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冈栉

作品数:31 被引量:156H指数:6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静脉
  • 7篇血栓
  • 7篇深静脉
  • 6篇深静脉血栓
  • 6篇下肢
  • 6篇静脉血
  • 6篇静脉血栓
  • 5篇血栓形成
  • 5篇综合征
  • 5篇下肢深静脉
  • 5篇下肢深静脉血...
  • 4篇动脉
  • 4篇血管
  • 4篇深静脉血栓形...
  • 4篇细胞
  • 4篇下肢深静脉血...
  • 4篇下肢深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形成
  • 3篇血栓形成后综...
  • 3篇直肠

机构

  • 21篇遂宁市中心医...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遂宁市人民医...
  • 4篇川北医学院
  • 3篇川北医学院附...
  • 3篇成都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宜宾市第一人...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 1篇宜宾市疾病预...
  • 1篇雅安市人民医...

作者

  • 29篇李冈栉
  • 3篇张肇达
  • 3篇陈开
  • 3篇刘洁
  • 2篇唐勇
  • 2篇韩方海
  • 2篇李建水
  • 2篇马蓉
  • 2篇吴建平
  • 2篇杨敏
  • 2篇李雪萍
  • 2篇秦伟
  • 2篇徐敏
  • 2篇王国昌
  • 2篇罗文君
  • 1篇刘续宝
  • 1篇陈玉祥
  • 1篇李永胜
  • 1篇李幼平
  • 1篇郭伟昌

