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俏俏

作品数:12 被引量:1,82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教育
  • 4篇课程
  • 4篇高等教育
  • 3篇导论
  • 2篇研究生课程
  • 2篇教育信息
  • 2篇教育信息化
  • 2篇教学
  • 2篇高等教育信息...
  • 2篇SECOND...
  • 2篇参与式
  • 2篇参与式学习
  • 1篇德纳
  • 1篇新型教学
  • 1篇信息化
  • 1篇虚拟技术
  • 1篇学习环境
  • 1篇学习资源
  • 1篇学者
  • 1篇远程学习

机构

  • 12篇南京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作者

  • 12篇曹俏俏
  • 6篇张宝辉
  • 4篇梁乐明
  • 1篇刘永贵

传媒

  • 4篇开放教育研究
  • 2篇现代教育技术
  • 1篇现代远距离教...
  • 1篇远程教育杂志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2011全国...

年份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生作为课程共同设计者——基于“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双语课程的设计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作为高等教育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教育活动提出建议,在改善自身学习体验的同时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带来裨益。基于此,研究者邀请2012年春季学期修习"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双语课程的9名学生作为课程共同设计者参与课程设计,充分利用学生智力资源以提升课程质量和学习体验。在设计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研究者通过课堂反馈、网上讨论、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及反思周记等多种途径,获取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设计意见和建议,并不间断地根据学生观点对课程设计与实施做出调整。研究结果显示,全体学生均对"学生作为课程共同设计者"这一理念表示赞同;近50%的学生意见在课程中实现或部分实现;学科知识准备不足和教学/课程设计经验的缺乏是阻碍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两大因素;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方式有待改进和丰富;原有的课程权力关系较难打破,常会惯性滑落到教师主导的方式;应及早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以确保其设计意见能够影响整个课程活动。本研究为第二轮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打下基础,为"设计研究"变革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范例。
曹俏俏张宝辉刘永贵梁乐明
基于设计的实施研究:建立教育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强连接被引量:5
2014年
作为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的新发展,基于设计的实施研究(Design-based Implementation Research,DBIR)是一种试图确认教育研究与实践之间新型关系的方法论。作为设计研究、评估研究、实施研究等方法的后继者,DBIR的特征在于它从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解决实践中的迫切问题、对迭代性的协作设计的强调、对通过系统化探究而形成与课堂学习和实施相关的理论的关注,以及对组织持续变革能力的促进等方面。因此,DBIR在针对实践问题来形成有效研究项目、为政策制定和改进提供充分证据、培养教育系统内部组织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曹俏俏张宝辉
以专业组织推动国家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来自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的启示被引量:6
2012年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以专业组织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推动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并取得了瞩目成绩。JISC集多重任务于一身,为英国教育和学术研究领域创建了一流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内容共享平台,引领了多层面的教育信息化创新性研究及实践,推动了英国乃至欧盟教育与科研信息化战略和政策的制定。借鉴JISC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与发展。
曹俏俏
关键词:JISC高等教育信息化ICT
参与式学习环境设计研究——以N大学“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课程为例被引量:11
2014年
为寻求教育学研究生课程自身形态上的突破,本着"以‘学习科学’之名,行‘学习科学’之实"的理念,研究者扎根于N大学教育研究院"学习科学导论"(双语)研究生课程的现实情境,试图以学习科学代表性方法论设计研究为指导,历经近三年的三轮迭代循环,应用已有研究成果形成参与式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框架,逐步建构和完善参与式学习环境。参与式学习环境是一种促进学生通过参与真实实践活动而实现有效学习的支持性环境,学生作为"共同设计者"与教学团队协作设计和实施教学,从而使他们能够从参与式学习环境中获得更多机会以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并发展其专业身份。为了探明参与式学习环境的有效性,研究者综合采用课堂观察、视/音频记录、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参与式学习环境设计的演变过程及学生在其中的表现与体验做出详细记录,并收集学生在参与式学习环境中所生产的各类产品(如反思周记、教学方案等)以了解学生在参与式学习环境中的发展。研究结果显示,全体学生表示出对参与的积极态度,认为这种参与在教育学研究生课程中是必要的体验;通过参与设计实践,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习科学的相关知识,增强了专业实践技能,并且提升了对教育实践和研究的认识;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参与式学习环境也获得了持续性改善,由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程体验,形成更符合学习者需求的课程;学生参与受到时间与精力、学习观念、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团队协作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学习共同体内部的人际/组间互动与协作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参与的重要机制。
