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勤
- 作品数:14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PLC同时检测血浆中5-氟脲嘧啶和丝裂霉素的浓度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化疗药物 5 氟脲嘧啶 (5 FU)和丝裂霉素 (MMC)浓度的方法。方法 以 5 氯脲嘧啶 (5 CU)和对氨基苯乙酮为内标 ,采用惠普 110 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以HPHypersilODScolumn(12 5mm× 4mm ,5μm)为分析柱 ,前加HPLicrosphereC18保护柱 ,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低压梯度洗脱 ,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在 2 5 4nm波长检测5 FU和 5 CU ,310nm检测对氨基苯乙酮 ,36 5nm检测MMC ,同时测定 5 FU和MMC的浓度。血浆样本用醋酸乙酯分二步直接萃取两种药物及其内标 ,40℃氮气吹干 ,残留物 10 0 μL水溶解后 ,2 0 μL进样。 结果 样品中各成分分离良好 ,无干扰。线性方程为 :5 FU :Y =116 2X - 3.16 2 ,r=1.0 0 0 0 ;MMC :Y =339.4X - 1.0 6 2 ,r=0 .9989。线性范围 :5 FU :5 0~ 2 5 0 0ng·mL-1;MMC :10~ 5 0 0ng·mL-1。检测限 :5 FU :10ng·mL-1;MMC :10ng·mL-1。提取回收率 :5 FU ,5 CU ,MMC约 70 % ;对氨基苯乙酮为 99%。结论 本法适用于包含 5 FU和MMC的化疗方案的监测及药动学的研究。
- 葛勇前陆国椿张玉勤何志明
- 关键词:5-氟脲嘧啶丝裂霉素高效液相色谱法血浆
- 应用普通电刀的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微小浸润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1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和宫颈冷刀锥切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诊治中。本研究旨在探讨普通电刀的宫颈锥切术在CIN和微小浸润癌的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6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普通电刀的宫颈锥切术的17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分析术后病灶残留、手术前后病理符合情况及再次手术情况。结果:173例患者平均年龄37.2岁(23~63岁),绝经3例,未生育者5例。手术中位时间为5min,中位出血量为5ml。锥切标本的病理诊断较阴道镜下活检或宫颈多点活检有降级或升级,各级别病变中手术前后的病理符合率为61.3%(25.0%~72.4%)。在163例术前诊为CIN的患者中,共发现9例微小浸润癌ⅠA1期,3例ⅠA2期。8例术前诊为微小浸润癌ⅠA1期中,3例间质浸润深度超过微小浸润癌范围被诊为局部早期浸润癌ⅠB1期。最后诊为ⅠA1期的14例患者中,1例切缘阳性者再次行锥切术,另有5例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所有ⅠA2期患者和ⅠB1期患者术后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最后诊为CIN的151例患者中,3例切缘阳性,其中1例补充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术前活检阴性者锥切术后被证实为浸润性腺癌,另有3例CIN患者同时合并原位腺癌,术后均予再次手术。结论:应用普通电刀的宫颈锥切术是一种设备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切净率高的诊治CIN和微小浸润癌的方法。其对宫颈微小浸润癌、局部早期浸润癌和腺癌的诊断率高。锥切术后为早期浸润癌或切缘阳性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处理。
- 杨慧娟张玉勤唐美琴江榕李子庭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普通电刀宫颈锥切术
- 持续动脉及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和吡喃阿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吡喃阿霉素(4’-O—tetmhydropymnyladriamycin,THP)经髂内动脉及静脉途径持续注射时体内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为优化盆腔恶性肿瘤动脉化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新西兰雌兔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将5-FU和THP经髂内动脉持续注射6h,另一组通过耳缘静脉同法注射这2种药物。注射过程中于不同时间点采血样和子宫组织标本,注射完毕后,即处死动物,另取心、肺和盆腔富含淋巴结的脂肪组织。以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血清及各组织样本中的药物浓度。结果:动脉注射5-Fu时在血液中的峰浓度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值稍低于静脉注射,而在子宫组织中药物的峰浓度是静脉注射的2~3倍,AUC值是静脉注射的3倍,在盆腔淋巴及周围组织中的峰浓度是静脉注射的5倍。THP动脉注射在血液中的浓度和AUC值均小于静脉注射,在子宫组织的药物浓度和AUC值与静脉注射没有差别,但在心、肺组织的含量只有静脉注射的1/2;在盆腔淋巴及周围组织中,动脉注射THP的浓度是静脉注射的5倍;动静脉注射THP的血液组织的分配比率均达上百倍。结论:持续动脉注射5-Fu和THP较静脉持续注射表现不同程度的优势,这种优势与药物的药理特性有关。
