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 作品数:25 被引量:5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物”的数字游戏:服务公众教育的博物馆游戏化叙事 被引量:3 2021年 本文从物的叙事视角出发,指出博物馆数字化叙事的两个类型——可独立于博物馆环境外的叙事和与博物馆环境共存的叙事,并通过对故宫博物院的网页游戏、敦煌研究院的云游敦煌小程序、美国非洲裔博物馆"跟随绿皮书(Follow the green book)""纽约的核心(New York at its Core)"四个案例的分析,论证两个类型分类的合理性。将游戏要素加入到数字化叙事中和以"物"为媒介的博物馆公众教育,能够促进文化传承、文化复兴、社区和谐,加强身份认同。从个体的角度,促成个体身份的构建和意义的生成。 徐俊关键词:博物馆 公众教育 叙事 数字游戏 高职艺术设计类工作室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构建 被引量:11 2012年 针对当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内容文化含量薄弱、技术纯粹化的问题,应围绕服务本地文化发展、设立课程主题的构想,将课程分为在技能传授基础上的任务驱动课程、以项目为主的综合实践课程及假期课堂三类,并将主题、类别统一在以实践为导向,以真实工作情境创设为要求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 徐俊关键词:高职 艺术设计 工作室制 教学模式 公众教育视野下的美国博物馆数字技术与体验设计 被引量:2 2020年 聚焦公众教育视角下美国博物馆数字化设计二十年历程,从公众教育职能、数字化类型、技术应用和博物馆与观众关系的变化方面,梳理和分析美国博物馆联盟数字技术获奖作品和博物馆与网络网站的20年最佳文选。并以三种类型博物馆的数字互动作品为案例展开分析,提出技术应用应服务于公教目标和用户需求的观点。未来的博物馆公众教育体验趋向多样化、面向所有人和一切有意义的学习。 徐俊关键词:美国博物馆 公众教育 数字技术 基础课程的专业化研究——以三维游戏美术造型基础课程为例 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通过对游戏美术制作技术的分析总结出其美术领域的两个特征,即透视规律的舍弃与结构关系的强化以及光影空间关系的抛弃与材质、肌理、纹理表现的凸显。在此基础上,从课程教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特征对游戏美术造型基础课的新要求,并由此提出适合游戏美术专业特征的造型基础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 徐俊关键词:游戏美术 素描 课程 基于设计思维的创新课程教学实验——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DET创新训练营为例 被引量:10 2017年 通过创新课程培养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热点研究方向和实践领域之一,长期以来,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逻辑是从理论中演绎实践。本文践行创新实践的行动逻辑,将设计思维方法和结构引入创新课程研究,构建一种新型教学活动,通过多专业协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实验证明,设计思维引导的创新教学可以对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探索能力发展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徐俊 刘刚 黄先栋关键词:设计思维 创新课程 教学实验 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的转速估计方法及转矩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的转速估计方法、转矩控制系统,基于本发明转速估计方法构建的转矩控制系统在应用时,首先基于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转矩绕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检测值构建电机的转速估计系统;该转速估计系统输出电机转速... 张汉年 鲍安平 段向军 曹俊 徐俊文献传递 本土与再造——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视觉素养教育的一种尝试 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本土视觉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从课程入手,将现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划分为三种类型,通过本地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资源引入课程,并依据艺术设计类工作过程的迭代式课程结构的创建,开展一系列课程设计和实施实验。对课程实施效果做出调查和分析,指出问题所在,并对今后艺术设计类高职生本土视觉素养培养方法提出建议。 徐俊关键词:高职 艺术设计 馆校联展的互动叙事性设计研究 2022年 大学与区域文博展馆合作举办联展,已成为利用文博资源进行育人的有效途径和常用手段,但因参展品多为图文资料,没有厘清选取展品与大学自身文化的关联,所以没有体现馆校联展应有的价值。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馆校联展的目的,从展览的叙事性设计和互动模式两个方面详细论证叙事性设计的三要素,提出馆校联展的主旨是为促进学生观众“大国工匠”的身份构建,叙事结构提出非线性和认知过程的整合,叙事媒介采用跨媒介的方式,并在展览叙事活动中,构建“观众+实物藏品+数字藏品+观众”的互动模型。 徐俊 林虹 芦华 张玉芹关键词:叙事结构 身份构建 互动模型 历史博物馆数字化互动叙事与身份建构路径研究——美国纽约历史协会博物馆蒂芙尼“设计一盏灯”项目个案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本文以美国纽约历史协会博物馆蒂芙尼灯具展厅中的互动装置"设计一盏灯"为个案,分析并提出一类历史博物馆数字化互动叙事结构,以及互动叙事促成身份构建的要素和路径。提出身份构建中首要要素是符号领域的确定,符号的记忆串联起历史与当下。在特定符号领域的身份建构路径中,参与者的真实身份、虚拟身份、投射身份共同作用,以互动"物"为媒介,动态地完成了建构身份。 徐俊关键词:历史博物馆 数字化 身份构建 论国产三维动画片本土化探索的历程 被引量:2 2013年 自中国三维动画诞生至今的近20年里,始终没有停止本土化的探索。从20世纪90年代中叶艰难的起步,到世纪之交的卓有成效的尝试,再到近10年来的迅猛发展,国产三维动画在动画技术、故事内容、画面风格、叙事方法、作品主题方面的本土化都有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不但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形象、表现手法融入了作品中,也开始有意识地将传统故事与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结合,并且体现人文关怀以及人类的普遍追求。 徐俊关键词: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