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涛
- 作品数:162 被引量:1,258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患者开胸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01年7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58例年龄>65岁、术前有重要器官合并症和行大手术的开胸手术患者(实验组)进行围术期呼吸、循环监测,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与同期收治的56例<65岁开胸手术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前合并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差(P<0.05)。实验组死亡4例,术后并发症、功能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8.6%(34/58)vs.17.9%(10/56),P=0.000;51.7%(30/58)vs.12.5%(7/56),P=0.000],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log 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呼吸系统合并症(OR=5.4)和肥胖(OR=4.9)是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术前合并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是老年患者术后易发生呼吸、心血管系统功能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呼吸系统并发症是老年重症患者开胸手术后主要的死亡原因。术前呼吸系统合并症、肥胖是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术前有心血管合并症是术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密切监护老年患者的呼吸循环指标及液体出入平衡变化有助于及早发现呼吸循环异常,提高老年患者开胸手术的疗效。
- 方文涛陈勇张翔宇徐美英陈蕾陈文虎
- 关键词:老年开胸手术并发症
- 预测肺切除术后肺功能与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的关系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预测肺切除术后肺功能与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的关系。 方法 对 30例行肺切除术的患者分别采用 3种不同的公式预测肺切除术后肺功能 ,分析预测术后肺功能指标与术后心肺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结果 预测第 1秒用力呼出量 (ppo FEV1 )≤ 0 .8L、预测一秒率 (ppo FEV1 % )≤ 6 0 %、预测一氧化碳弥散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po DL CO% )≤ 5 0 %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增加。 Markos和 Ali公式对术后肺功能的预测优于 Juhl公式。结论 术前可通过预测术后肺功能于肺切除术前筛选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高危患者 ,以正确估计手术风险。
- 木沙由夫.乌马尔张晖顾国军方文涛杨顺芳陈文虎
- 关键词:肺功能肺切除术后心肺并发症高危患者手术风险
-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方式临床研究
- 2009年
-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纵隔淋巴结清扫方式间的差异,为规范化开展肺癌淋巴结清扫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202例Ⅰa-Ⅲa期肺癌中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试验,比较常规清扫(RMLD)和全纵隔骨骼化清扫(SCLD)两种术式,分析手术经过和术后病理分期情况。结果RMLD107例,SCLD95例。两组术前一般情况、临床分期及肺切除方式无明显差异,SCLD组平均扫除淋巴结组数显著高于RMLD组(8.9组对6.2组,P〈0.001),术后总体并发症(14.7%对14.0%,P=0.884)和病死率(2.1%对1.9%,P=0.904)无差异,但SCLD组分别有3例(3.2%)右侧乳糜胸和左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术后病理证实两组组织学类型及分期无明显差异,RMLD和SCLD组pN2分别占27.1%和24.2%(P=0.888),跳跃性纵隔转移率(RMLD9.3%对SCLD7.4%,P=0.613)以及纵隔多组转移率(RMII)15.O%对SCLD16.8%,P=0.714)亦无明显差异。分析纵隔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发现上叶肺癌下纵隔转移率〈5%,而中、下叶肺癌上、下纵隔转移率均〉10%;cT1病例以及低度恶性肿瘤无一发生纵隔转移。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行常规纵隔清扫可达到与全纵隔骨骼化清扫同样的分期效果,后者手术风险并不高于常规清扫,但应避免右侧乳糜胸和左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上叶肺癌仅需扫除上纵隔淋巴结而无需常规清扫下纵隔;早早期肺癌以及低度恶性肿瘤没有必要进行常规纵隔清扫。
- 方文涛茅腾冯健陈文虎
- 关键词:肺切除术淋巴结切除术肿瘤分期
-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分析
- 1996年
-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分析方文涛,陈文虎,周允中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上海200030)心律失常是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最多见的并发症。本文回顾137例全肺切除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与结果137例行全...
- 方文涛陈文虎周允中
- 关键词:全肺切除术后术后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分析室上性肿瘤分期
- 食管癌的优化治疗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 食管癌传统治疗方式疗效欠佳,早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方法104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中进行前瞻性优化治疗临床试验,其中48例接受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术,29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顺铂+5-氟脲嘧啶)。结果 淋巴结清扫病例扫除淋巴结组数(10.5vs,3.2,P<0.001) 及转移淋巴结检出组数(1.1vs.0.6,P<0.05)显著多于传统术式,手术时间延长,但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无明显提高,3年生存率高于传统术式病例(55.6%vs.41.7%,NS);术后化疗患者淋巴结转移病例多于未化疗者,但3年生存率高于后者(59.3%vs.39.8%,NS);淋巴结清扫+术后化疗的优化治疗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接受传统术式治疗组(61.2%vs. 29.5%,P<0.05)。结论 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与术后辅助化疗相结合的优化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对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 方文涛陈文虎林强范利民谭强
- 关键词:食管癌淋巴结清扫化学疗法预后手术疗法
- 第7版国际抗癌联盟食管鳞癌TNM分期解读被引量:32
- 2011年
- 2009年第7版国际抗癌联盟(UICC)食管癌分期对T、N、M的划分标准都进行了较大的改动,新分期对我国食管外科的指导意义亟待临床验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结果显示新分期能较好地反映食管癌的预后,其中肿瘤的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范围是最为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国内以局部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为主的患者而言,通过提高术前临床分期的准确性以及有效的综合治疗是提高手术切除根治性和改善长期疗效的关键。
- 方文涛
-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淋巴结转移
- 胸腺肿瘤的创新外科治疗模式和推广应用
- 方文涛谷志涛茅腾吉春宇赵珩章雪
- 一、该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属临床医学领域,涉及胸外科学临床研究。
胸腺肿瘤是前纵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胸腺肿瘤最重要的治疗方式,通过根治性切除有望获得治愈。项目组建立了从手术指征的把握、手术径路的选择、胸腺切除范...
- 关键词:
- 关键词:胸腺肿瘤外科治疗
- 从NEOCRTEC5010研究看新辅助治疗在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地位被引量:3
- 2021年
- 单一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效果欠佳,需要多学科的积极参与。新辅助治疗尤其是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可以明显降低肿瘤分期,提高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并改善患者预后。由我国多家中心共同完成的NEOCRTEC5010研究为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提供了充分证据,回答了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价值、肿瘤病理学完全缓解、术后复发转移模式和远期预后等关键问题。此外,当前肿瘤免疫治疗发展迅速,特别是免疫治疗在晚期或复发转移食管癌中的一线治疗地位已获确认。未来,由免疫治疗主导、联合传统放化疗或化疗的新辅助治疗模式有望成为一种崭新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提升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疗效。梳理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新辅助治疗经典研究结果和最新进展,以及新辅助免疫探索的成果,有助于提高对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新辅助治疗的认识,更好地开展临床诊治和试验研究。
- 郭旭峰方文涛
-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新辅助治疗淋巴结切除术
- 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食管癌切除术一例被引量:6
- 2011年
- 1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5年前因吞咽不适在外院经食管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糜烂,多次活组织检查未找到癌细胞。5年内多次行食管镜检查,活组织病理检查提示"重度不典型增生"。
- 茅腾方文涛罗清泉仲晨曦傅世杰陈文虎
- 关键词:食管癌切除术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重度不典型增生活组织病理检查食管镜检查
- 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被引量:1
- 1998年
- 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方文涛综述黄偶麟陈文虎审校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一种,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内科保守治疗和功能锻炼,但对晚期患者疗效不佳。80年代开始以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关注较多的即为肺减容术(lungvol...
- 方文涛
- 关键词:肺气肿外科手术肺减容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