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旭

作品数:100 被引量:682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和青年科研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9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缺血
  • 32篇心肌
  • 30篇灌注
  • 30篇灌注损伤
  • 28篇再灌注
  • 28篇再灌注损伤
  • 20篇麻醉
  • 19篇插管
  • 18篇气管
  • 18篇气管插管
  • 18篇缺血后
  • 18篇缺血后处理
  • 18篇后处理
  • 16篇心肌缺血
  • 15篇心肌再灌注
  • 15篇心肌再灌注损...
  • 15篇大鼠心肌
  • 14篇远隔缺血后处...
  • 14篇芬太尼
  • 12篇小儿

机构

  • 48篇中国医学科学...
  • 45篇北京协和医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新乡医学院第...
  • 3篇山西省肿瘤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卫生部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泰达国际心血...

作者

  • 100篇廖旭
  • 89篇薛富善
  • 42篇刘建华
  • 28篇张雁鸣
  • 27篇王强
  • 25篇许亚超
  • 24篇佟世义
  • 23篇熊军
  • 20篇袁玉静
  • 17篇李瑞萍
  • 16篇邓晓明
  • 15篇程怡
  • 14篇杨泉涌
  • 13篇李杉
  • 12篇孙海涛
  • 11篇刘毅
  • 10篇崔昕龙
  • 10篇王世玉
  • 10篇胥琨琳
  • 9篇罗来葵

