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汉日
- 作品数:57 被引量:57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东省2008-2013年柯萨奇 A6型肠道病毒的流行及其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39
- 2014年
- 目的:了解柯萨奇A6型肠道病毒( CVA6)在广东省的流行特点及其基因特征。方法对2008-2013年收集的手足口病非肠道病毒71型( EV71)非CVA16肠道病毒阳性标本进行CVA6荧光定量PCR检测,选取 CVA6阳性标本进行 VP1全长序列扩增与测序,运用 DNAStar6.0和MEGA5.2软件对获取序列与从 GenBank 下载的 CVA6 VP1全长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2008-2013年广东省手足口病非 EV71非 CVA16肠道病毒阳性标本中 CVA6占61.4%(1026/1672),每年分别占10.5%(4/38)、66.7%(34/51)、36.2%(81/224)、63.0%(182/289)、62.3%(325/522)和73.0%(400/548),CVA6在2008-2013年各年份非EV71非CVA16肠道病毒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79, P<0.01);CVA6在系统进化树中形成4个分支,各分支核苷酸差异为15.5%~23.1%,可分为A、B、C、D等4个基因群,D基因群可分为D1~D3等3个基因亚群;2008-2013年广东省CVA6流行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8.7%~100.0%和95.7%~100.0%,存在D2和D3亚群的流行,其中D2亚群流行于2008-2012年,D3亚群流行于2009-2013年。结论2008-2013年广东省手足口病非EV71非CVA16肠道病毒以CVA6为主。基于VP1序列分析,CVA6可分为A、B、C、D等4个基因群,D基因群的D2和D3亚群在广东省存在流行,其中D3亚群是优势流行株。
- 曾汉日陆靖李晖郑焕英刘冷郭雪柯昌文
- 关键词:手足口病
- 2010―2013年广东省哨点医院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10—2013年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广州、深圳、肇庆等8个市各选取1家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综合性医院儿科)作为监测哨点,对监测哨点符合监测病例定义的患者采集样本进行肠道病毒检测。结果 8个监测哨点共采集手足口病轻症病例样本6 816份,检出肠道病毒阳性5 403份,总阳性率为79.27%;各型别肠道病毒检出率分别为肠道病毒71型(EV 71)25.57%、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17.31%、其他肠道病毒36.38%。2010年EV 71阳性率最高,为37.73%(506/1 341);2011年和2013年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0.83%(508/1 648)和60.60%(1 055/1 741);2012年EV 71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几乎持平,分别为29.53%(616/2 086)和29.34%(612/2 086)。2010―2012年,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的优势病原体在4―5月和9―10月发生变换,优势病原体的变换时间与手足口病发病的春夏季高峰和秋季高峰基本一致或者提前1~2周。2013年1―10月的优势病原体均为其他肠道病毒,全年手足口病发病仅有1个高峰。结论 广东省2010―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的优势病原体呈现出EV 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频繁变换的特点,提示长期连续的监测掌握病原体变化规律和病毒变异情况对于手足口病的早期预警和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邓爱萍孙立梅曾汉日郑焕英康敏何剑峰林锦炎
-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流行病学
-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实验室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了解广东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实验室的现状。方法采用填写调查表,并结合现场调查核实的方式,对广东省46家不同级别的疾控机构传染病实验室进行人员情况、设备设施及检测能力的调查。结果(1)人员情况: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及以下所占比例分别为15.57%、30.94%、53.49%,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所占比例分别为2.20%、7.98%、33.93%、26.75%、29.14%,各级别实验室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人员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实验室设施和仪器设备:省、市级疾控中心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覆盖率为100%,县区级疾控中心仅66.67%建有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省级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设备达到了标准配置数,地市、县区级疾控中心基本购置了微生物检测所必需的仪器,但达不到标准配置数。(3)检测能力:省级疾控中心、地市级疾控中心、县区级疾控中心的检验项目实际开展率分别为91.39%、59.57%、46.70%。结论广东省地市级和县区级疾控机构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设备配置数量普遍达不到要求,必需开展的检验项目实际开展率偏低。说明各级政府对疾控机构传染病实验室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传染病应急和监测检验能力亟待提高。
