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
-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舒尼替尼联合自体DC及CIK细胞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联合自体树突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免疫治疗对转移性肾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7例使用舒尼替尼联合白体DC+CIK细胞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从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学、安全性4个方面对此治疗方案进行评估。结果随访时间4~25个月,1例患者靶向药物减量,2例患菁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停药,1例患者因个人原因停药,14例患者疾病进展,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4.0~19.5个月,10例患者因肿瘤死亡,总生存时间(OS)为6~21个月。全部27例患者的中位PFS为16个月(95%CI 12.5~19.5),中位OS未达到。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7伟(RECIST)行疗效评估,全部患者治疗均超过1个周期,1个周期后评价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4例,疾病稳定(SD)17例,疾病进展(PD)6例,客观缓解率(ORR)为14.8%(4/27),疾病控制率(DCR)为77.8%(21/27)。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手足综合征、高血压、甲减、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发热,经对症治疗或舒尼替尼减量后可基本缓解。结论舒尼替尼联合DC+CIK细胞治疗转移性肾癌的有效性和耐受性较好,可能成为肾癌综合治疗的一条新途径。
- 张亮陈立军王亚林赵立
- 关键词:肾肿瘤舒尼替尼树突细胞杀伤细胞
- 肿瘤浸润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我国肾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肾透明细胞癌。肾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约30%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存在转移病灶,许多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转移。对于转移性肾癌目前常用的放疗、化疔及细胞免疫治疗等方法疗效均有限。近年来出现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tumor angiogenesis)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最有效、特异性最高的治疗方式,但超过50%患者口服药物后仍有肿瘤进展。
- 张亮张斌麦海星陈立军
- 关键词: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肿瘤浸润细胞诱导树突状未成熟转移性肾癌
- 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与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
- 2014年
-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及成熟情况与肾透明细胞癌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解放军307医院2010-07/2013-01期间手术的3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后癌组织及癌旁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石蜡切片中DC特异性标志CD11c、DC成熟标志MHC-Ⅱ和MVD标志CD34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3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癌组织中CD11c阳性率和MVD分别为(93.08±66.14)‰和26.31±11.05个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5.91±12.29)‰和12.78±5.49个,癌组织中MHC-Ⅱ阳性率为(9.65±3.61)‰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7.60±6.26)‰。MVD与MHC-Ⅱ阳性率成负相关关系,而与CD11c则无明显相关性。癌组织中各指标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TNM分期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癌组织中的血管密度、DC含量高于癌旁组织,而成熟DC含量低于癌旁组织,肿瘤微血管密度与DC成熟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 张亮麦海星王亚林赵立陈立军张斌
-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树突状细胞肿瘤微血管免疫组化
- 生血宝合剂治疗苹果酸舒尼替尼骨髓抑制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生血宝合剂在治疗因服用苹果酸舒尼替尼出现骨髓抑制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6例因服用苹果酸舒尼替尼(索坦)出现骨髓抑制的肾细胞癌患者,按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程度(Ⅰ级或Ⅱ级不良反应)分为两组,中性粒细胞或血小板任一指标为Ⅱ级不良反应均入中度组,给予生血宝合剂15 ml口服,每日3次,连续服用2周,服用生血宝期间索坦不减量。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的变化。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服药1周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均明显上升(P<0.01),在服药2周后与服药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与服药1周比较亦有明显上升(P<0.01)。中度组各指标的上升率要大于轻度组(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生血宝合剂在治疗苹果酸舒尼替尼致骨髓抑制方面有较好疗效,有效时间较长,对较严重的骨髓抑制患者的效果更明显,安全性较好。
- 张亮陈立军赵立王亚林李建涛唐飞黄晨曲楠麦海星李学超
- 关键词:骨髓抑制舒尼替尼
- 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应用现状被引量:10
- 2012年
- 微创外科以其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及并发症低等优势至今已经历近20年的高速发展并拓展到外科各个专业领域,普外科中应用于早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已被广泛接受,近年来腹腔镜用于进展期胃癌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文旨在综述腹腔镜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
- 张亮李永翔
- 关键词:腹腔镜进展期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