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焘
- 作品数:16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物质在脊髓横断大鼠下肢肌肉紧张度调控中的作用被引量:15
- 1992年
- 本实验在建立脊髓横断大鼠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生化及电生理学等方法,观察了P物质(SP)对股四头肌肌电(EMG)发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ith)辣椒素(cap)可以明显增强瘫痪肢体肌电的发放,而且这一作用可以被预先应用P物质抗血清(SPA)所阻断,ith SP也得到相似的结果;对横断脊髓前后脊髓前角和后角SP含量的测定发现,脊髓损伤后15天前角SP的含量没有明显改变,而后角的含量则明显增高;同时观察到下肢肌电发放对内源性P物质的敏感性也明显增加。结果提示,内源性P物质可能参与脊髓对下肢肌肉紧张度的调控。
- 张俊明徐承焘陈娟
- 关键词:脊髓横断P物质辣椒素肌紧张
- 脊髓P物质介导的神经免疫调节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发病中的作用
- 1996年
- 从牛坐骨神经提取碱性髓鞘蛋白(MBP)免疫豚鼠建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的动物模型,研究脊髓P物质(SP)在EAN发病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预先用辣椒素耗竭豚鼠脊髓后角及初级感觉神经元中的SP,EAN动物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增强、发病加重;而在EAN发病的高峰期,脊髓后角及背根神经节中的SP含量明显升高。提示脊髓后角及初级感觉神经元中的SP对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有抑制作用,参与EAN发病过程,而发病高峰期脊髓后角及初级感觉神经元中的SP水平增高,可能反馈性地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使之不致于过强,起自身保护作用。
- 吴抒见陈娟朱高发徐承焘
- 关键词:P物质神经免疫调节神经炎实验性变应性脊髓
- 不同年龄大鼠胸腺及脾脏P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初探被引量:4
- 1994年
- 实验以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观在了5天、15天及1、2、3、4、6,12个月不同年龄组大鼠胸腺及脾脏P物质(SP)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了成年大鼠皮下注射(s.c)辣椒素(Cap)及新生大巴s.c.SP抗血清对大鼠胸腺和脾腺S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胸腺及脾脏这两大重要免疫器官中均有SP存在;胸腺中SP含量与胸腺的重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脾脏中也有类似的现象,但不如胸腺显著。此外不管是胸腺还是脾脏其中的SP外均不能为Cap耗竭,可能不是来源于无髓的感觉神经末梢;幼年期改变动物的SP水平可以影响成年后胸腺的重量,即SP可能与胸腺发育及退化有关;SP对脾脏的发育可能影响不大。
- 朱高发陈娟刘燕张凯张艳萍徐承焘
- 关键词:胸腺脾脏P物质
- P物质抗血清对外周神经损伤性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被引量:2
- 1993年
- 本文探讨耗竭脊髓背角P物质(Substance P,SP)对外周神经损伤所引起的痛觉过敏的影响,结果表明给新生大鼠皮下注射SP抗血清,成年后脊髓背角SP明显耗竭(SP含量下降48.9%)的动物对损伤坐骨神经所造成的痛觉过敏较注射正常兔血清的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且背角SP含量越低,痛觉过敏表现也越轻。此外,还对SP参与调节外周神经损伤性痛觉过敏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 吴抒见陈娟徐承焘
- 关键词:P物质
- P物质及儿茶酚胺在海仁酸刺激延髓腹侧面头端引起的升压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5
- 1989年
- 海仁酸(KA)刺激大鼠延髓腹侧面头端(RVM)引起血压上升,同时伴有脊髓胸段和延髓的P物质样免疫活性(SPLI)降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和肾上腺素(AD)含量增高;而中枢各脑区的NA和AD含量无明显变化。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ith)P物质(SP)拮抗剂D-脯~2,D-苯丙~7,D-色~9-P物质(D-SP)可拮抗KA引起的增高血浆NA和AD的作用,从而阻断了KA的升压效应。提示延髓—脊髓SP能下行通路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参与KA的升压效应;而中枢儿茶酚胺系统不参与作用.