- 黎薇柯昌文孟玲邓小玲曾汉日张万里马聪苏娟倪大新杨杏芬
- 关键词:疾控机构实验室
- 2008-2009年广东手足口病非CAl6非EV71肠道病毒株的鉴定及其VPl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19
- 2011年
- 目的探讨2008-2009年广东省子足口痫非CAl6非EV71肠近、炳毒侏的流仃情况以及毒株型别。方法从2008-2009年广东省手足口病粪便样本中采用RD细胞和HEp-2细胞分离病毒毒株,待出现细胞病变后收集上清采用lit—PCR进行鉴定。非CAl6非EV71毒株再进行VPl测序分析,序列通过BLAST程序鉴定型别,用MEGA4.0软件进行基冈进化分析。结果共分离到22株非CAl6非EV71毒株,通过BLAST程序鉴定型别。2008年9株非CAl6、非EV71的毒株有CA2型、CA4、CB3型;2009年13株有EV80、E13、E30、CB5、E24、PVl、CAl0、CA6和CA2。各毒株间同源性低,各毒株分别归属CoxA、CoxB、埃叮肠道病毒、新型肠道病毒和脊灰病毒组。结论广东省2008--2009年两年来,手足口病除了CAl6和EV71占主导地位外,并不存在其他的优势株,其他型肠道病毒分布比较广,既有CoxA组病毒、CoxB组,也有E13、E24、E30、新型病毒EV80和脊髓灰质炎病毒PVl.几组病毒伴随流行。
- 肖红管大伟曾汉日黎薇苏娟郑焕英郭雪刘冷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VP1基因
- 肠道病毒脑炎的病原学快速检测分析
-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对广东省粤西地区罗定市一起病毒性脑炎疫情进行快速的病原体检测和分子型别的鉴定。方法:利用EV通用荧光定量PCR对病例CSF和粪便样本进行快速筛查,再利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Sn-PCR)对阳...
- 郑焕英孙丽梅曾汉日吴德李晖梁文佳肖红郭雪刘冷柯昌文
- 关键词:肠道病毒病毒性脑炎实时荧光定量PCR病原学
- 文献传递
- 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检测人肠道病毒埃可30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建立特异、快速、灵敏的人肠道病毒埃可30(ECHO30)核酸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应用Clustal W软件分析ECHO30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研制ECHO30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巢式PCR方法比较,确定方法的灵敏性,并利用数字PCR定量该方法的检测下限。同时通过对广东省内主要流行的其他肠道病毒株的检验,确定方法的特异性。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特异性扩增ECHO30核酸,与巢式PCR方法比较,灵敏度高,检测下限低至27.7 copies/μL;且与广东省内主要流行的其他肠道病毒株(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6、A10、A16)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无论对高浓度还是低浓度样本偏差均很小,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是一种能快速、灵敏、特异检测ECHO30的方法,适用于临床早期诊断。
- 易丽娜郑焕英肖红曾汉日陆靖
-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TAQMAN探针
- 手足口病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肠道病毒感染及环境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22
- 2012年
-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肠道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家庭环境物品肠道病毒污染情况。方法选取广东省2010年7-8月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41例手足口病实验室确诊的普通患者,入户调查患者家庭全部成员人口学信息、家庭卫生习惯及卫生状况,采集患者家庭全部成员粪便标本及16户家庭物品表面涂抹标本,进行人肠道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完成调查41户手足口病患者家庭及135名家庭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肠道病毒阳性53名,阳性率为39.2%;24户患者家庭的密切接触者肠道病毒检测阳性,占58.5%;4户家庭全部成员肠道病毒检测均为阳性,占9.8%。按父母、(外)祖父母及叔婶姨舅、亲(表、堂)兄弟姐妹区分的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2.5%(25/77)、43.3%(13/30)和53.6%(15/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7,P=0.131);家庭人数≥5名的患者家庭的密切接触者肠道病毒阳性率高于≤4名者(OR:1.4,95%CI:1.1-1.9)。135名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有37名与家庭内患者感染病毒型别一致,占27.4%;16名与家庭内患者感染病毒型别不一致,占11.9%。采集16户家庭玩具等表面涂抹标本共33份,其中2份玩具检出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1%。密切接触者肠道病毒检测阴性和阳性的手足口病患者家庭分别有17户和23户,其看护儿童前洗手、餐饮具消毒、共用面巾、晾晒床上用品及玩具清洗等卫生习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肠道病毒阳性率较高,居家环境存在肠道病毒污染;应做好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和居家环境的消毒。
- 孙立梅林锦炎曾汉日康敏郑焕英邓爱萍何剑峰柯昌文张永慧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环境污染物
