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珊
-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预扩张脐旁穿支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 目的:探讨应用预扩张脐旁穿支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方法:手术分三期进行:一期以脐和肩胛下角连线为斜行脐旁皮瓣的轴线,在轴线上方设计一与其平行的切口埋置扩张器;二期将扩张皮瓣的远端修薄后转移修...
- 朱珊
- 血管移植皮瓣预构技术在额部扩张皮瓣中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寻求一种解决以颞浅血管额支为蒂的额部扩张岛状皮瓣术后容易出现静脉回流的方法。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在额肌下剥离,形成适当大小的囊腔,然后以颞浅血管顶支为蒂,形成颞顶筋膜瓣,转移至额部皮瓣下,舒展固定于额肌下面,于筋膜瓣下埋置扩张器;Ⅱ期,取出扩张器,以颞浅血管额支和转移带血运的筋膜瓣为蒂,形成额部扩张岛状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结果自2004年以来,临床应用3例,均为烧伤后面部瘢痕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静脉淤血等皮瓣回流不畅的情况出现。结论将血管移植皮瓣预构技术应用到传统的以颞浅血管额支为蒂的额部扩张岛状皮瓣,不增加治疗时间,可有效地缓解皮瓣移植后的静脉回流问题,是解决额部扩张岛状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朱珊焦鹏刘元波
- 关键词:额部皮瓣血管移植静脉回流
- 应用近红外光组织血氧监护仪监测再植手指血液灌注情况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断指再植术后血液灌注的监测方法,并进行临床可行性研究,提供相关的研究数据以供参考。方法使用近红外光组织血氧监护仪对45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血液灌注情况进行持续性无创监测72h。结果在监测的45例断指再植患者中,42例再植成功,其中38例术后血运平稳,血氧饱和度测量值最低28%、最高99%、平均75%,4例出现血管危象但最终成活,3例再植失败。对再植成功患者连续监测72h后立即对健侧相同的手指进行24h监测,血氧饱和度测量值最低76%、最高99%、平均90.5%。结论临床研究表明,此装置无创、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其最突出的优点是可进行动态性的血循环监测且客观、灵敏。因此,可用于断指再植的术后监测。
- 童德迪朱珊李庆泰赵淑珍
- 关键词:断指再植血液灌注血氧饱和度监测
- 大鼠术后包扎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鼠术后包扎装置,涉及包扎用具技术领域。该大鼠术后包扎装置包括包扎组件和颈部固定件;包扎组件具有至少四个通孔,四个通孔用于一一对应穿过大鼠的四肢,包扎组件能够穿过大鼠的四肢后固定在大鼠的躯干上;颈部固定...
- 李杉珊刘元波朱珊臧梦青陈博韩婷璐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即时清洁的腔镜鞘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即时清洁的腔镜鞘,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套设在腔镜上的鞘体,所述鞘体封闭的一端端面为透明状且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缝隙;所述鞘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薄膜覆盖于所述鞘体封闭端端面上...
- 王春林朱珊
- 联合多个预扩张带蒂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面积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理想方法。方法对本组13例上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分别联合应用预扩张的带蒂肩胛区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单侧或双侧脐旁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13例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脐旁皮瓣和1例术后肩胛皮瓣的远端出现静脉回流不畅,经皮瓣表皮针刺放血和按摩处理后,静脉回流良好,皮瓣成活;有8例患者在术后远期进行了皮瓣去脂修薄及切口瘢痕整形术,使治疗效果趋于完善。结论对于经过选择的择期手术患者,根据情况联合应用多个预扩张带蒂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治疗方法。
- 彭涛刘元波臧梦青朱珊陈博
- 关键词:上肢软组织缺损带蒂皮瓣组织扩张术
- 吲哚菁绿SPY成像技术在皮瓣外科中的应用
- 目的 评估吲哚菁绿SPY 成像技术在皮瓣外科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7 月至2017 年3 月连续收治的35 例患者,年龄2~69 岁,平均17.8 岁.男23 例,女12 例.进行皮瓣手术45 例,...
- 薛兵建刘元波臧梦青朱珊陈博李杉珊孙蕊
- 腹壁下动脉及其穿支螺旋桨皮瓣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缺损的手术设计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16例患者,分别采用以腹壁下动脉主干或穿支为蒂的螺旋桨皮瓣(共17个皮瓣),修复腹部、腰部、大腿近端、胸腹部和会阴部缺损.供瓣区均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17个皮瓣中,10个皮瓣为腹壁下动脉穿支为蒂的螺旋桨皮瓣,其中9个皮瓣全部成活,1个皮瓣尖端部发生坏死;7个皮瓣为腹壁下动脉主干为蒂的螺旋桨皮瓣,其中6个皮瓣全部成活,1个皮瓣由于术后发生严重感染而出现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创面清洁后,缺损直接拉拢缝合.随访1~7年,瘢痕患者挛缩症状明显改善,肿瘤患者无复发.结论 选择恰当的病例,以腹壁下动脉主干或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腹部、腰部、大腿近端和会阴部缺损,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有效修复方法.
- 王偲刘元波臧梦青朱珊陈博
- 关键词: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带蒂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