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晓
- 作品数:28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认同与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分析框架被引量:5
- 2019年
-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变的阶段性过程。基于认同与变革这一分析框架,可以揭示出传统与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以及现代化过程的机理。在崇尚传统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力量与重构新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变革力量的相互较量之中,强势的认同力量开始持续减弱,催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消解与重构,而弱势的变革力量持续增强,带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成与发展。面向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充满着诸多可能性。总体上,认同力量持续减弱,变革力量持续增强,并可能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段实现变革力量的反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阶段性转变。
- 张建晓
-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
-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变迁
- 2018年
-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指理论工作者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教育、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演进实质上就是环境、内容、对象、目标和实践形式等多要素协同变迁的历史。教育环境的变迁集中体现为社会结构、技术政策、思想观念的变化;教育内容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丰富和发展;教育对象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而逐渐丰富,学生、农民工成为重点对象;教育目标经历了"又红又专的青年"到"社会主义新人"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目标愈加具体,有针对性;教育实践形式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日趋丰富。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变迁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 张建晓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历史变迁
-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多元文化主体被引量:6
- 2017年
- 应跨文化交流需要提出的多元文化主体,生发于阿德勒的"多元文化人"。多元文化主体建基于"多元文化人"之上,建构自身概念,即拥有特定文化精神气质、包容多元文化的人和物所处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有机体所构成的共性文化框架,其本质属性是包容性,呈现出边界性、过渡性、危机性、超越性的特征。以文化从冲突走向共生、文化交流从分散走向系统、文化适应从无步骤走向循序渐进为表征,展现了多元文化主体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前景。
- 宣云凤张建晓
-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包容性
-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包容性与批判性
- 2015年
-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社会独特的社会思潮,其发展历程中表现出两个显著特性:理论包容性与理论批判性,这两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包容性体现为:一方面,以"前马克思"时期思想成果,解释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以当代资产阶级思想成果,补充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判性则突出体现为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和现代性的批判。
- 张建晓
- “廉文化”的价值蕴涵及其转化被引量:5
- 2015年
- 反腐倡廉是关乎我党人心向背、生死存亡的大事。现今,中国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腐败问题亦是凸显,这就要求人们去唤醒中华传统"廉文化"。崇德慎罚、克己修身、敢于担当、知足自然是中华传统"廉文化"的核心价值蕴涵。要使之得到有效转化,要求在转化的过程中,构建以渗透机制为核心、以氛围机制与参照机制为辅的体系,才能发挥中华传统"廉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应有之义。
- 张建晓孙其昂
- 关键词:传统文化
- “温州人精神”的现代转型被引量:1
- 2017年
- 传统"温州人精神"已不能满足时代变化发展的要求,在新时代下应形塑"温州人精神"现代品格。现代"温州人精神"应正视商品意识,实现人文复归;反思客体经济,超越狭隘观念,将人与社会的发展当作新时期赋予的使命;客观看待草根精神,在公共社会中谋求发展共享的精神象征形式。
- 张建晓
- 关键词:温州人精神现代品格人文性主体性公共性
- 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逻辑建构
- 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表达了极大的关切,但模糊的定义未能深入问题的实质,实现内部空间的深度揭示。因此,重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概念空间,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必然趋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作为总体性的概念提...
- 张建晓孙其昂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觉悟
- 文献传递
-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关于“消灭私有制”的争论被引量:6
- 2018年
- 新时代条件下,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呼声愈加高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遇到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看待"消灭私有制",这就有必要厘清"消灭私有制"的相关争论。学术界关于"消灭私有制"这一论断的争论焦点集中于"消灭私有制"的理论地位、针对对象、时间进程、现实关系、实现形式等问题之上。基于此,必须警惕叙述、历史、理论与现实的二重割裂,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理性认识"消灭私有制"论断,以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提供方法论上的支持。
- 张建晓孙其昂
-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消灭私有制非公有制经济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以“高中生模拟法庭”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置于突出地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只有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价值。开发好政治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提升政治核心素养具有独特价值。本文结合本校开展的“高中生模拟法庭”综合实践活动,对如何进一步提升政治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进行了阐述。
- 施彬彬张建晓林伟
-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法治意识
- 本土方法论的理论渊源与转向——基于加芬克尔本土方法论的理论检视
- 2019年
- 起源于现象学的本土方法论为社会学的研究打开了日常生活的大门,将社会学从帕森斯及其追随者建构起来的"秩序王国"拉回到了日常生活世界领域之中。从组合时空考察本土方法论,横向上反主流文化运动、反帕森斯运动对本土方法论生发产生影响,纵向上加芬克尔的思想转变奠定本土方法论根本立场。本土方法论最基本的预先假设是个体主义,经由胡塞尔现象学、舒茨现象学社会学、加芬克尔本土方法论最终建构而成,相对于结构功能主义,本土方法论在预先假设、行动性质、基本论域等方面实现了转向。本土方法论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自身的现实困境则是其理论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张建晓
- 关键词:本土方法论现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