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浙江萧山白马湖地区BMH全新世钻孔沉积物中硅藻及其主成分进行分析,揭示研究区9 600—7 230cal a BP期间与海平面相关的沉积环境变化。结果显示9 600—8 950cal a BP期间,硅藻组合以淡水种为优势种,未出现海水种,反映研究区为淡水沼泽环境,没有受到海水的影响;8 950—8 600cal a BP期间,硅藻组合中半咸水种出现且含量逐渐增加,但仍以淡水种为主要优势种,表明研究区受到间歇性潮汐或风暴潮的影响,对应于高潮滩-潮上带的沉积环境;半咸水种和海水种含量在8 600—8 300cal a BP期间显著增加,而淡水种的含量明显降低,说明当时海平面显著上升,白马湖地区处于潮下带;在8 300—7 230cal a BP段的沉积物中未发现硅藻壳体,可能与当时研究区干涸成陆或埋藏条件有关,对应于跨湖桥文化时期(8 000—7 000cal a BP)。白马湖地区硅藻记录的8 600—8 300cal a BP海平面上升事件,在同时期的长江三角洲、东南亚乃至全球其他很多地方均有记录,可能与该时期劳伦太德冰盖融水事件(Laurentide Ice Sheet)以及Agassiz-Ojibway湖溢水事件所导致的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有关。
对楚科奇海中部沉积物岩芯中的硅藻进行鉴定,共发现52属97种。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可将该岩芯分为3个硅藻带。5-3.5 cal ka BP期间海冰硅藻含量较高但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硅藻丰度不断上升并达到峰值,表明此期间太平洋暖水流入楚科奇海加速了海冰退缩,促进了楚科奇海中部海域海洋生产力的发展。淡水种含量在此阶段有所增加,表明阿拉斯加沿岸流对楚科奇海中部海域海洋环境的影响增强。3.5-1.3 cal ka BP时期硅藻丰度持续降低表明楚科奇海浮游生物生产力减弱,这与太平洋水流入减少、海冰覆盖增加有一定的关联。而来自于阿拉斯加沿岸流携带的淡水硅藻含量较低,表明此时阿拉斯加沿岸流势力减弱。1.3-0 cal ka BP期间,海冰硅藻含量波动上升,硅藻丰度处于较低水平,表明全新世晚期白令海入流减弱,海冰覆盖范围有所扩大。楚科奇海中部中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硅藻记录表明,太平洋暖水流入的强弱变化与研究区的海冰覆盖情况,共同控制着研究区的海洋生产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