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萍萍

作品数:24 被引量:141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降水
  • 6篇订正
  • 5篇夏季
  • 5篇暴雨
  • 4篇强降水
  • 3篇域模式
  • 3篇四川盆地
  • 3篇盆地
  • 3篇降水预报
  • 3篇降水预报检验
  • 3篇ECMWF模...
  • 2篇短时强降水
  • 2篇多模式
  • 2篇暖区
  • 2篇评分
  • 2篇阈值
  • 2篇夏季强降水
  • 2篇雷达
  • 2篇混合层
  • 2篇混合层高度

机构

  • 23篇四川省气象局
  • 5篇中国气象局成...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四川省气候中...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成都市环境保...

作者

  • 24篇曹萍萍
  • 17篇王佳津
  • 9篇肖递祥
  • 4篇康岚
  • 4篇陈朝平
  • 2篇冯汉中
  • 2篇罗辉
  • 2篇杨康权
  • 2篇龙柯吉
  • 2篇王春学
  • 1篇刘莹
  • 1篇陈永仁
  • 1篇陈耀登
  • 1篇张琪
  • 1篇肖红茹
  • 1篇周秋雪
  • 1篇闵锦忠
  • 1篇丛芳
  • 1篇刘博
  • 1篇陈琳

传媒

  • 10篇高原山地气象...
  • 2篇气象科技
  • 2篇干旱气象
  • 2篇暴雨灾害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2 年汛期四川多模式降水预报检验
2023年
采用站点观测和EC、EC订正场(ECR)、CMA_3KM、SWC_3KM模式12~36 h降水预报资料,基于TS评分、SAL检验等指标,对2022年汛期四川多模式降水预报效果进行检验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SWC_3KM有雨日数预报最接近实况分布,EC模式雨日空报最多且在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尤为显著,EC模式大雨日数预报优于其余模式。(2)BS评分显示EC模式大量级降水预报偏干,其余模式均以湿偏差为主。TS评分暴雨量级各月均以ECR预报最优。(3)个例评分对比,ECR预报效果最稳定,过程最高TS评分次数最多,SWC模式次数最少。(4)ECR个例预报降水强度及雨带位置、走向与实况最接近,EC模式预报偏弱。SWC_3KM模式强降水雨带位置预报在盆地西北部和凉山州北部参考性较高。CMA_3KM和SWC_3KM模式预报大量级降水在高海拔地区存在较大范围空报。
曹萍萍杨康权杨康权王佳津肖递祥陈永仁
关键词:多模式TS评分
四川冕宁“6.26”大暴雨模式预报检验被引量:1
2022年
运用气象观测资料和GRAPES、ECMWF、SWCWARMS_9KM(简称SWC)模式预报资料,对冕宁“6.26”大暴雨天气过程模式预报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对于24 h累计降水预报,中尺度区域模式优势明显,量级与落区预报效果均为最好,其中GRAPES_3KM模式预报落区分布与实况重合度较高,暴雨及以上量级降水TS评分最高。(2)GRAPES_3KM模式最大小时雨强10 mm以上降水落区与实况大雨及以上量级降水落区匹配度最高,ECMWF模式24 h累计降水多物理量订正产品及短时强降水概率产品次之。(3)SWC及GRAPES_3KM模式24 h累计降水极值点相比实况略偏北,量级偏小。对于小时降水峰值出现时间,SWC模式偏早4 h,GRAPES_3KM模式偏早3 h。(4)GRAPES_GFS模式环流背景预报更接近实况,SWC模式能较好地预报出冕宁上空中尺度辐合系统的存在。
曹萍萍陈朝平陈朝平
关键词:暴雨
四川盆地突发性暖区暴雨特征及环境场条件分析被引量:15
2020年