- 张玉勤葛勇前王华英
-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药代动力学
- HPLC法同时检测血浆及组织中的顺铂和依泊苷的浓度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血浆和组织中顺铂(DDP)和依托泊苷(Vp-16)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HP1100色谱系统。色谱条件:用PL Hypersil ODS分析柱(250mm×4mm,5μm),柱前加HP Lichrosphere C18(mm×4mm)保护柱。流动相为水-甲醇(28:72),流速为1mL.min^-1。可变波长检测器与荧光检测器串联,检测波长254nm测定铂和镍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的络合物;荧光检测以220nm波长激发光及330nm波长检测Vp-16及替尼泊苷(VM-26)。由于DDP不能直接测定,因此采用铂与DDTC的络合反应的方法。血浆样品和组织匀浆,分别加入0.1mg.mL^-1VM-26(内标)、0.1mg.mL^-1氯化镍(内标)和10%DDTC(用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配制)各50μL,混匀,在37℃水浴保温30min,冷却至常温,用氯仿2mL萃取,离心分离氯仿,在37℃下氮气吹干,残留物用氯仿50μL溶解,10μL进样。结果:样品中各成分分离良好。Vp16线性范围为0.02-5μg.mL^-11,r=0.9996(血浆)和r=1.000(组织);DDP线性范围为0.05-5μg.mL^-11,r=0.9999。日内RSD和日间RSD均小于10%,结论:本法是一种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包含DDP和Vp-16的化疗方案的监测及药动学的研究。
- 葛勇前张玉勤等
- 关键词:顺铂依托泊苷高效液相色谱化疗
- 髋内动脉化疗的药动力学
- 研究背景和目的:动脉化疗中,化疗药物的药理特性对化疗有明显的影响,是化疗药物的选择依据之一。化疗药物的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是影响药物对肿瘤作用强度的两个重要参数,因此探索动脉化疗的理想的浓度与时间的契合点,可优化动脉化疗的...
- 张玉勤
- 关键词:化疗药代动力学氟尿嘧啶吡喃阿霉素表阿霉素
- 动脉及静脉注射化疗药物的血浆及组织药物浓度变化特征被引量:2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药物经动脉及静脉途径注射后血浆及组织内药物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10只成年新西兰雌兔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动脉组和静脉组 )。一组经髂内动脉、另一组经耳缘静脉注射顺铂 (DDP)、5 氟脲嘧啶 (5 Fu)和依托泊甙 (Vp 16 )。注射后于不同时间采血样及子宫组织标本 ,以HPLC法测定血浆及子宫组织中药物浓度。所得数据用 3P97软件处理 ,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动脉及静脉注射 3种药物后 ,在血浆及靶组织中的浓度均呈现了规律性的变化 ,其变化过程均可以两室模型来描述。动脉注射 3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不同 ,动脉组注射药物后 ,血浆药物峰浓度均低于静脉组 ,而靶组织内药物峰浓度均高于静脉组 ,靶组织内药物AUC(药时曲线下面积 )值均明显高于静脉组。结论 动脉注射DDP、5 Fu和Vp 16较静脉注射有不同程度的优势 。
- 张玉勤葛勇前蔡树模陆国椿
- 关键词:氟脲嘧啶依托泊甙肿瘤化疗药物浓度
- 介入化疗在阴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 探讨介入化疗在阴道原发性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eldinger方法 ,对 14例中晚期阴道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施行双侧髂内动脉插管介入化疗 ,上皮性肿瘤和肉瘤灌注顺铂 (DDP) 80mg、表阿霉素 (E ADM)70mg ,黑色素瘤加用氮烯咪胺 (DTIC) 80 0mg。间隔 2周重复 ,每例患者化疗 2~ 4次。介入治疗前及介入治疗后 10~14天行妇科检查 ,辅以B超或CT检查 ,以评定治疗效果 ,根据病灶消退情况选择进一步的手术或放射治疗。结果 介入化疗后CR 2例 ,PR 9例 ,3例肿瘤缩小在 5 0 %以下 ,有效率 (CR +PR)为 78 6 %。介入化疗后 ,5例行手术治疗 ,肿瘤完全切除 ,切缘未见肿瘤残留 ;7例行补充放疗 ,除 1例介入治疗后无效行放疗有肿瘤残留外 ,其余 6例放疗后肿瘤残留 ;7例行补充放疗 ,除 1例介入治疗后无效行放疗有肿瘤残留外 ,其余 6例放疗后肿瘤完全消退。结论 介入插管化疗对中晚期阴道恶性肿瘤 ,近期疗效明显 ,毒副反应轻 ,为手术或放疗创造了条件 ,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 张玉勤张国玲孙敏
- 关键词:阴道肿瘤介入治疗顺铂表阿霉素
- 髂内动脉化疗的药代动力学
- 研究背景和目的动脉化疗中,化疗药物的药理特性对化疗有明显的影响,是化疗药物的选择依据之一。化疗药物的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是影响药物对肿瘤作用强度的两个重要参数,因此探索动脉化疗的理想的浓度与时间的契合点,可优化动脉化疗的方...
