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飞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坏死因子
  • 2篇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细胞
  • 2篇急性加重
  • 2篇反应蛋白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C反应蛋白
  • 2篇病情
  • 1篇单胞菌
  • 1篇导联
  • 1篇导联心电图
  • 1篇动态心电图
  • 1篇多细胞
  • 1篇多细胞因子
  • 1篇心电监测
  • 1篇心律

机构

  • 8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学科学...

作者

  • 8篇张小飞
  • 6篇王耀勇
  • 5篇张彩萍
  • 2篇许建英

传媒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实用检验医师...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COPD患者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长期重复性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12个月内的长期重复性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探究COPD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47例COPD患者,对其随访12个月,测定患者第1、6、12个月的外周血中CRP、TNF-α、IL-6水平.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LSD)法与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法观察重复性,及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确定访问的系统性标志物之间的关系.结果 3个标志物都各自具有长期重复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IL-6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60,P=0.000;r=0.644,P=0.000;r=0.365,P=0.012).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中CRP,TNF-α与IL-6炎症标志物存在长期重复性,CRP与IL-6之间存在相关性.
张小飞张彩萍王耀勇
关键词: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CRP和TNF-α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中的意义
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导致炎症反应的常见诱因。慢性阻塞...
张小飞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7在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
2017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7(IL-27)在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5例(结核组),按照年龄段分为两组,A组20例和B组25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0例(非结核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IFN-γ)、腺苷脱氨酶(ADA)和IL-27的水平。 结果 ①结核组ADA、IFN-γ、IL-27水平明显高于非结核对照组(P〈0.05);②结核组中,A组ADA、IL-27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A、B两组IFN-γ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③ ADA、IFN-γ、IL-27作为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指标,其临界值分别为45 U/L、200 ng/L、400 ng/L,敏感度分别为84.4%、88.9%、91.1%,特异性分别为85.0%、80.0%、90.0%。IFN-γ与IL-27联合、ADA与IL-27联合都能提高诊断效率。 结论 IL-27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在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能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提供理论依据。
张小飞张彩萍王耀勇
关键词:结核性胸腔积液白细胞介素-27
C反应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情判断中的意义
2013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在其炎症反应过程中有许多细胞因子的参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作为一种细胞因子近年来被广泛研究。有研究表明TNF-α参与COPD气道炎症的形成,在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张小飞许建英王耀勇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病情判断(TNF)-Α多细胞因子炎症反应过程
远程心电监测用于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测对诊断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心内科就诊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普通12导联心电图检查和远程心电监测,比较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诊断冠心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以及对心源性猝死的诊断结果。结果采用普通12导联心电图检出96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检出率为48.00%(96/200),采用远程心电监测检出156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检出率为78.00%(156/200),远程心电监测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12导联心电图(P<0.05)。远程心电监测对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普通12导联心电图[窦性心律失常:26.00%(52/200)比15.00%(30/200),房性心律失常:23.00%(46/200)比13.50%(27/200),室性心律失常:16.00%(32/200)比9.50%(19/200),均P<0.05]。200例患者中发生心源性猝死21例,比较普通12导联心电图检查和远程心电监测对心源性猝死的诊断结果,远程心电监测对心源性猝死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普通12导联心电图检查(99.00%比93.00%,P<0.05)。结论远程心电监测能更及时准确诊断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张彩萍王耀勇张小飞
关键词:远程心电监测心律失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家庭氧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稳定期进行家庭氧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5~2008.8.住院的、确诊为COPD患者18例进行调查分析。随机分为试验组(13例)、对照组(5例),试验组进行家庭氧疗,每日吸氧15h以上,氧流量1L/min~2L/min,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未做氧疗。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随访,并且定期复查血常规、血气分析,统计调查期间患者住院情况。结果试验组血气指标与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血常规中Hb、HCT于治疗后有显著下降,对照组血气指标、血常规中Hb、HCT于治疗后无显著变化。试验组治疗后PaO2及S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Hb及HCT显著低于对照组。年平均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和住院费与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死亡率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家庭氧疗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急性发作和肺性脑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减少医疗支出的较好办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张小飞许建英
关键词:家庭氧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频繁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监测的状况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预计至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死亡原因[1]。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是指一种急性起病过程,它不仅使患者肺功能逐年进行性下降,而且住院率、病死率也升高,同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社会医疗资源消耗,使社会、家庭经济损失严重。目前认为,AECOPD发生的原因较多,国内外学者大多数认为感染、空气污染为主要因素,
张小飞张彩萍王耀勇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急性加重住院率痰培养培养阳性率细菌种类
动态心电图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筛查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一种以睡眠时反复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白天嗜睡、严重打鼾为特征的睡眠障碍性疾患。该综合征可引起严重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紊乱,由此导致白天嗜睡、精神萎靡、工作及学习能力下降,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
张彩萍张小飞郑利琴王耀勇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动态心电图临床筛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