本文统计了2012~2018年四川盆地在弱天气系统影响条件下出现的30次突发性暖区暴雨过程,按850hPa影响系统将其分为了偏东风型、偏南风型和低涡型3类,并利用地面自动站和实况探空观测资料统计了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关物理量阈值,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各类暴雨的环流平均场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为:(1)偏东风型和偏南风型暴雨均出现在盆地西部,其中偏东风型雨带更靠近龙门山脉,低涡型暴雨主要出现在盆地南部,3类暴雨过程中的短时强降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都是夜间增多,次日上午减少;(2)暖区暴雨临近时,500hPa四川盆地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的偏南或弱波动气流,700 hPa云贵至四川盆地为西南气流,850 hPa贵州至四川盆地为偏东或偏南气流,平均风速增大2~4m·s-1,暴雨主要出现在850hPa风速辐合及浅薄的低涡环流区域,在偏东风型暴雨过程中,龙门山地形的强迫抬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3)暖区暴雨发生在异常高能高湿的条件下,850 hPa平均比湿达16.8 g·kg-1、CAPE平均值达1956 J·kg-1、K指数平均值达40.1℃,显著高于气候平均值和一般暴雨过程。
肖递祥王佳津王佳津曹萍萍
关键词:暖区暴雨四川盆地
成都一次重污染过程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垂直分布被引量:14
2020年
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观测数据、PM 2.5浓度数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探空数据对成都2017年1月1—6日连续出现的重污染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激光雷达反演的消光系数演变与PM 2.5浓度值变化对应一致,PM 2.5浓度升高,近地面消光系数增大;反之,则近地面消光系数减小。对于此次过程,在无冷空气影响时,混合层高度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对消光系数廓线有明显影响,混合层高度降低,大气环境容量减小,相对湿度增加,气溶胶吸湿增长,消光系数增大,地面污染加重。天空状况对气溶胶垂直分布影响显著,晴天或多云天气,早晨强逆温使得水汽和大量气溶胶集中在逆温层顶以下区域,地面污染严重;中午混合层发展,使得混合层内的气溶胶均匀混合,气溶胶层变厚,近地面消光系数显著减小,地面污染减轻。在前一日为晴天或多云天气,当天为阴天时,早上气溶胶明显分为两层,一层在近地面,另一层在残留层顶附近;中午由于垂直湍流增强,一部分残留层气溶胶向下混合至混合层内,使得混合层内的气溶胶粒子增多,地面污染加重,消光系数明显增加。近地面强逆温层、混合层高度降低、残留层气溶胶向下混合、相对湿度增加均是导致地面污染加重的原因。
徐栋夫曹萍萍王源程
关键词:激光雷达气溶胶消光系数混合层高度
西南区域中心模式SWC-WARMS降水偏差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本文利用2014—2015年5—10月12(24)h累积降水资料和西南区域模式(South West Center WRFADAS Real-time Modeling System,SWC-WARMS)36(72h)预报时效内降水预报资料,从概率和频次角度分析不同海拔高度地区观测和模式降水在量级及空间分布上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SWC-WARMS模式各预报时效各量级降水的概率密度均比观测偏大,并向10mm以下雨量集中,且随预报时效延长偏大更显著;模式与观测降水的概率密度曲线差异在盆地小于高原,地形差异小的区域小于地形差异大的区域。SWC-WARMS模式对四川地区降水预报存在雨日较观测明显偏多,量级偏大,降水频次高值区范围偏大、出现虚假高值区等系统性偏差。此外,模式预报在20—08时比08—20时优,24h累积降水预报优于12h降水预报,尤以中雨及以上量级降水落区预报为甚。最后,模式极端强降水预报在20—08、20—20时较实况偏大,08—20时,模式预报在盆地较实况偏小,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偏大。
范江琳曹萍萍肖递祥肖递祥康岚
关键词:概率密度海拔高度降水频次极端强降水
基于ECMWF模式的四川夏季强降水订正试验被引量:10
2020年
