济带
- 我国小微民营金融机构发展探讨
- 2013年
-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许多应对、解决农民增收难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策,众多学者也提出了许多直接解决之策。但农民增收难、小微企业融资难两难问题依然存在且将长期存在。本文从间接的金融载体视角入手,提出利用民间资本大力发展小微民营金融机构,通过小微民营金融机构促进资金向农民和小微企业流动,以此降低农民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 李子成王稳妮
- 关键词:民间资本
- 国家高新区与城市生态效率——基于228个城市的准自然实验分析
- 2024年
- 以国家高新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中国22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法探讨国家高新区设立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生态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在观察期内提高了36.84%;国家高新区设立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效率,尤其对地理邻近城市的生态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依旧显著;异质性检验表明,国家高新区设立对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国家高新区设立通过结构升级、政策倾向和技术进步三种途径提高了城市生态效率。
- 李子成王珏
-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
-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企业数字化和创新资源配置的中介效应被引量:3
- 2024年
- 基于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从人才创新、企业创新、绿色创新和基础设施创新四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综合指标体系,并利用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以及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数据要素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能够显著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数据要素能够通过提高企业数字化水平和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政府治理能力和财政自给率在数据要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起着正向的调节效应。异质性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在数据要素推动下新质生产力提升最大,其次是西部和东部地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均显著受益于数据要素,但内陆地区的增长更为突出。
- 李子成王珏董燕燕
- 多维邻近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知识溢出对新型工业化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基于知识溢出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视野,利用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测度知识溢出,在多维邻近视角下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知识溢出对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溢出效应主要集聚在省会城市,上海及江浙两地部分城市的知识溢出总量较高,而安徽各市的知识溢出总量均较低;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存在空间分异现象,上海和杭州等高等水平城市具备扩散效应,但这种效应逐渐降低,而虹吸效应不断增强;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在2011—2016年不断提高,在2016—2021年逐渐降低,且长三角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差异在扩大,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在地理邻近、经济邻近、经济地理邻近下知识溢出对新型工业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存在明显的交流效应;知识溢出链锁效应明显,知识溢出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并结合数字经济推动新型工业高级化。
- 李子成王珏张烈嘉
- 关键词:知识溢出新型工业化引力模型空间计量模型
- 国家级新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 2024年
- 在数字技术和智能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发展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探究国家级新区设立对新质生产力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级新区能够显著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检验表明,国家级新区通过人才集聚和创新能力提升,进而对新质生产力产生积极影响,而政府治理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则起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以及高水平地区国家级新区设立对新质生产力并无显著影响,而西部和东北地区以及低水平地区则能够通过建立国家级新区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 李子成王珏
- 关键词:国家级新区政府治理能力产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