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红
- 作品数:32 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融合注意力机制和图神经网络的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数据分析技术领域,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和图神经网络的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包括:采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时空图卷积模型,利用训练集对时空图卷积模型进行训练,获得第一预测客流量数据;计算第一预测客流...
- 李之红张晶王子男王晓雨许晗
- 道路勘测实习教学实践思考被引量:4
- 2009年
- 在分析目前道路勘测实习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对目前该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几个教学问题在实践中的解决方式、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在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计划设置条件下,满足重能力、求创新的培养目标,为道路勘测实习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 张蕊李之红
-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方法
- 一种基于交通大数据的客流拥挤事件传播检测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交通大数据的客流拥挤事件传播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交通运输信息工程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目标区域内各站点的客流时间序列;将客流时间序列输入客流常态分布预测模型得到客流时间序列的常态分布;基于客流时间序列的...
- 赵霞李之红吴梦琳王铮镝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非常态下行人识别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非常态下行人识别方法及系统,首先基于深度学习框架,利用YOLOV3模型构建初始识别模型;然后采用梯度下降算法,将所述训练集输入所述初始识别模型中进行训练,将最小总损失函数对应的所述初始识别模...
- 李之红张晶王子男高秀丽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行人追踪监控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行人追踪监控方法及系统,先基于SSD模型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检测框架;然后将训练样本输入至深度神经网络检测框架中,利用梯度下降算法和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训练,并将已确定权重参数的深度神经网络检测框...
- 李之红董阳高秀丽邱世尧
- 文献传递
- 基于智能公交的城市道路服务水平实时评价与预测被引量:6
- 2004年
- 研究了城市道路服务水平评价与预测所需参数的实时处理算法和采集方式.利用城区道路上的公交车为数据动态采集单元,智能采集公交车实时运行状态数据信息,计算公交车车头时距、分析车流速度,对滤波调整预测速度与实际速度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以行车速度、行程时间、拥挤程度为评价指标的城市道路四级服务水平实时评价与预测系统.该系统能为公交车运行及其交通出行者提供管理、信息服务,适时引导交通流量合理分布,高效地利用道路网络,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依据,对推动城市畅通工程及城市交通智能化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作用.
- 沙玉峰廖秀斋李之红王亮亮
- 关键词:智能交通服务水平车头时距智能公交
- 日本物流调查的经验与借鉴被引量:6
- 2017年
- 物流调查是物流设施规划与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物流数据统计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通过梳理日本在物流调查方面的工作进展,总结其在调查制度保障、组织模式、调查方案、调查内容及方法等方面的特点。针对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提出具体建议:加快开展货运需求调查的前瞻性研究,规范并指导企业构建统一的物流信息数据与平台,远期将货运调查纳入综合交通调查体系等。
- 赵莉李之红
- 关键词:物流规划数据统计
- 老龄化背景下北京老年人主要出行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老年人交通研究多集中在定性的老年人交通问题、老龄化与交通安全、无障碍设施研究等方面,对北京老年人出行特征定量研究较少。基于北京城市交通综合调查数据和小样本专项调查数据,对北京现状老年人出行特征及主要出行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新加坡交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提出北京老年友好型交通系统建设相关建议,为北京交通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提供支持。
- 董杨慧王婷刘雪杰程苑李之红马洁
- 关键词:城市交通老龄化
- 基于多目标的城市公交站点布设模型的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基于车辆配置限制的站距模型,重点研究城市公交站距和站点布局的方法,同时结合模型模拟路网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原理简单易行,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对我国城市公交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李之红袁振洲
- 城市轨道交通出行者多方式换乘行为决策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本文选取北京城铁13号线望京西站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普通换乘站点多方式衔接换乘的特点,建立以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3种主要换乘方式,及私家车、自行车、步行3种附加交通方式为选择肢,构建基于出行目的、衔接距离双重因素最优的广义-Logit方式选择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普通轨道交通站点多方式客流衔接换乘预测方法,通过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及对比验证,证明该方法能够客观和精确的预测轨道交通与衔接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客流量,研究成果对未来轨道交通站点多方式换乘设施布设,客流交通组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李之红吴海燕赵莉
- 关键词:轨道交通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