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外淋巴
  • 2篇外淋巴瘘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瘘
  • 2篇积水
  • 2篇耳蜗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硬化症
  • 1篇石膏
  • 1篇石膏外固定
  • 1篇石膏外固定治...
  • 1篇总和电位
  • 1篇颌面
  • 1篇颌面部
  • 1篇外耳
  • 1篇外固定
  • 1篇外固定治疗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生长

机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成晋川
  • 2篇何凌汉
  • 1篇张瑞霞
  • 1篇李忠禹
  • 1篇孙玉蕊
  • 1篇周树夏
  • 1篇顾瑞
  • 1篇谭颖徽
  • 1篇刘荫秋

传媒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国外医学(耳...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04
  • 1篇1997
  • 2篇1994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外淋巴瘘与内淋巴积水被引量:1
1989年
自从七十年代中期发现部分创伤和非创伤性外淋巴瘘患者可在早期或晚期出现内淋巴积水后,引起广泛重视,本文就外淋巴瘘后内淋巴积水的病理改变、发生机理、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成晋川何凌汉
关键词:耳硬化症外淋巴瘘内淋巴积水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耳蜗内灌注防治爆震性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4
1997年
选用豚鼠19只,震前于圆窗龛放银球电极测复合动作电位(CAP)反应阈,爆震后测CAP,于耳蜗底回打孔,分别灌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48小时后再测CAP,处死动物做耳蜗琥珀酸脱氢酶(SDH)组化染色铺片。结果爆震后灌注bFGF、aFGF两组动物48小时CAP平均阈值分别为88.7dB和93.2dB,而单纯打孔组和灌注外淋巴组CAP平均阈值分别为119.4dB和107.5dB,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0.01)。铺片结果示灌流生长因子两组动物耳蜗毛细胞损伤程度比其他两组要轻。结果提示bFGF、aFGF耳蜗内灌注对爆震性聋CAP反应阈恢复有促进作用,在耳蜗声损伤过程中有保护和修复功用。
翟所强成晋川王嘉陵王沛英杨伟炎顾瑞姜泗长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耳蜗爆震伤
颌面部高速投射伤致耳蜗损伤的电镜观察
1994年
实验采用瑞典模型方法,选用重1.03g,射速1400m/S的钢珠致伤10只狗颌面部,造成重型颌面伤,分别于伤后1h和6h观察颌面伤势,取伤侧耳蜗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解颌面部高速投射伤伴发耳蜗损伤的超微结构特点。实验发现致伤动物均有耳蜗表面结构变化和耳蜗神经的微观损伤改变,表现为毛细胞的纤毛紊乱和耳蜗神经鞘内结构水肿及线粒体变性,文中还对损伤发生机理和临床救治意义进行了讨论。
谭颖徽成晋川李忠禹赖西南刘荫秋周树夏
关键词:颌面耳蜗超微结构
总和电位与外淋巴瘘的关系被引量:2
1994年
圆窗膜划破后记录了40只豚鼠24小时内耳蜗电图变化,其中30只作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外淋巴疹后1~3小时内100%动物出现负和电位,而组织学检查有积水样改变的动物仅为30%,外淋巴瘘后24小时10只动物CAP反应阈及N_1潜伏期有所恢复,其中6只负和电位消失。认为负和电位并非膜迷路积水特有的电生理表现,推测负和电位的出现或增大是内耳毛细胞可逆性损害的指征,基底膜机械性位移很难作为负和电位增大的主要原因。还就外淋巴瘘后膜迷路积水形成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成晋川何凌汉顾瑞
关键词:膜迷路积水外淋巴瘘
改良石膏外固定治疗耳廓假性囊肿被引量:6
2004年
孙玉蕊张瑞霞成晋川
关键词:囊肿外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