传媒

  • 33篇中华麻醉学杂...
  • 15篇国际麻醉学与...
  • 13篇麻醉与监护论...
  • 9篇临床麻醉学杂...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华整形烧伤...
  • 2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国麻醉与镇...
  • 1篇中国实用美容...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9
  • 7篇1998
  • 3篇1997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后处理联合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联合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86只,体重270~330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Ⅰ组,n=19)仅实施手术,不行缺血再灌注;缺血再灌注组(Ⅱ组,n=19)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1.5h,再灌注24h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Ⅲ组(n=16)再灌注前脑缺血30s,再灌注30S,重复3次;Ⅳ组(n=16)再灌注前右侧股动脉缺血5min恢复灌注;Ⅴ组(n=16)再灌注前行缺血后处理及远隔缺血后处理。于再灌注2和24h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再灌注24h时断头取脑,测定脑梗死面积,检测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水平;股静脉注射异硫氰酸一右旋糖酐,断头取脑,行共聚焦扫描,以对侧作为对照。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Ⅵ组和Ⅴ组NDS评分和缺血侧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升高,缺血侧脑组织MAP2表达水平、血浆容量、微血管直径和长度明显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Ⅳ组和Ⅴ组NDS评分和缺血侧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降低,缺血侧脑组织MAP2表达水平、血浆容量、脑微血管直径和长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联合远隔缺血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效果与两者单独应用时相似。
刘毅赵嘉训廖旭薛富善许亚超杨泉涌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缺血后处理
不同剂量纳洛酮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洛酮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88只,体重270~330g,随机分为4组(n=22):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不同剂量纳洛酮后处理组(N1,2组)。除S组外,其它3组均采用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90min、再灌注24h的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NJ1,2组于再灌注即刻分别腹腔注射纳洛酮1、10mg/kg,S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再灌注2、24h时测定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NDS);再灌注24h时测定脑梗死面积和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水平和脑组织血浆容量、微血管直径和长度。结果与S组相比,IR组、N1,2组NDS评分均升高,脑梗死面积增大,脑组织MAP2表达水平下调,缺血侧脑组织血浆容量降低,微血管直径和长度减小(P〈0.05);与IR组相比,N2组NDS评分降低,脑梗死面积减小,脑组织MAP2表达水平上调,缺血侧脑组织血浆容量升高,微血管直径和长度增大(P〈0.05),N,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1组相比,N2组NDS评分降低,脑梗死面积减小,脑组织MAP2表达水平上调,缺血侧脑组织血浆容量升高,微血管直径和长度增大(P〈0.05)。结论纳洛酮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
刘毅薛富善廖旭赵嘉训许亚超熊军张雁鸣刘建华
关键词:纳洛酮再灌注损伤缺血后处理
光导纤维可塑芯硬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应用的临床经验
2003年
目的:评价纤维光导可塑芯硬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包括216例ASAⅠ—Ⅱ级,年龄52—63岁,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困难气管插管的原因是头后仰活动受限(105例);头后仰活动受限复合张口活动受限82例,面部瘢痕所致的小口畸形19例;颞颌关节强直4例和下颌畸形6例全部患者的直接喉镜显露分级均为Ⅲ级或Ⅲ级以上其中67例采用神经安定镇痛-口咽部表面麻醉;42例采用静脉麻醉药-小剂量肌肉松弛药麻醉;107例采用全静脉麻醉或吸入麻醉。结果:本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气管插管的操作时间为1.65min.平均为47min其中气管插管时间<3min者有76例(35.2%):3~10min者有81例(37.5%);>10分钟者有59(27.3%),麻醉方法与气管插管操作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满意的麻醉效果是保证应用纤维光导可塑芯硬喉镜顺利完成气管插管操作的关键。
廖旭薛富善邓小明佟世义胥琨琳
关键词:困难气管插管患者麻醉
PI3K/Akt和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在α7nAChR激动剂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2012年
目的探讨PI3K/Akt和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在订亚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激动剂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90~3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15):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缺血后处理组(IPOc组)和α7nAChR激动剂后处理组(PNU组)。4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时进行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PC组进行缺血预处理,缺血5min再灌注5min,共3个循环,IPOC组再灌注前进行缺血后处理,再灌注10s缺血10s,共3个循环。PNU组再灌注前即刻腹腔注射特异性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2.4mg/kg。再灌注60min时取5只大鼠,取心肌组织,测定AktmRNA、STAT3mRNA、磷酸化Akt(p-Akt)和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水平。再灌注180min时取10只大鼠,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R组比较,IPC组心肌组织STAT3mRNA和p-Akt表达上调,IPOC组心肌组织p-Akt和p-STAT3表达上调,PNU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C组、IPOC组和PNU组心肌梗死面积缩小(P〈0.05)。结论α7nAChR激动剂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PI3K/Akt和JAK/STAT两条信号转导通路无关。
熊军薛富善王强袁玉静廖旭程怡李瑞萍刘建华李天佐
关键词: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心肌再灌注损伤
小儿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与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
2004年
