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长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属性识别理论
  • 2篇属性识别理论...
  • 2篇空气质量
  • 2篇环境空气
  • 2篇环境空气质量
  • 1篇饮用水源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生态服务价值
  • 1篇生态服务价值...
  • 1篇物元
  • 1篇下模
  • 1篇聚类
  • 1篇环境质量
  • 1篇服务价值评估
  • 1篇保护区
  • 1篇大气环境
  • 1篇大气环境质量

机构

  • 3篇郑州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张长
  • 3篇于鲁冀
  • 1篇刘春晓
  • 1篇张江山
  • 1篇李小梅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四川环境
  • 1篇工业技术创新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福州城郊农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及其调控研究 ——以闽侯县为例
本文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东南沿海福建省会城市福州市城郊——闽侯县为例,在福州城市快速拓展的大背景下,以福州城郊闽侯县农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为主题,详细研究生态服务价值估算实现过程的影响要素,提出生态价值估算修正模式,并...
张长
关键词:生态服务价值
文献传递
属性识别法在郑州市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阐述了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属性识别法,介绍了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和属性权重的确定,通过将熵值法与属性识别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并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对郑州市城区2009年至2013年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至2013年郑州市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均为Ⅱ级。属性识别理论概念清晰,计算简单,评价结果比较客观。评价结果表明运用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是合理可信的。
张长于鲁冀
关键词:属性识别理论模型环境空气质量
卢氏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划分水源地保护区是保障饮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在卢氏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工作中,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采用现场调研和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结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地形、地标、地物的特点,科学地对卢氏县地下水型、河流型、湖泊型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分,并提出卢氏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面积及目标,为卢氏县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针对卢氏县饮用水源的特点,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为下一步饮用水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张长于鲁冀刘春晓
关键词:饮用水源
应用属性识别模型评价洛阳市大气环境质量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将熵值法与属性识别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对洛阳市2005年至2009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至2009年洛阳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均为Ⅱ级。评价结果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分析结果一致,说明运用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是合理可信的。
张长张江山李小梅
关键词: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大气环境质量
不同隶属函数条件下模糊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以福州市2006年到2013年环境空气质量为例
2014年
将物元分析法中的关联度函数、模糊聚类评价法中的倍斜率白化函数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法,替代模糊综合评判法中的隶属度函数。以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为实例,对不同隶属函数条件下模糊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引入两种隶属函数使得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更为准确。
张长于鲁冀
关键词:物元聚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