曹俏俏张宝辉梁乐明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
参与式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课程的设计研究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张,高等教育研究者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关注在与日俱增。尽管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改革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课程大多注重理论讲解而忽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
曹俏俏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
“第二人生”(Second Life)交互特点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前在国外,网络游戏"第二人生"(Second Life)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来多教育者的关注,各类院校包括一些顶尖学府,在Second Life建立虚拟校园的活动也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文章通过对Second Life中交互特点的分析研究,进而探讨其对我国的远程学习平台交互设计的启示。
曹俏俏
关键词:远程学习
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769
2013年
2008年,美国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对微课程(Micro-lecture)理念作了系统阐释,很快在实践层面就出现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成为热点。然而,目前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大多仍在阐释其理念与应用前景,故需要对实践中的微课程模式进行深入的审视与总结,以期为微课程理念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寻求启示。本文首先对微课程缘起进行梳理,指出微课程与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微型课程(Micro-lesson)等"微"概念有所区别,但又遵循相同的教育思想;然后采用内容分析法,融合网络课程评价标准与微课程理念作为新的分析框架,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微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可汗学院、TEDEd、佛山微课)的设计进行比较,寻求微课程理念的共性与特性;最后融会三者优势,建构能有效促进学习的微课程模式。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
关键词:学习资源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学习科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访国际著名学习科学学者詹妮特·科洛德纳教授被引量:1
2013年
詹妮特·科洛德纳(Janet Kolodner)教授是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交互计算系的董事教授,同时也是《学习科学杂志》(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的创刊主编,国际学习科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Learning Sciences,简称ISLS)的创始人、首任首席执行官。她的研究领域集中于学习、记忆、计算机中的问题解决。科洛德纳教授率先提出了基于案例的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简称CBR),是应用基于案例的推理来促进教育和创造性问题解决方面的领军人物。科洛德纳教授目前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中任"赛博学习:变革教育"(Cyber learning:Transforming Education)的教育研究项目官员。借助于本次访谈,我们希望能够了解到科洛德纳教授对学习科学现今发展与未来趋势的看法,以及从她现在所负责的国家科学基金会如何扶持教育研究的。
张宝辉梁乐明曹俏俏
关键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创造性问题解决教育研究学者
知识建构研究的发展历史——理论-技术-实践的三重螺旋被引量:11
2013年
知识建构由加拿大学者Marlene Scardamalia和Carl Bereiter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目前已成为学习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根据考察Scardamalia和Bereiter所带领的"计算机支持的目的性学习环境/知识建构"项目组(即后来的IKIT团队)近30年的发展历程可知,知识建构研究是在理论、技术和实践三股驱动力的作用下发展并壮大的。理论发展、技术进步和实践创新三环紧密相扣、齐头并进,从而为知识建构研究不断注入旺盛的生命力。
曹俏俏张宝辉
关键词:知识建构知识论坛
3D游戏“第二人生”(Second Life)国内外教育应用案例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前在国外,3D游戏“第二人生”(Second Life,SL)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来多教育者的关注,各类院校包括一些顶尖学府.在Second life建立虚拟校园的活动也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试图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取3个SL高等教育应用的典型案例进行介绍.根据其成功经验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信息化提出建议。
曹俏俏
关键词:LIFE高等教育信息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