目的:比较小儿异丙本分静脉复合麻醉和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手术后的恢复情况。方法:40例5-12岁患儿,ASAⅠ级,随机分为异丙本分静脉复合麻醉组(P组)和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组(I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先用咪哒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3min后依次给予芬太尼1μg/kg、万可松0.1mg/kg、利多卡因0.05mg/kg和异丙酚2mg/kg静脉注射诱导,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在两组小儿均予60%氧化亚氮吸入的基础上,P组用异丙酚7mg/(kg·h)、芬太尼1μg/(kg·h)持续泵注,I组用异氟醚1MAC吸入,出现血压和心率升高超过基础值20%,以及体动、呛咳等麻醉减浅症状时,给予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并根据循环情况分别调整异丙酚和芬太尼的泵注速度或异氟醚吸入浓度。术毕前40min停止泵注芬太尼,术毕时停止全部麻醉药。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苏醒时间、躁动、术后24h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毕的咽喉反射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相似;睁眼时间、对语言反应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以I组比P组明显延长(P<0.05);与P组相比,I组恢复期躁动发生率较高(P<0.05);术后2h内的疼痛程度较重(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兴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相比,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小儿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恢复过程平稳,术后早期疼痛较轻。
魏灵欣邓晓明罗茂平杨冬张雁鸣佟世羲廖旭胥锟琳
关键词:异氟醚吸入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小儿躁动
术前短期口服小剂量甲状腺素片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患儿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的预防效果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评价术前短期口服小剂量甲状腺素片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患儿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的预防效果.方法 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的患儿40例,年龄3~12岁,体重10~3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心功能分级Ⅰ级,随机分为2组(n=20):安慰剂组(P组)和甲状腺素片组(T组).T组患儿术前4 d开始每天口服甲状腺素片0.4 mg/kg,连续4 d;P组给予安慰剂.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采用浅低温、中度血液稀释、高流量灌注.于入院时(基础状态)、术后第1、2、4天时采集桡静脉血样5 ml,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于入院时、术毕即刻及术后第1、2天时记录患儿SP、DP和HR.记录患儿气管导管保留时间、ICU停留时间、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术后ESS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血液动力学指标、ICU停留时间和气管导管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P组和T组术后第1、2、4天时血清T3浓度降低,术后第1天时血清TSH浓度降低,P组术后第1天时血清T4浓度降低(P<0.05).与P组比较,T组血清T3和T4浓度升高,术后ESS严重程度和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率降低(P<0.05).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儿术前口服小剂量甲状腺素片4 d(0.4 mg·kg^-1·d^-1)虽可减轻术后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的严重程度,但不能预防术后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的发生.
杨泉涌薛富善薛玉良王亚欣许亚超廖旭熊军袁玉静王强李杉王卫利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类功能正常甲状腺病综合征体外循环
新型间接喉镜在小儿困难气道处理中的应用
2011年
在过去的10年中,数种新型间接喉镜在成年人临床实践中证实有用。但是.这些间接喉镜中仅有四种具有能够用于小儿的型号.包括一次性Airtraq光学喉镜、GIideScope视频喉镜、Storz DCI视频喉镜和Truview POD婴儿喉镜。在此,我们评述此方面的相关文献,并介绍各种间接喉镜在小儿困难气道处理中的临床应用情况。
薛富善熊军孙海涛王强廖旭袁玉静刘建华
关键词:间接喉镜气道管理困难气道气管插管小儿
Trachlight光索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0
2008年
刘具会邓晓明隋静湖佟世义罗茂萍唐耿志廖旭胥锟琳
关键词:困难气管插管光索插管成功率气道损伤导管置入
通气方式和麻醉环路对小儿预吸氧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1995年
89例施择期整形手术的小儿随机分成六组。Ⅰ组和Ⅱ组各16例,于麻醉诱导前分别用麻醉机循环半紧闭环路自主吸氧2分钟和3分钟;Ⅲ组15例,Ⅳ组20例,于麻醉诱导后分别用麻醉机循环半紧闭环路加压预吸氧2分钟和3分钟;Ⅴ组和Ⅳ组各11例,于麻醉诱导前用MaplesonD环路分别自主吸氧2分钟和3分钟。结果发现,用循环半紧闭环路自主吸氧时,需3分钟才能达最大预吸氧效果,而用循环半紧闭环路加压给氧和用MaPlesonD环路自主吸氧时,2分钟即可达最大预吸氧效果。
薛富善罗来葵廖旭唐耿志邓晓明
关键词:麻醉通气方式预吸氧儿童
细胞凋亡抑制参与联合应用吗啡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探讨抗细胞凋亡在联合应用吗啡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RIP)心肌保护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4组(每组15只):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组(I/R组)、肢体RIP组(RIP组)、吗啡后处理组(M组)以及联合应用吗啡和肢体RIP组(M+RIP组)。再灌注末留取缺血中心区、缺血边缘区和非缺血区心肌组织标本,应用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 AI),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 mRNA和Bax mRNA表达,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缺血中心区心肌细胞形态。 结果 I/R组、RIP组、M组和M+RIP组缺血中心区心肌细胞AI分别为(49.1±4.9)%、(34.2±2.9)%、(39.7±3.2)%和(29.0±4.9)%,缺血边缘区心肌细胞AI分别为(12.7±2.2)%、(8.2±1.6)%、(10.4±2.7)%和(5.9±1.4)%。在缺血中心区和缺血边缘区,M+RIP组心肌细胞AI较I/R组和M组明显降低(P<0.05),M+RIP组的Bcl-2 mRNA表达较I/R组、RIP组和M组明显增强(P<0.05),而M+RIP组的Bax mRNA表达则较I/R组、RIP组和M组明显降低(P<0.05),M+RIP组的Bcl-2/Bax较I/R组、RIP组和M组明显升高(P<0.05)。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检查显示,M+RIP组的心肌形态和线粒体结构明显改善。 结论 Bcl-2相关信号通路的细胞凋亡抑制是联合应用吗啡和肢体RIP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王世玉崔昕龙薛富善刘和平李瑞萍刘高谱杨桂珍孙超廖旭
关键词:吗啡后处理凋亡心肌保护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