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放波

作品数:70 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9篇水稻
  • 17篇机插
  • 12篇杂交
  • 11篇利用率
  • 11篇干物质
  • 9篇栽培
  • 8篇氮肥
  • 8篇育秧
  • 8篇杂交稻
  • 8篇密植
  • 7篇施氮
  • 7篇晚稻
  • 6篇氮量
  • 6篇施氮量
  • 5篇氮肥利用
  • 5篇氮肥利用率
  • 5篇氮素
  • 5篇氮素利用
  • 5篇氮素利用率
  • 5篇双季稻

机构

  • 70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武昌工学院
  • 1篇贵州黔西南喀...
  • 1篇岳阳市农业科...

作者

  • 70篇曹放波
  • 52篇陈佳娜
  • 51篇邹应斌
  • 44篇黄敏
  • 26篇谢小兵
  • 21篇周雪峰
  • 17篇伍丹丹
  • 12篇张瑞春
  • 11篇蒋鹏
  • 8篇高伟
  • 8篇李志斌
  • 8篇王玉梅
  • 7篇赵春容
  • 7篇范龙
  • 6篇熊远福
  • 6篇郑华斌
  • 6篇张恒栋
  • 5篇李海林
  • 4篇熊海蓉
  • 3篇夏冰

传媒

  • 12篇中国稻米
  • 5篇作物多熟种植...
  • 4篇杂交水稻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作物学报
  • 3篇作物研究
  • 3篇全国第十五届...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核农学报
  • 2篇中国作物学会...
  • 2篇全国第十六届...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湖南农业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现代职业安全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5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0篇2017
  • 7篇2016
  • 16篇2015
  • 6篇2013
  • 4篇2012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本密植机插对杂交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1
2016年
为了研究单本密植机插和常规机插对杂交稻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辐射利用率和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在湖南省浏阳市以杂交稻泰优390、五优308为材料和在广东省肇庆市以五优308为材料,进行印刷播种和常规播种的秧苗素质比较以及单本密植机插和常规机插的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两试验点印刷播种的叶龄、白根数、总根数、茎基宽、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均明显高于常规播种。单本密植机插的最高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显著低于常规机插,但单本密植机插的每穗粒数、总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于常规机插,增产10.28%~13.96%,达到显著水平。从穗部性状来看,单本密植机插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穗长、着粒密度和单穗重均显著高于常规机插。在生长前期,单本密植机插的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低于常规机插,而成熟期干物质量比常规机插高0.61%~9.45%,且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机插。此外,单本密植机插的截获辐射量和截获率低于常规机插,而辐射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机插。由此可见,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不仅可以降低用种量、提高秧苗素质,还能增加每穗粒数、总颖花数、千粒重及提高结实率、收获指数和辐射利用率,从而获得高产。
谢小兵王玉梅黄敏赵春容陈佳娜曹放波单双吕周雪峰李志斌范龙高伟邹应斌
关键词:杂交稻干物质
不同早稻品种幼苗期抗寒生理生化特性比较(摘要)
赵杨魏颖娟蒋鹏曹放波谢小兵陈佳娜伍丹丹夏冰邹应斌
油菜化学切割催熟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菜化学切割催熟方法,在油菜分厢栽培条件下,待油菜终花后25~30天,植株上2/3角果呈黄色,采用化学除草剂克无踪、草铵膦、果儿等使植株韧皮枯死的化学物质或与渗透剂的混合液喷施油菜主茎的基部15~20厘米,...
黄敏邹应斌熊远福曹放波
机插水稻无盘育秧营养基质育秧板及育秧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稻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插水稻无盘育秧营养基质育秧板及育秧方法。育秧板包含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算,膨润土10~15、风干的稻田耕层土壤或红黄泥土30~40、风干的蒸煮稻壳10~15、清洁水20~25...
邹应斌周雪峰黄敏范小兵曹放波
文献传递
基于黄金分割法的水稻株行距配比优化研究
为了确定水稻适宜的种植密度,需要进行大量的田间试验,探讨简便确定水稻适宜移栽密度和株行距配置的黄金分割法的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选用6个不同株高品种,于2011-2012年在湖南长沙和广东怀集进行不同栽插密度的田间试验.其...
