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丽凌
- 作品数:30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江夏学院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两岸间个人信息跨境提供的规范省思及其完善
- 2022年
- 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对两岸间个人信息跨境提供的现实需求。但两岸单边立法、双边协议及多边机制三个维度下的规范存在歧视性、滞后性等不足,并带来法律域外适用冲突、信息跨境提供不畅等问题。建议通过谦抑设定和实施法律域外效力条款,妥善解决潜在的管辖权冲突;完善个人信息跨境提供的单方规则,综合构建多元数据跨境机制;规范两岸情资交换中及司法执法需求下的个人信息跨境提供程序;探索WTO及两岸经贸协议框架下的数字信息规则的前瞻性提升。
- 曾丽凌
- 关键词:两岸个人信息
- 离岸外包若干法律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我们在2005年第七期刊登了商务部魏建国副部长的《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中国软件和信息外包业务年会上的演讲》一文,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兴趣。本文从法律的角度来分析“离岸外包”的相关问题,旨在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人的讨论。
- 曾丽凌
- 关键词:法律问题离岸外包外包业务副部长商务部
- 大陆地区人民继承台湾地区人民遗产法律问题实证研究
- "条例"对大陆地区人民继承权行使设置了特殊的声明继承之程序要求。实证研究表明,声明继承程序本身即给当事人带来程序上的不利,文书要求的难度、声明期间的限定、以非讼程序裁定实质事项等均给大陆地区当事人实现继承权带来不同程度的...
- 曾丽凌
- 关键词:法律适用不动产
- 离岸外包几个法律问题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曾丽凌
- 关键词:离岸外包法律问题与国际接轨服务贸易市场环境法律环境
- 涉台法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法学是一门充满区域性特征的文化科学,培养涉台法务人才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应当针对涉台法务的需要修订拓展传统的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采取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复合型法律专业人才以及职业人法律培训和继续教育等路径,针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路径调整课程体系,注重科际整合。涉台法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和评估,需要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学生团体及用人单位等多方协同机制,以保证教育达到期望的标准要求,并能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 曾丽凌
- 关键词:教育
- 论两岸区域“共同管理”的现实推进及相关问题被引量:1
- 2012年
- 共同管理的基本意蕴就是建立在两岸共同市场、共同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协同合作,是由社会中多元的独立行为主体通过相互博弈、相互调适、共同参与合作而形成的多元化的公共事务管理制度或模式。在平潭未来的现实推进中,应借由三大部门的社会主体,即国家系统(政府组织、政党机构)、市场系统(企业组织)、民间系统(社会组织),基于一定的行动规则,在各个层面展开不同程度的互动,并为各类社会角色的参与提供具体路径和可能性。
- 曾丽凌
- 关键词:共同管理社会治理平潭综合实验区
- 新中国70年与海法、自贸港区建设:回顾与展望——2019年海法与自贸港区建设法律问题高端研讨会综述
- 2020年
- 在"海法与自贸港区建设法律问题高端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就两岸海法的修改与完善,自贸区建设法律问题,"一带一路"构建中热点法律问题、诉讼管辖、争端解决机制等开展了务实深入的探讨。专家学者们通过智库平台,主动思考海洋强国、强省发展策略,为加快推动海法与自贸港区法律体系建设,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 曾丽凌
- 关键词:争端解决机制
- 海法与自贸港区建设前沿问题与法律完善——海法与自贸港区建设法律问题高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2
- 2019年
- 在"海法与自贸港区建设法律问题高端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就《海商法》的修改与完善、海事和自贸港区实务热点、海岛保护与管理法制体系的优化与提升、远洋渔业产业发展政策与法制、自贸港区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创新等几大方面问题展开了论证与讨论。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表示,海法与自贸港区建设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热点领域,目前仍于持续深入发展的过程之中。法治研究和创新应致力于推动自贸港区战略构想的实现,打造改革开放新体制,建设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法治环境。
- 曾丽凌刘敬东
- 关键词:海商法远洋渔业
- 离岸外包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 2005年
- 随着全球瞩目的服务贸易领域离岸外包浪潮的兴起,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法律课题就是如何建设与之相配的法律环境。本文主要从离岸外包中数据资料的保护、劳工保护及与GATS谈判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并提出对我国离岸外包法律制度建设的有益建议。
- 曾丽凌
- 关键词:离岸外包劳动权
- 论两岸法学教育区域化合作的时代诉求、现实基础和未来推进
- 2012年
- 两岸法学高等教育区域化合作将有效满足涉台法务人才培养的复杂性需求,确保两岸共同市场长期与持续的竞争力。由于两岸法学教育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两地间发展法学教育互惠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的空间显得较大。在未来,两岸应在平台构建、合作内容和执行方法等方面充分借鉴欧洲博洛尼亚进程中欧洲各国制度化合作平台建设经验,推进两岸法学教育合作。
- 曾丽凌
- 关键词:法学教育博洛尼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