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梅

作品数:47 被引量:1,991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汉语
  • 10篇句法
  • 10篇互动
  • 9篇北京话
  • 5篇主语
  • 5篇共建
  • 5篇合作共建
  • 4篇现代汉语
  • 4篇话语
  • 4篇会话
  • 3篇语体
  • 3篇语体特征
  • 3篇语言
  • 3篇指示词
  • 3篇自然口语
  • 3篇连词
  • 3篇句法结构
  • 3篇互动行为
  • 3篇话语功能
  • 3篇浮现

机构

  • 44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名古屋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4篇方梅
  • 6篇方梅
  • 1篇杨玉芳
  • 1篇张伯江
  • 1篇莫静清
  • 1篇朱庆祥
  • 1篇朱庆祥
  • 1篇关越

传媒

  • 9篇中国语文
  • 5篇语言教学与研...
  • 5篇当代修辞学
  • 4篇世界汉语教学
  • 3篇汉语学习
  • 2篇汉语学报
  • 2篇语言学论丛
  • 2篇南开语言学刊
  • 1篇方言
  • 1篇当代语言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修辞学习
  • 1篇辞书研究
  • 1篇语言学研究
  • 1篇语言研究集刊
  • 1篇高等日语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话语功能看所谓“无定NP主语句”被引量:9
2019年
在汉语研究文献中,所谓"无定NP主语句"原指"一量名"名词短语做主语的句子。但就主语的指称属性而言,实际语境中的"无定NP主语句"的主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个体性指称,另一类是类指性指称。前者出现在具有事件性的小句,传递事件发生的背景信息;而后者所在的"无定NP主语句"具有惯常体特征,不表达具有时间性的事件。前者具有描写性,后者具有评价性。虽然从单句看,"无定NP主语句"与"有"字句之间可以变换,但语境中,无论是提供背景信息的还是表达言者评价的"一量名"主语句,都不能换作"有"字句。在叙事语篇中,具有惯常体特征的"一量名"主语句的出现,标记着从叙事行为到评价行为的转换,是言者显身的表达方式。所谓"无定NP主语句"具有其特定的话语功能。
方梅
关键词:背景信息
故事讲述中的自由直接引语初探
2022年
自由直接引语指不含有引导句的引语。自由直接引语出现时,故事讲述者化身为情节内人物的扮演者,这是口语故事讲述与书面叙事语篇的一个重要差别。自由直接引语的使用受到多种因素限制。一方面,讲述者选择自由直接引语来表达故事人物话语时,话语主体一般为已经被引入话语的人物,属于已激活信息。另一方面,采用自由直接引语往往与互动行为类别密切相关。自由直接引语的引述方式,讲述者频繁化身为故事情节内不同角色,多见于单纯故事讲述行为;而在论证、说明等特定互动行为中的故事讲述,倾向于使用含有引导句的编码形式来明确信息来源。除了语言编码手段之外,多模态资源也是识别自由直接引语边界的重要手段。
方梅周焱
关键词:自由直接引语互动行为
北京话的两种行为指称形式被引量:13
2011年
本文讨论北京话行为指称的两种构成方式"这(S)VP"和"S这VP",描写了两种指称方式的指称意义和篇章功能,说明前加"这"构成的行为指称方式与嵌入"这"构成的行为指称之间的差别,并指出通过改变句法形态来指称行为是篇章需求所驱动的。
方梅
关键词:指示词
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被引量:167
1994年
句中语气词在前人的论著里或者当做主语标记或者当作话题标记,本文指出这种看法并不完全。句中语气词所标示的成分有时既不是主语也不是话题,甚至不是直接句法成分,句中语气词实际上是反映句子次要信息和重要信息划分的"主位—述位"结构的标志。这种性质在句子轻重音模式和表义功能上有一系列相应表现。本文辨析了几类句中语气词的主位标志作用和语气意义的强弱,对句中语气词的功能得出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本文指出,研究像语气词这样的功能标记的意义,应该放在合适的语言单位中考察,才能得出准确的认识。
