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静婷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己烷静式染毒致SD大鼠生殖腺损伤的实验研究
- 目的建立正己烷(n-hexane)静式染毒的SD大鼠实验模型,并对实验模型的稳定性、可重复性及其改良应用进行探讨。在确定正己烷导致SD大鼠睾丸和卵巢损伤的基础上,展开关于损伤过程可能毒性机制的初步观察研究,为流行病学和职...
- 曹静婷
- 关键词:正己烷吸入染毒睾丸卵巢脂质过氧化损伤
- 文献传递
- 正己烷静式染毒致SD大鼠生殖腺损伤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观察正己烷静式吸人染毒对SD大鼠卵巢和睾丸所致的病理变化,并探讨正己烷对生殖腺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个染毒组(1、3和7d)和1个对照组,采用SD大鼠正己烷静式吸入染毒法进行染毒。染毒结束处死动物后,测全血正己烷浓度,并取睾丸或卵巢称量计算脏器系数。取材后的生殖腺,一侧制组织匀浆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另一侧用多聚甲醛固定做常规石蜡切片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随染毒时间延长,染毒组的睾丸或卵巢组织中SOD、GSH、GSH-Px活力均降低,而MDA含量升高,尤以7d组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正己烷染毒所致的不同程度的脂质过氧化损伤。镜下观察7d组生殖腺及发育中生殖细胞的微细结构出现明显异常。结论正己烷吸入染毒对大鼠生殖腺及发育中的生殖细胞有肯定的损伤作用,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是毒性作用的机制之一。
- 曹静婷黄中新程欣陈瑛
- 关键词:生殖脂质过氧化作用
- 正己烷慢性吸入小鼠实验模型建立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建立正己烷慢性吸入染毒的动物实验模型,为研究正己烷长期吸入的毒理损伤机制提供实验方法。方法2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染毒4,8和12周组),静式染毒,初始浓度为17.6g/m3。染毒结束后,取血标本测正己烷浓度;取肺、肝和肾组织常规固定,包埋,光镜观察结构变化。结果各染毒组小鼠血液中正己烷平均浓度均已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已达到染毒要求。镜下观察实验小鼠的肺、肝和肾均出现病理变化,并随染毒时间延长呈病理改变加重趋势。结论本实验采用的昆明小鼠正己烷静式染毒方法,已造成实验小鼠主要代谢器官进行性损伤,可作为研究正己烷毒理损伤机制的参考模型。
- 张大勇黄中新曹静婷程欣陈瑛
- 关键词:正己烷昆明小鼠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