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昌文
- 作品数:58 被引量:133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脱氢表雄酮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发病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36只Lewis大鼠分为DHEA 0.5mg治疗组、2mg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注射牛周围神经髓磷脂(BPM)抗原乳剂后第5天开始每日皮下注射DHEA,对照组皮下注射相同体积的DHEA溶媒。观察各组发病时间及临床评分,检查疾病高峰期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及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阳性反应细胞,检测引流淋巴结和脾脏单个核细胞增殖反应,检测培养上清TNF-αI、FN-γ、白介素-10(IL-10)含量。结果两种剂量DHEA治疗组均能延迟EAN发病时间(P均<0.05),减少坐骨神经炎性细胞浸润数目(P均<0.05)和IFN-γ、TNF-α阳性反应细胞数目(P均<0.05),抑制BPM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P均<0.05),降低培养上清中IFN-γ、TNF-α水平(P均<0.05)。2 mg治疗组疾病高峰期临床评分明显降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IL-10水平未显示明显差异(P>0.05)。结论DHEA可能通过抑制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增殖和促炎性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减轻EAN病情,2 mg治疗组具有更明显的免疫治疗效果。
- 谭晓冬段瑞生时昌文孙若鹏
- 关键词:神经炎实验性变应性细胞因子类
- 应用VPA调节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肿瘤细胞Caspase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应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PA)调节染色体组蛋白低乙酰化修饰对肿瘤细胞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VPA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特异性抑制剂协同作用后细胞凋亡的变化加以验证。方法:应用0.75~4.0 mmol/L VPA干预肝癌细胞HepG2、胃癌细胞BGC-823、乳腺癌细胞MCF-7 48小时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法定量分析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0.75~4.0 mmol/L VPA干预48小时后,FCM分析可见HepG2、BGC-823、MCF-7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并且呈剂量依赖趋势;HepG2、BGC-823、MCF-7细胞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均被明显上调、活性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Caspase8活性及蛋白表达在HepG2、MCF-7细胞未见明显改变,BGC-823细胞仅轻度增加。VPA与Caspase3、9相应特异性抑制剂共同作用后,Caspase3、Caspase9活性被抑制,细胞凋亡率较VPA单独干预组显著降低(P〈0.005);VPA与Caspase8特异性抑制剂共同作用组细胞凋亡率与VPA单独作用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应用VPA干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HepG2、BGC-823、MCF-7细胞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及活性可起明显的调控作用;对Caspase8的调控作用则随肿瘤细胞来源及表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趋势不明显。
- 赵霞时昌文孙京杰曹莉莉李杰于振海
- 关键词:组蛋白丙戊酸钠肝癌
- 应用VPA调节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应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PA)调节染色体组蛋白低乙酰化水平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进一步检测CyclinA、Cyclin D1、Cyclin E、P21^Walf/cipl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来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经0.75-4.0mmol/L VPA作用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PI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Cyclin A、Cyclin D1、Cyclin E、P21^Walf/cipl蛋白表达、RT-PCR检测分析Cyclin A、Cyclin D1、Cyclin E、P21^Walf/cipl mRNA表达。结果经0.75-4.0mmol/L VPA作用24、48、72、96h,试验组细胞生长抑制率逐渐升高,且呈时间、剂量依赖趋势;对照组细胞增殖周期G1、S、M期所占比例未见明显改变,而实验组则随药物浓度、作用时间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增殖周期G1期阻滞,G1期比例由56.7%.78.9%不等,与对照组比较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P21^Walf/cipl蛋白、mRNA表达被明显上调、Cyclin D1蛋白及mRNA表达被明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yclin A、Cyclin E蛋白和mRNA表达则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通过应用组蛋白特异性脱乙酰酶抑制剂调节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可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增殖周期阻滞;丙戊酸钠作为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可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P21^Walf/cipl mRNA、蛋白表达,下调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分剐和/或协同实现。
- 时昌文赵霞孙京杰曹莉莉于振海顾禾
- 关键词:丙戊酸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乳腺肿瘤细胞增殖
- 丙戊酸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量效关系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MCF-7细胞用0.75~4.0mmol·L-1VPA处理48h,同时设不加药对照组。MTT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AnnexinⅤ/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碘化丙啶法观察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PA组细胞生长抑制率由17%~54%递增,细胞凋亡率中位数分别为8.32%、9.6%、11.8%、13.7%、16.6%,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细胞增殖周期分析可见对照组顺序出现G1、S、M期,而VPA组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出现逐渐递增的G1期阻滞。结论:VPA可明显抑制MCF-7的生长,诱导凋亡和细胞周期G1期阻滞作用,且呈剂量依赖趋势,在乳腺癌治疗方面有重要价值。