方梅
关键词:句末语气词北京话主语轻重音表义功能
汉日自然口语转折关系词对比研究——以“但是”与「けど」为例
2019年
'但是'与「けど」是汉语和日语口语中高频使用的转折连词,通常被看作是对等的词汇。本文通过自然口语对话材料,对汉语'但是'与日语「けど」的用法进行对比。考察发现,虽然'但是'和「けど」均有表达转折义和话语标记的用法,但「けど」还有'但是'所没有的一些用法。「けど」表达转折关系及用作话语标记使用时,在语义上等同于'但是',但是在语法功能以及使用频率等方面与'但是'存在差异。
方梅胡苏红
关键词:转折连词
话本小说的叙事传统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被引量:21
2019年
传统小说多来自话本。作为讲述底本,话本在叙述程式和叙述视角上具有显著的现场性特点。从话语行为角度看,表现为故事讲述与言者评价交错;就叙述视角而言,表现为情节内人物视角与言者视角交错。这种叙事传统对后代叙事语体篇章的组织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1)叙事语篇中有大量的为构建现场效应所采用的互动性表达。(2)体现叙述视角的语言形式不仅包括人称选择、元话语词汇选择,还包括一些具有人际互动功能的句式。(3)无论是情节的开启和转换,还是话题的建立、延续和转换,以及讲述行为与评价行为的切换等篇章框架标记,都大量来自以无主语形式呈现的小句,如言说动词小句、视觉动词小句和认识义动词小句,这种弱化的小句甚至可以理解为动词本身的虚化。
方梅
汉语口语的主位结构被引量:54
1994年
内容提要 本文用“主位—述位”这组概念来描写汉语口语句子里信息结构的构成,着重分析了口语里强化焦点信息、弱化次要信息的两种典型表现方式,即:叙述语体里的用语气词标示主位现象和对话语体里的主位后置现象。
张伯江方梅
关键词:语体特征信息结构
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被引量:267
2002年
本文通过对"这"和"那"在北京话共时系统中各种用法的描写,说明指示词用法的虚化轨迹和虚化的系统背景,以及"从篇章用法到句法范畴"的演变机制。基本结论是,北京话中的"这"已经产生了定冠词的语法功能,作为定冠词的"这"是指示词在篇章中"认同用"进一步虚化的结果。北京话里定冠词范畴的出现不是孤立存在,与这一现象并行的是数词"一"的不定冠词用法。指示词在北京话中的演变与南方方言经历了不同的途径。全文共四部分:一,"指示词+名词"组合中名词的指称属性。二,指示词功能的扩展。三,"这"、"那"虚化的不对称。四,语法化的系统背景和类型学意义。
方梅
关键词:指示词北京话语法化定冠词
“评价与互动研究”专栏主持人语
2023年
评价(assessment)是交际中重要的互动行为。“那些通过特定词汇性评价项表达正向或负向赋值的话语”(Thompson et al.,2015:139)是观察评价行为的重要渠道。互动语言学研究一方面吸收了会话分析学派对于自然发生的口语对话材料的观察和描写,另一方面更加重视互动行为、话语及多模态表现、语言学范畴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基于句子的语法分析不同,对评价的产出与理解的观察不局限于句子语法所提供的编码信息,这为经典的语言学研究注入了全新的视野。
方梅
关键词:会话分析语法分析互动行为词汇性
单音指示词与双音指示词的功能差异——“这”与“这个”、“那”与“那个”被引量:27
2016年
在指称功能方面,"这"和"那"的独立指称能力远不及"这个"和"那个"。表现为:作为代名词使用的时候,"这"和"那"在"把"字结构和"被"字结构的使用受限;做主语的时候,"这"和"那"都可以不指称个体性对象,用作语篇指,"这"还可以指言谈当下的状态或当下时间等;作为饰名成分使用的时候,"这"与"这个"、"那"与"那个"的饰名功能差异更为显著;语篇中引入一个新的言谈对象时,倾向于用"这+名词"直指现场对象,而"这个、那个"类双音节形式用在名词前时,其功能在于指别。"这"与"这个"、"那"与"那个"在指称功能、指示范畴扩展及篇章功能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方梅
关键词:指示词单音节双音节指称功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