传媒

  • 4篇血管与腔内血...
  • 3篇四川医学
  • 3篇海南医学
  • 3篇临床医学进展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华西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西部医学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7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临床效果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治疗直肠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进行直肠癌手术的85例患者,随机分别进行开腹组42例和腹腔镜组43例,两组均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不尽感,尿急,排尿断续,尿流无力,局部复发率,1年生存率及1年远处转移率,两组患者比例差异两组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TME和开腹TME治疗直肠癌的疗效相同,但是腹腔镜TME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李冈栉刘洁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结直肠肿瘤合并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例
2024年
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引起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合并肿瘤的患者中,常常因为肿瘤本身的病变而忽略血栓相关的并发症,延误治疗,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现报道遂宁市中心医院1例结直肠肿瘤合并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引起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病例,总结对该病的诊治体会。Left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auses of left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tumors, thrombosis related complications are often ignored due to tumor lesions and delayed treatment leads to serious complications. This article reports a case of left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caused by colorectal tumor combined with left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 in Suining Central Hospital, and summarize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this disease.
杨锦李冈栉
关键词: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肠癌直肠肿瘤置管溶栓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TAC方案的近期不良反应的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乳腺癌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TAC(多西他赛,环磷酰胺,多柔比星,6个周期)的近期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遂宁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期闷30例乳腺癌术后接受辅助化疗者,行TAC方案化疗。化疗均在术后10天进行,多西他赛75mg/m2,第一天,多柔比星50mg/m2,第一天,环磷酰胺500mg/m2,第一天,21天为一个周期,一共6个周期。记录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数减少,口腔黏膜炎,腹泻,恶心呕吐,乏力,脱发,关节肌肉疼,过敏反应。结果:化疗方案TAC白细胞数减少,恶心呕吐,乏力发生率均较高。结论:化疗方案TAC各种毒副反应发生率均较高,在乳腺癌的化疗中须谨慎小心使用。
王晓华李冈栉
关键词:乳腺癌TAC方案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对ABI指数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对踝肱指数(ABI)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8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49)。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BI、间歇性跛行距离、血管通畅率、最小管腔直径(MLD)、远期管腔丢失(LLL)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者ABI值、间歇性跛行距离、MLD、LL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ABI、MLD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间歇性跛行距离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LLL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前及术后3 d,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 d的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均较本组术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的效果优于动脉内剥脱术,术后患者管腔维持更好。
李冈栉赵瑾洁仲伟马蓉
关键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闭塞性动脉硬化支架植入踝肱指数
系统性溶栓与导管接触性溶栓并规范抗凝治疗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系统性溶栓(ST)与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并规范抗凝治疗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初次确诊为急性期DVT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63,采用CDT+规范抗凝治疗)和对照组(n=57,采用ST+规范抗凝治疗)。记录两组患者PTS发生率、严重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与健侧周径差、血液流变学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聚集指数(RCAI)、血浆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尿激酶用量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PT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TS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6个月,两组患者膝上15 cm和膝下15 cm周径差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膝上15 cm和膝下15 cm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D-D、FIB、RCAI、血浆黏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D-D、FIB、RCAI、血浆黏度均低于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35%(4/6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30%(1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期DVT患者在规范抗凝治疗基础上,CDT较ST可有效缩短溶栓时间,降低治疗后PTS发生率,减轻治疗后PTS的严重程度。
李冈栉赵瑾洁仲伟杨锦郑国学李勤黄宇
关键词: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疑诊胰岛β细胞增生症1例
2005年
李冈栉
关键词:胰岛Β细胞瘤细胞增生症症状缓解疑诊短暂意识丧失
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对预防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术后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疗效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探讨实施间歇充气加压(IPC)治疗对预防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术后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联合组采用腔内激光联合IPC治疗,对照组仅采取腔内激光,其余术后用药等措施保持一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数量、切口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患肢髂外静脉、股静脉、腘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联合组患者的患肢髂外静脉、股静脉、腘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联合组患者的PT、APTT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患者的D-D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联合组1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7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联合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688,P=0.030)。结论:实施IPC治疗可有效预防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术后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其机制与IPC可以减少血液高凝,减轻高黏滞状态,加快患肢血流速度,促进静脉血液循环有关。
李冈栉赵瑾洁郭忠梁
关键词:静脉曲张血液凝固
介入治疗左下腔静脉畸形合并右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一例
2024年
通过对1例左下腔静脉畸形合并右髂静脉受压同时伴有右肾静脉开口变异及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青年女性患者的病例报道,回顾患者的诊疗过程,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该类疾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及治疗进展。发现对于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考虑到左下腔静脉畸形可能。此类疾病治疗上除规范抗凝外,可能需要更加积极的手术干预才能尽快改善症状恢复血流通畅,同时植入髂静脉支架可能比单纯球囊扩张具有更高的中远期通畅率。Based on the case report of a young female patient with left inferior vena cava malformation complicated with right iliac vein compression accompanied by right renal vein opening variation and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both lower limbs, we reviewe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r process, consulted relevant literature, aiming at understanding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maging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gress of this disease. It was found that for patients with right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the possibility of left inferior vena cava malformation was considered. In the treatment of such diseases, in addition to standard anticoagulation, more active surgical intervention may be required to improve symptoms and restore blood flow patency as soon as possible. Meanwhile, the implantation of iliac vein stents in one stage may have a higher patency rate in the medium and long term than that of balloon dilation alone.
郑国学仲伟黄宇李冈栉
关键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
移植物局部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在猪胰肾联合移植门脉和体静脉回流术式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在猪胰肾联合移植门脉(PVD)和体静脉(SVD)回流术式移植物局部表达及意义。方法58例四川当地杂交第1代长白猪,分成假手术组(10例)、PE组(24例)和SE组(24例)。假手术组行开腹术,PE组和SE组切除受者胰腺制成I型糖尿病模型,并切除右肾。PE组门静脉与受者肠系膜上静脉吻合,SE组门静脉与受者肝下下腔静脉吻合,外分泌均采用肠道引流。术后第3、7天开腹取移植胰腺、肾脏组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ELISA检测移植物局部Th1型细胞因子IFN-1和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第3、7天,与对照组比较,移植肾和胰腺IFN-γ mRNA及蛋白在sE组和PE组均呈高表达(P〈0.05),SE组高于PE组(P〈0.05)(第7天,蛋白在对照组比SE组比PE组表达:移植胰腺,[(3.36±0.25)比(7.72±0.67)比(6.52±0.34)pg/mg蛋白],移植肾[(3.66±0.28)比(10.83±1.48)比(7.79±0.60)pg/mg蛋白]。移植胰腺和肾IL4mRNA及蛋白在SE组和假手术组呈低表达,PE组呈高表达(P〈0.05)(第7天,蛋白在对照组比SE组比PE组表达:移植胰腺,[(7.18±0.16)比(6.10±0.16)比(20.66±1.47)pg/mg蛋白];移植肾,[(5.74±0.48)比(10.38±0.92)比(19.66±1.57)pg/mg蛋白]。结论胰肾联合移植PVD术式移植物血流经过肝脏后可诱导Th1细胞向Th2细胞偏离,是PVD免疫学优越性的可能机制。
唐勇李建水何满西李冈栉韩方海张肇达
关键词:胰肾联合移植细胞因子
胃癌的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胃癌外科治疗的现状。方法:对我院2003年5月~2008年5月收治并手术治疗的胃癌4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0例胃癌中,手术切除404例(91.82%),其中根治性切除364例,姑息性切除40例;远侧胃切除312例(77.23%),近侧胃切除28例(6.93%),全胃切除64例(15.84%);行消化道重建的416例中,手法吻合40例(9.62%),双吻合器吻合376例(90.38%)。术后病理早期癌36例(8.18%),进展期胃癌共404例(91.82%)。术前肠外营养支持5~7天56例(12.73%),术后行肠内营养344例(85.15%),肠外营养360例(89.11%)。手术死亡1例(0.23%),40例发生术后近期并发症(9.09%)。结论:胃癌患者早期诊断仍困难,但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较以前明显升高,吻合器使用明显增加,有助于降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需长期营养支持时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容易维持内环境稳定。
吴建平李冈栉杨敏李雪萍
关键词:胃癌外科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