谢小兵蒋鹏周学峰张瑞春曹放波陈佳娜伍丹丹邹应斌
关键词:移栽密度株高水稻
文献传递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SKALAR SAN++连续流动分析仪的使用与维护被引量:1
2022年
以SKALAR SAN++连续流动分析仪为例,介绍了其原理、结构特点及维护方法,论述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中SKALAR SAN++连续流动分析仪的使用、维护及其对管理员的要求,从而实现共享平台安全、高效地运行,以期更好地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李海林尹小红余政军曹放波
机插条件下不同米粉稻品种产量形成特点与辐射利用率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于2016年早、晚季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开展大田试验,对湖南常用米粉稻品种陆两优996、中嘉早17和中早39的产量形成特点和辐射利用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早季陆两优996的产量比中嘉早17和中早39高35.34%~46.18%,差异显著;晚季各品种的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早季陆两优996的每穗粒数、千粒重、成熟期干物质量、收获指数比其他2个品种分别高14.77%~29.41%、6.11%~13.20%、23.34%~34.78%、9.96%~10.65%;辐射截获量和辐射利用率比其他2个品种分别高7.29%~13.75%和14.86%~18.93%。
张恒栋黄敏单双吕赵春荣陈佳娜曹放波范龙王玉梅邹应斌
关键词:干物质积累
机插条件下低氮密植栽培对“早晚兼用”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0
2016年
为了缓解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机插双季稻生育期不配套的矛盾,2014—2015年早晚两季均以常规早稻品种中嘉早17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机插密度(36.4、28.6、19.0穴m–2)与施氮量(0、110~140、176~189 kg N hm–2)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早晚兼用"机插双季稻栽培模式有利于早、晚2季周年高产,以"高密+高氮"处理产量最高,2年分别达到16.94 t hm–2和16.99 t hm–2,但与"高密+低氮"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氮肥利用率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下降,随栽插密度增加而提高,以"高密+低氮"处理最高,2年4季分别为62.77%、55.75%、65.82%、64.37%,比"高密+高氮"处理分别提高12.11%、9.01%、8.49%、2.14%;"高密+低氮"处理与"低密+高氮"处理相比,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辐射利用率均有一定的优势。由此可见,在此模式下适当增加机插密度,减少氮肥用量,既可实现高产,又能显著提高氮素利用率。采用"早晚兼用"品种搭配模式,低氮、密植栽培可作为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机插双季稻生产的关键技术。
陈佳娜曹放波谢小兵单双吕高伟李志斌黄敏邹应斌
关键词:双季稻机插密度氮素利用率
不同氮肥水平下蚯蚓粪施用对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以两优培九为材料,采用大田微区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水平(N1,9 g/m^2;N2,12 g/m^2;N3,15 g/m^2)下不同蚯蚓粪施用量(EC0,0;EC_1,16.88 kg/m^2;EC_2,33.76 kg/m^2)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40 d后EC_2和EC_1处理的茎蘖数均显著高于EC0(P<0.05);幼穗分化期和乳熟期EC0处理的SPAD值均显著低于EC_1和EC_2处理(P<0.05);齐穗期EC0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分别比EC_1和EC_2处理低32.7%和80.7%,地上部总干物质量分别比EC_1和EC_2处理低30.6%和59.8%;成熟期有效穗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水稻产量均表现为EC_2>EC_1>EC0,EC_2和EC_1处理的有效穗数分别比EC0处理多41.5%和21.3%、地上部干物质量分别比EC0处理高47.7%和25.8%、产量分别比EC0处理高35.4%和34.3%。由此可见,施用蚯蚓粪便可促进水稻分蘖,提高水稻叶面积、SPAD值和地上部干物质量,进而提高水稻籽粒产量。
赵春容单双吕王玉梅罗凯周雪峰黄敏张恒栋范龙曹放波陈佳娜方升亮邹应斌
关键词:水稻
9月水稻田间管理意见
2023年
9月份长江流域双季晚稻进入孕穗、抽穗开花、灌浆结实的生长阶段,是决定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中稻收割、两熟制油菜播种,以及一季晚稻结实成熟的关键时期。生产上要加强田间水肥管理,重点预防寒露风对双季晚稻开花投粉的影响,也要预防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湘南及湘西南等部分地区还要预防秋早对水稻濡浆结实和油菜播种出苗的影响。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曹放波邹应斌
关键词:双季晚稻水稻稻瘟病两熟制纹枯病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