- 张玉勤
- 关键词:化疗药代动力学氟尿嘧啶吡喃阿霉素表阿霉素
- 文献传递
- 宫颈上皮内瘤变315例手术前后病理分析被引量:22
- 2008年
- 背景与目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癌的癌前期病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被诊断出CIN,如何正确而适度的处理CIN是临床处理的目标。本文通过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病理情况分析,探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合理方式。方法:对2004年4月至2006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315例行宫颈锥切术或子宫切除术的CI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治疗前后组织病理诊断,并随访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315例患者中,232例(73.65%)行锥切治疗,26例(8.25%)行全子宫切除,57例(18.1%)行次广泛子宫切除。232例锥切治疗患者,术后病理转阴22例,级别升高36例,其中浸润癌20例。锥切术后继续手术治疗15例,其中5例证实有病灶残留。在子宫切除的83例患者中,病理阴性4例,微早浸润癌ⅠA1期3例,浸润癌1B1期4例,该4例接受再次手术或放射治疗。214例锥切为最终治疗,术后未再治疗的CIN患者中,随访中发现5例(2.4%)再次出现宫颈病变。结论:宫颈锥切是一种能准确诊断宫颈病变并能较好治疗CIN的方法。建议对于CIN患者应尽量先行宫颈锥切,根据锥切后病理情况及患者对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再决定进一步的处理方案。
- 张玉勤杨彗娟盛伟琪王华英任玉兰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手术
- 持续静脉及动脉注射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比较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和表柔比星(EPI)经动脉及静脉途径持续注射的体内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40只成年新西兰雌兔随机均分为两组。THP组经髂内动脉或耳缘静脉持续注射THP 6 h,EPI组同法注射EPI。注射过程中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和子宫组织标本,注射完毕后,取心、肺和盆腔富含淋巴结的脂肪组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及各组织样本中的药物水平。结果THP动脉及静脉注射时血清中的药物峰水平分别为(0.12±0.05)和(0.16±0.10)μg/mL(P>0.05),子宫组织中药物水平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注射时,血清中THP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47±0.15,约为静脉注射时的2/3(P>0.05),子宫组织中THP的AUC值为60.32±46.23,与静脉注射时基本相等(P>0.05)。EPI动脉及静脉注射时血清中药物峰水平分别为(0.13±0.07)和(0.23±0.13)μg/mL(P<0.05);子宫组织中药物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及静脉注射EPI,血清中的AUC值分别为0.57±0.25及1.07±0.22(P<0.01),子宫组织中的AUC值分别为22.29±8.31和23.67±9.44(P>0.05)。动脉注射时,肺和心脏中的THP水平约为静脉注射时的1/2(P<0.01),EPI水平分别约为静脉注射时的1/3和1/2(P值均<0.05)。结论THP和EPI持续动脉注射时,靶器官中药物的分配略高于静脉注射,但未显示明显的优势;进入心脏组织的药物明显低于静脉注射。
- 张玉勤葛勇前王华英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吡柔比星表柔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