- 陈娟徐承焘韩建德朱国庆张艳萍申利红
- 关键词:P物质肾上腺素海仁酸延髓
- 免疫反应对脑区 P 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1993年
- 本实验以大鼠为研究对象,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组织的P物质(SP)含量,用脾脏空斑形成细胞(PFC)技术作为反映绵羊红细胞(SRBC)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状态的指标,对部分脑区SP在神经免疫调节(NIM)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SRBC引起的免疫反应高峰期大鼠下丘脑、海马及脑桥的SP含量明显降低,而垂体、中脑及延髓的SP含量未见明显改变,侧脑室注射辣椒素(Cap)或SP抗血清对SRBC免疫反应均无明显影响。提示免疫反应能影响下丘脑、海马及脑桥SP的代谢,进一步说明了不仅神经系统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反过来免疫系统也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 朱高发陈娟徐承焘
- 关键词:免疫反应P物质
- 肾性高血压大鼠中枢P物质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
- 1992年
- 为探讨中枢P物质(substance P,SP)在肾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本实验观察经一侧肾动脉狭窄手术诱发的肾性高血压大鼠(RHR)中枢不同部位SP含量的变化以及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ith)SP受体阻断剂D-Pro^2,D-Phe^7,D-Trp^9-SP(D-SP)所引起的降压效应。结果发现RHR的延髓腹外侧面头端(RVM)及胸段脊髓侧角(IML)SP含量均较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增高;而下丘脑SP含量在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ith SP受体阻断剂可使RHR的动脉血压降至正常水平。而在对照组动物,则可使动脉血压降至脊髓动物水平。由于RVM是重要的心血管中枢,聚集于此处的SP能神经元细胞体发出的轴突在脊髓中下行投射到侧角的交感节前神经元,而且SP可引起交感节前神经元兴奋,并通过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使心血管系统产生兴奋效应。因此上述实验结果提示在RHR可能由于RVM和IML的SP含量异常增高,从而促使交感一肾上腺髓质功能更加亢进;提示中枢SP含量的异常增高可能在肾性高血压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而应用降低延髓一脊髓SP能神经通路活动水平的措施可能是治疗肾性高血压病的一条新途径。
- 陈娟高健萍徐承焘刘燕张艳萍
- 关键词:P物质肾性高血压
- P物质在雷公藤引起免疫抑制中的作用被引量:4
- 1995年
- 本实验观察了雷公藤与P物质(SP)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利用辣椒素(CAP)耗竭大鼠脊髓后角SP,进一步探讨了脊髓后角SP在雷公藤引起免疫抑制中的作用。实验结果提示雷公藤具有抑制细胞免疫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脊髓后角SP含量增高有关,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ith)辣椒素耗竭脊髓后角SP,既可提高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水平,也可减轻雷公藤所引起的免疫抑制效应,表明脊髓后角SP可能参与雷公藤的细胞免疫抑制作用。
- 刘燕王伟朱高发陈娟徐承焘张艳萍
- 关键词:雷公藤P物质辣椒素白细胞介素
- 大鼠脊髓P物质对绵羊红细胞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被引量:6
- 1992年
- 以大鼠脾脏空斑形成细胞(PFC)技术作为反映绵羊红细胞(SRBC)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的指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脊髓P物质(SP)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电化学检测器连用测定儿茶酚胺(CA)的含量,对大鼠脊髓SP对SRBC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提示,脊髓后角SP对SRBC引起的胸腺依赖性体液免疫反应起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脊髓后角SP对胸腺活动的影响有关,免疫反应高峰期脊髓后角SP含量增多可反馈性地抑制体液免疫反应,使之不至于过强。此外,从CA及SP测定结果看,脊髓侧角SP参与调节SRBC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的可能性不大。
- 朱高发陈娟徐承焘申丽红
- 关键词:P物质脊髓体液免疫
- 辣椒素加重EAE的发病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 1995年
- 为探讨脊髓P物质(SP)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本实验以豚鼠(GP)全脊髓匀浆(spinalcordhomogenate,SCH)为抗原建立了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llergic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从皮下注射辣椒素(capsaicin,Cap)以耗竭脊髓SP,观察其对EAE发病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注射辣椒素组豚鼠不发生EAE,但皮下注射辣椒素14d后,再以SCH免疫动物则发病率增高,病情加重,潜伏期缩短,并伴有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亢进,表现在淋巴细胞转化水平及血清抗SCH抗体滴度增高;在EAE发病高峰期脊髓后角及后根神经节SP含量明显增高,提示脊髓后角及初级感觉神经元中SP参与EAE发病过程。这部分SP具有抑制免疫的功能,在EAE发病高峰期脊髓后角及后根神经节SP含量增高可反馈性地抑制免疫反应使之不致过强,故具有保护性意义。
- 李淑兰陈娟张艳萍徐承焘
- 关键词:EAE发病高峰辣椒素脊髓后角神经节淋巴细胞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