- 顾卫平李宏建谷大建时昌文
- 关键词:乳腺癌细胞系MCF-7丙戊酸钠量效关系
- XRCC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06年
- 徐加成刘爱武时昌文
- 关键词:XRCC1基因多态性胃癌
- 整合素αv和β3反义基因治疗裸鼠种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3反义基因对肝细胞癌的治疗作用及对肿瘤血管生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裸鼠皮下种植肝癌细胞-HepG2,建立肝癌模型,将αvβ3反义基因表达载体AlphaV/pcD-NA3、Beta3/pcDNA3分别以αv、β3及αv、β3联合形式瘤内转染,同时设载体空壳组对照,观察肿瘤生长抑制情况并检测整合素αv、β3蛋白及CD31、VEGF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改变。结果αvβ3联合组、αv、β3及空壳对照组肿瘤体积大小依次为(0.92±0.19)、(1.27±0.14)、(1.34±0.21)和(1.75±0.10)cm3,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及αvβ3组与αv组和β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瘤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vβ3联合组、αv、β3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1.41%、6.87%和5.71%。实验组αv、β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被明显下调,P<0.05;αvβ3组与αv组和β3组之间及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微血管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αvβ3组与αv组和β3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v、β3反义基因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联合应用αv和β3反义基因抑瘤效果更好。
- 李杰陈孝平徐宗珍时昌文韩旭
- 关键词:整合素ΑV整合素Β3基因疗法
- 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与其他预后指标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与其他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了69例乳腺癌患者骨髓中CK19 mRNA的表达,并将骨髓微转移与肿瘤细胞DNA含量、细胞周期分布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HER-2和ER等指标和传统预后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RT-PCR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的阳性率为34.8%。骨髓微转移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月经状态及激素受体状况等指标无相关性,P>0.05。骨髓微转移与腋窝淋巴结状态、HER-2过表达、VEGF水平、S期细胞比值(SPF)以及PCNA有相关性,P<0.05。在淋巴结病理学检查阴性的病例中,有17.6%的病例骨髓微转移检查阳性。结论: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与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无相关性,但与反映肿瘤细胞增殖、侵袭特性的大部分生物学指标具有相关性。在淋巴结病理学检查阴性的病例中,部分病例骨髓微转移阳性。
- 张丽丽顾禾时昌文曹莉莉孙靖中
-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转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预后
- 1A6/DRI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 2009年
- 目的检测1A6/DRIM在胃癌组织及对应远端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与公认的抑癌基因P27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其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该基因在判断胃癌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46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远端正常组织中1A6/DRIM、P27的表达。结果46例胃癌组织与对应远端正常组织中1A6/DRIM、P27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A6/DRIM与P27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89,P〈0.01)。1A6/DRIM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1)1A6/DRI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应远端正常组织,其与抑癌基因P27在胃癌组织中的负相关关系,揭示它是一个参与胃癌发病的原癌基因;(2)1A6/DRIM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存在密切的关系,表明1A6/DRIM在判断胃癌恶性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马晓东冯乐燕李国楼刘爱武时昌文
- 关键词:癌基因
- 人肝癌Fas途径免疫逃逸机制及其反义基因治疗的研究
- 毛海婷刘倩李杰王义国张娇时昌文鹿伟李晓冰顾洪涛
- 该课题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扫描技术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脂质体转染技术、流式细胞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T-PCR法、混合淋巴细胞共培养法、激活性Fas单抗CH11诱导细胞凋亡等多种先进的技术...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反义基因治疗生物治疗
- 左室功能减退窦性心律患者心房肌短暂外向钾电流mRNA表达的变化
- 2005年
-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易患心房颤动(AF)的可能发生机制之一。采集左室功能减退组患者(n=18例)和左室功能正常组患者(n=18例)的右心耳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以3磷酸甘油醛脱氧酶(GAPDH)为内参照,测定心房肌KV4.3α的mRNA表达水平,反应心房肌短暂外向钾电流(Ito1)的变化。结果:与左室功能正常组相比,左室功能减退组心房肌KV4.3α的mRNA表达减低46.20%(0.83±0.07vs0.45±0.09,P<0.01)。结论:左室功能减退患者心房肌KV4.3αmRNA表达降低。
- 高梅侯应龙周聊生时昌文刘纪改王清王奖荣孙颖颖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短暂外向钾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