- 广东省医疗机构门诊儿童就诊环境肠道病毒污染风险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调查广东省手足口病高发地区医疗机构在手足口病不同流行阶段儿童门诊环境肠道病毒污染现况。方法在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前(1—3月)、流行高峰(5—7月)及流行后(10—12月),选取手足口病高发的广州和惠州2个地市4个县(区)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作为调查对象,采集儿童门诊各类物体表面涂抹拭子进行手足口病病原核酸检测;同时收集2个地市采样相应月份的手足口病月均发病率。结果采集广州和惠州16家医疗机构的儿童门诊环境涂抹拭子共1 568份,肠道病毒核酸通用引物检测阳性率为4.21%。手足口病流行高峰的阳性率(7.34%)高于流行前(3.92%)与流行后(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0,P=0.000)。儿童门诊环境阳性率与人群手足口病月均发病率存在正相关关系(r=0.50,P=0.67)。二甲医院阳性率(5.87%)高于未分级医疗机构(5.71%)和三甲医院(2.84%),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P=0.015);在流行高峰,二甲医院阳性率(11.43%)高于未分级医疗机构(9.17%)和三甲医院(4.61%),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P=0.029),但在流行前和流行后,三者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二甲和三甲医院,9:00时采样阳性率(5.22%)高于16:00时(3.71%)和11:00时(2.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健康儿童门诊阳性率(4.29%)高于患病儿童门诊(3.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患病儿童门诊,阳性率居前3位的有治疗台(6.14%)、输液椅(5.73%)和候诊椅(4.76%);健康儿童门诊仅疫苗接种台(28.13%)与婴幼儿发育测量设施(7.14%)表面检出肠道病毒;疫苗接种台在不同流行期内阳性率均保持较高水平(18.18%~45.45%)。结论广东省手足口病高发地区医疗机构儿童门诊肠道病毒污染普遍存在,以手足口病流行高峰、门诊开诊日上午9:00时、门诊中疫苗接种台、治疗台、输液椅和候诊椅等物体表面污染较为严重,应有针对地制定�
- 谭小华孙立梅李晖曾汉日杨芬黄国锋龙遗芳杨宇威
- 关键词:肠道病毒环境污染儿童门诊
- 广东省2015-201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原学特征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广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病原学特征。方法对广东省2015-2017年0-14岁儿童AFP病例粪便标本进行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oliovirus,PV)和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分离和血清型鉴定,对PV株进行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肠道病毒病原谱。结果在2015-2017年1156例AFP病例中,PV、NPEV总阳性率分别为1.90%(22例)、5.97%(69例)。0-4岁儿童病例PV、NPEV阳性率分别为21.10%(22例)、13.29%(59例)。5-7月份病例PV、NPEV阳性率分别为1.86%(6例)、16.15%(52例)。在PV阳性病例中,PV1、PV2、PV3、混合型分别为5例、4例、7例、6例;疫苗类似株、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分别为21例、1例。结论广东省2015-2017年AFP病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NPEV感染以0-4岁儿童为主且呈夏秋季高峰。
- 郑焕英李彩霞郭雪曾汉日方苓李晖
-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脊髓灰质炎病毒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血清型
- 1起由CV-A6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疫情的快速鉴定与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013年5月河源市1所幼儿园发生的1起由CV-A6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进行肠道病毒型别快速鉴定。方法采集该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粪便或咽拭子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总肠道病毒、EV-A71、CV-A16和CV-A6检测,并结合半巢式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VP1序列扩增,通过对目的条带序列测定及分析进行肠道病毒分型鉴定。结果经荧光定量PCR检测,26例病例35份标本中共有25例34份标本检出总肠道病毒阳性,38名密切接触者38份标本中有11人11份标本检出阳性,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96.15%和28.95%,其中分别有25例病例和7名密切接触者CV-A6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6.15%和18.42%,全部标本EV-A71和CV-A16检测阴性。7例病例和3名密切接触者的10份标本半巢式PCR扩增阳性,测序结果显示VP1序列均属于CV-A6,且核苷酸同源性为100.0%。结论广东省河源市此次发生于幼儿园的手足口病疫情由肠道病毒CV-A6型引起;荧光定量PCR与半巢式PCR扩增肠道病毒VP1序列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对引起手足口病的CV-A6型肠道病毒进行快速及准确鉴定。
- 曾汉日李晖郑焕英刘冷郭雪管大伟孙立梅谭小华柯昌文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