利用2016—2018年6—8月四川地面观测降水资料(含加密自动站)及同时段ECMWF模式各要素预报场资料,根据基于“配料法”计算所得出的3 h间隔短时强降水概率预报,统计各格点各个转换概率阈值的次数,探索了一种针对模式24 h累计降水预报的强降水订正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2018年6—8月降水集中时段24—72 h时效ECMWF模式降水预报进行逐日试验检验。试验结果表明:(1)从大雨、暴雨降水量级综合检验指标来看,各时效订正后命中率、漏报率、T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各指标数值提高的幅度愈大。空报率虽然0—24 h、24—48 h时效预报有所增加,但空报率增加幅度远小于漏报率减小幅度;(2)从个例检验结果来看,订正后的模式预报相比订正前的预报而言,降水量级明显增加,50 mm以上降水落区预报效果有较大程度提升,尤其是0—24 h时效预报,订正后降水落区分布与实况基本一致。
曹萍萍康岚康岚范江琳王佳津
关键词:ECMWF模式
四川地区ECWMF模式晴雨预报订正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利用2016-2019年ECWMF模式降水预报及对应时段的观测资料,设计了最优百分位(OP)、最优TS评分(OTS)、概率匹配(PM)、分区OTS和分区PM-OTS融合共5种方案,对数值模式晴雨预报展开了订正试验。结果表明:(1) OP和PM方案的晴雨订正阈值为静态阈值,OTS方案为动态阈值。5种方案的阈值均适用于A区(盆地、阿坝州和甘孜州北部),其中PM、分区PM-OTS融合方案阈值更适用于数值模式湿偏差明显的B区(甘孜州南部和攀西地区)。(2)各方案对ECWMF模式晴雨预报均有明显的订正能力,24 h时效订正效果最优,B区订正效果优于A区,秋冬季节优于春夏季节。(3)分区后的订正方案晴雨评分优于分区前,其中分区PM-OTS融合方案评分最优。个例和批量试验表明,A区各方案订正效果相当,B区以PM、分区OTS和分区PM-OTS融合3种方案订正后的雨区分布与实况更接近,其中分区PM-OTS融合方案订正效果最优。
范江琳陈朝平曹萍萍曹萍萍王佳津刘博
关键词:晴雨预报
四川雷暴大风的预报因子筛选及预报效果被引量:4
2018年
利用ECMWF历史预报资料,从动力、热力、水汽、不稳定条件四个方面选取影响雷暴大风发生的因子,构建多因变量数组,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配料系数及其阈值,在此基础上进行配料,研发了四川省雷暴大风概率预报产品投入应用。2018年汛期应用表明:雷暴大风产品对预报概率超过65%的区域有指示意义,且优于ECMWF数值预报的100 m高度风,在检验的个例中,有效命中率达25%以上。
陈永仁康岚康岚胡迪曹萍萍
关键词:雷暴大风主成分分析
SWCWARMS及ECMWF模式对四川盆地暖区型和斜压锋生型暴雨预报检验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利用2014~2016年5~10月四川盆地所有观测站资料及SWCWARMS模式、ECMWF模式同时段20时起报的24h累积降水资料,基于邻域法FSS、ETS评分指数检验了两模式对于高能暖区型暴雨及斜压锋生型暴雨预报的预报性能。主要结论为:(1)两种类型暴雨过程平均误差均是SWCWARMS模式较ECMWF模式大,且误差值为正,表明模式以湿偏差为主;(2)高能暖区型暴雨FSS评分各降水量级各空间尺度均是SWCWARMS模式高于ECMWF模式;斜压锋生型暴雨50mm以下量级降水在36km以下空间尺度ECMWF模式FSS评分高于SWCWARMS模式,54km以上空间尺度SWCWARMS模式评分较高,大暴雨量级降水各尺度下均是SWCWARMS模式评分较高;(3)高能暖区型暴雨ETS评分暴雨、大暴雨量级SWCWARMS模式评分较高,中雨、大雨ECMWF模式预报更优;斜压锋生型暴雨ETS评分,中雨、大雨及暴雨量级降水预报ECMWF优于SWCWARMS,大暴雨量级SWCWARMS模式预报更优。
曹萍萍肖递祥肖递祥范江琳
关键词:ECMWF模式
基于分位数映射法的四川省ECMWF模式降水预报误差订正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为做好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模式本地化释用,提高四川省降水预报准确率,对四川省2020—2021年7—9月模式各量级降水预报系统性偏差规律分析发现,该模式预报的雨日较实况偏多,尤其是攀西地区和川西高原;预报的大雨日数盆地西南部及攀西地区多于实况,而盆地南部少于实况。然后,基于分位数映射法对模式预报的24 h累积降水开展大量级降水订正试验与检验。基于分位数映射法订正后,暴雨及以上量级TS(Threat Score)提高7%~15%,且各量级降水TS均高于多模式集成客观预报产品2%~4%,大雨及以上、暴雨及以上量级命中率提高10%~20%,订正后雨带位置特别是暴雨落区与实况更接近。
曹萍萍肖递祥肖递祥王佳津龙柯吉
关键词:ECMWF模式降水预报检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