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凌燕
- 作品数:16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艺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 昆曲《牡丹亭》的符号化建构研究
- 2019年
- 诞生于昆山腔兴盛之际的《牡丹亭》,经过从传奇文本到演出脚本、从案头文学向场上之作的转化,成为昆曲的标志性符号。此后,昆曲《牡丹亭》的动态传承伴随着其符号化的建构过程,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受主流意识形态、观演方式等影响,它所表征的内涵得以延伸,被赋予多元符号意义和多重价值功能。《牡丹亭》的符号化建构路径,映射着传统文化的兴衰和不同意识形态的渗透,也揭示出不同呈现方式与观演互动情境中,固守与改革、传承与创新等诸种关系协调的得与失。探析昆曲《牡丹亭》现代符号体系的建构,对提升其符号认知度和影响力,塑造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具有重要启示。
- 曹凌燕
- 关键词:《牡丹亭》昆曲传统文化
- 戏曲现代戏的舞美探索被引量:1
- 2002年
- 戏曲现代戏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分支 .舞台美术作为现代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创作原则 .今天 ,舞台美术在创造现代戏综合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强化 ,舞美形态也日益多样化、多风格 ,但与此同时 ,也出现了某些不良倾向 .面向未来的现代戏舞美创作究竟应该如何发展 ?回顾历史 ,总结经验 ,无疑将对现代戏的舞美创作具有重要启示 .
- 曹凌燕
- 关键词:戏曲现代戏舞台美术整体性舞台风格
- 《邓世昌》:沪剧舞台上的英雄礼赞
- 2015年
- 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日本侵华战争中遇害同胞的特殊日子,也是上海沪剧院为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创排的新编沪剧《邓世昌》首轮演出的最后一场。相似的历史背景,相同的民族情怀,使舞台上爱国英雄邓世昌的形象激起观众更加强烈的心灵共鸣。
- 曹凌燕
- 关键词:上海沪剧院日本侵华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民族情怀
- 民俗学视野下的沪剧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民俗与文艺有着天然的血缘联系。沪剧作为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生成、发展与艺术形态的演变无不与上海的地域民俗密切相关。沪剧的生成具有深厚的民俗学渊源,沪剧的前身——花鼓戏在上海民间迎神赛会的民俗活动中得以繁衍;城市新民俗环境下的自我调适,使沪剧实现了由农村进入城市后的顺利转型;独具个性的上海都市民俗文化,制约、影响着沪剧的发展走向,使其呈现出独特的艺术追求和演剧形态。
- 曹凌燕
- 关键词:戏曲艺术民俗艺术沪剧地域文化艺术风格
- 戏曲神话母题创作的开掘被引量:4
- 2019年
- 神话历来是戏曲创作的重要母题,为戏曲从形象、故事到表现形式,提供了丰沛的艺术滋养。神话剧以超自然的艺术形象、传奇的故事情节、多彩绚丽的舞台呈现,丰富着戏曲的题材类型和审美样式,续写着古老的民族传奇,在戏曲舞台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观照当今舞台实践,剖析以往创作得失,戏曲对神话题材的开掘、演绎需以符合自身特质的叙事方式和审美呈现,在不同艺术边界协调、跨越的张力中,探求人与神、情与趣的交糅,原型意象与人文内涵的兼容,写实与写意的和谐相生,传统程式与创新技艺的灵动衔接,凸显神话剧的个性与色彩,赋予神话母题无限的创作动因和活力,使神话剧创作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 曹凌燕
- 关键词:戏曲神话母题神话剧
- 对戏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被引量:16
- 2010年
- 传统戏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国众多戏曲剧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统戏剧的保护成为戏曲研究与传承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构建戏曲遗产保护体系,首先要充分认识戏曲艺术的生命力和独特性,以及各剧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与实施。保护戏曲文化遗产应该遵循在系统性原则下进行整体保护、在市场化体系下进行动态保护、针对剧种差异进行分类保护的主要原则。
- 曹凌燕
- 关键词: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
- 完整的梦幻系统──元代鬼魂戏新论被引量:3
- 1997年
- 元代鬼魂戏是在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深受以往鬼魂文学传统的影响,保持了鬼魂故事原型的固有特征和内在联系。然而,由于元代艺术家深受压抑的普遍心态和性质,以及自我实现的创作动机,使元代鬼魂戏较前代鬼魂文学有了新的进展。
- 李正民曹凌燕
- 关键词:元杂剧鬼魂戏
- 期待戏剧创作的高峰——2017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剧目述评
- 2017年
- 在历时数月的2017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活动中,13台围绕本市文艺创作重点选题的戏剧类作品(大型作品)先后登台参演,涵盖话剧、儿童剧、木偶剧及京、昆、越、沪、淮、滑稽各戏曲剧种。经过舞台角逐与专家评审,话剧《大清相国》《家客》、滑稽戏《皇帝不急急太监》、淮剧《武训先生》、越剧《红楼·音越剧场》、沪剧《回望》《亲人》等均榜上有名,集中展示了近两年来沪上戏剧院团"一团一精品"工程的推进和舞台创作的最新成果。
- 曹凌燕
- 关键词:戏剧创作文艺创作戏剧作品
- 《雷雨》在上海戏曲舞台上的演出与传播
- 2016年
- 曹禺的经典名剧《雷雨》自1934年发表后,即以话剧、电影、广播剧、戏曲等各种形态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被广泛传播。《雷雨》杰出的艺术创造及民族化、剧场化特征契合了地方戏曲的城市化发展需求和审美取向,使得汇聚于上海的申曲、越剧、评剧诸剧种竞相搬演。地方戏曲对《雷雨》的演绎,既扩大了《雷雨》的影响力,彰显了其独特的舞台魅力与艺术生命力,同时也提升了地方戏曲的艺术品位,促进了剧种的现代性转型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传播效应。
- 曹凌燕
- 关键词:《雷雨》现代戏曲
- 吐鲁番地区古戏剧初探
- 2008年
- 吐鲁番地区处于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东西交通要道上,是我国西域重要的军事重镇和经济、文化中心。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对不同文化的吸收、融合,造就了该地区开放、多元的文化品格,促进了古戏剧的孕育和发展。百戏、歌舞戏、宗教戏、"苏莫遮"、"合生"、"踏娘"、"大面"等种类繁多的古戏剧表演类型和演出名目,反映了该地区古戏剧发展的总体概貌和主要特点,折射出当地社会环境、历史文化、民俗信仰等各方面的情况。吐鲁番古戏剧的东渐与影响及其丰富而珍贵的历史遗存决定了它在中国戏剧发展史和东西方戏剧交流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 曹凌燕
- 关键词:百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