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丽霞

作品数:32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化学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1篇电池
  • 7篇储能
  • 6篇换热网络
  • 6篇储能系统
  • 5篇再生能源
  • 5篇能源
  • 4篇电动
  • 4篇电动公交车
  • 4篇优化设计
  • 4篇退役
  • 4篇可再生
  • 4篇可再生能源
  • 4篇公交
  • 4篇公交车
  • 3篇电池储能
  • 3篇电池储能系统
  • 3篇调度
  • 3篇动力电池
  • 3篇化工
  • 3篇夹点

机构

  • 3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5篇教育部

作者

  • 32篇康丽霞
  • 30篇刘永忠
  • 4篇唐亚哲
  • 2篇郭小虎
  • 2篇黄贤坤
  • 2篇梁肖强
  • 1篇张莉
  • 1篇王靖
  • 1篇张燕蓉
  • 1篇姜楠
  • 1篇夏明星

传媒

  • 8篇化工学报
  • 7篇高校化学工程...
  • 3篇化工进展
  • 2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2012全国...
  • 1篇2013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铁相接触角对熔体两相界面的影响及流动与传热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除去熔融玻璃体中的铁氧化物杂质是铝硅酸盐固废重构转化为高值产品的关键步骤。针对该步骤建立了电磁感应炉内除铁过程的两相熔体感应加热模型。通过电磁场、温度场、速度场和两相界面的多物理场实时耦合,采用两相流-水平集法(LSM)研究了金属相与石墨坩埚基体之间的接触角对铁-玻璃两相界面的形成及其对两相熔体速度和温度分布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金属相接触角的变化将显著影响两相界面的高度、玻璃相中的环流形式和熔体表层流速;两相熔体的温度分布主要受玻璃相环流的影响。因此,可通过改变金属相接触角提高电磁感应炉内两相熔体的传质、传热效率。
吕恒花王凯康丽霞刘永忠
关键词:玻璃熔体接触角
基于OpenMP的并行GA加速求解换热网络设计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提高化工过程系统中大规模优化问题的求解效率,提出了一个基于OpenMP系统的并行遗传算法。该算法实现了CPU主线程和GPU线程的同步并行化,达到了加速求解优化问题的目的。该算法在基本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一系列调节和控制策略,用于改善算法的收敛性,提高算法获得最优解的概率。通过对算法中各项操作的并行性分析,设计了CPU-GPU异构系统下的并行遗传算法,并最终在OpenMP系统下得以实现。以2个不同规模的换热网络优化问题为例,验证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优化结果表明:基于OpenMP的并行遗传算法不但可以得到比文献中更优的换热网络设计方案,而且与串行的遗传算法相比具有明显的加速效果。而且加速比随着换热网络优化问题规模的增大而增大这一特征将有利于化工过程系统中各类优化问题的快速准确求解。
康丽霞姜楠夏明星唐亚哲刘永忠
关键词:遗传算法图像处理单元换热网络
化工系统产品能耗分析的设备级质量流-流评价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产品的能耗分析对于化工系统生产工艺的可持续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对系统中各物流能耗的合理评价是准确分析和合理评价产品能耗的关键。从系统中废物流能耗的合理分配和评价出发,通过区分过程能耗类型及其对应能耗分配系数,研究了物流能耗的合理分配和评价方法。基于质量流分析和流分析方法,提出了设备级质量流(MFA)-流(EFA)分析的产品能耗评价方法。通过炼厂蜡油加氢装置5种产品的能耗分析,从装置或过程尺度、产品能耗强度和产品CO2排放强度3个方面阐明了所提出产品能耗分析和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康丽霞郭小虎刘永忠
关键词:可持续性
适应季节性氨需求的可再生能源合成氨系统优化设计被引量:5
2021年
可再生能源合成氨技术不但有利于解决传统合成氨工业高能耗高排放的问题,还为可再生能源的存储和消纳提供新途径。从氨的季节性需求特性出发,构建了可再生能源合成氨系统的优化设计模型,确定了系统的最优配置及其操作方案,阐明了氨的季节性需求对可再生能源合成氨系统设计和操作的影响特性。研究表明:与将氨作为储能介质的场景相比,在将氨作为氮肥原料,考虑其季节性需求时,所需可再生能源合成氨系统的规模显著增大,使得单位合成氨的成本增加约21%;化工生产单元和储罐的负荷也随着氨的季节性需求变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淡季和旺季;在两种应用场景下,系统中电池储能单元的操作都主要由下游的化工生产单元决定,且储能电池单元的主要作用在于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以保证化工生产单元在可再生能源不足时的持续稳定运行并维持其低负荷运行。
安广禄刘永忠康丽霞
关键词:合成氨可再生能源优化设计储能系统
一种基于电池容量衰退与工作负荷倒序匹配的纯电动公交车运行路线规划方法
一种基于电池容量衰退与工作负荷倒序匹配的纯电动公交车运行路线规划方法,首先,设该纯电动公交车运行的线路和时刻表固定,所配备的动力电池规格和容量相同,每天从车场出发到返回车场的行驶里程小于车辆的最大行驶里程;计算所有运行线...
刘永忠康丽霞黄贤坤
可再生能源制氢与波动氢气负荷耦合系统的调控策略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可再生能源制氢与波动性氢气负荷耦合的系统,在满足波动氢气负荷需求的前提下,提出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入网调整发电侧和通过氢气公用工程调整氢气负荷侧波形的协同调控模型,目的在于提高可再生能源耦合波动性氢气负荷需求的系统经济性,并研究需求侧氢气负荷的波动幅度和周期变化波动等特性对系统经济性和设计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的调控策略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氢气负荷侧波形的幅度和周期变化对系统的经济性和容量配置影响显著;氢气公用工程调节和电力入网调节的调控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总费用。
王靖蒋迎花康丽霞刘永忠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需求侧管理
化工系统消纳可再生能源的电-氢协调储能系统优化设计被引量:22
2020年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间歇性和波动性与化工过程系统氢气需求波动性协调匹配的问题,本文以电-氢储能系统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化工生产中加氢系统耦合的电-氢协调储能系统优化设计模型,以确定电-氢协调储能系统的最优容量配置和功率调度方案。采用典型案例研究了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和电-氢储能系统构成对电-氢储能优化设计和运行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化工系统的氢气需求全部由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提供时,在系统中同时采用电池和氢气储罐储能可有效地降低系统的总费用;在该系统中,电池可用于平抑短期内发电侧和负荷侧的波动,氢气储罐可平衡发电侧和负荷侧长期的不匹配;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增加,系统的总费用显著增大;为了维持外购氢气流率的稳定,系统中需要增加电解槽和储能系统的容量以解决发电侧和负荷侧的波动和不匹配问题。
王靖康丽霞刘永忠
关键词:化工系统可再生能源储氢优化设计
一种基于电池容量衰退与工作负荷倒序匹配的纯电动公交车运行路线规划方法
一种基于电池容量衰退与工作负荷倒序匹配的纯电动公交车运行路线规划方法,首先,设该纯电动公交车运行的线路和时刻表固定,所配备的动力电池规格和容量相同,每天从车场出发到返回车场的行驶里程小于车辆的最大行驶里程;计算所有运行线...
刘永忠康丽霞黄贤坤
文献传递
考虑冗余控制的多周期换热网络设计被引量:3
2018年
实际多周期换热网络的设计不但要满足多个离散周期的操作条件要求,还应该满足单个周期下的柔性要求,以补偿实际操作中单周期下可能出现的参数波动。而根据工程经验增加换热面积裕量和采用文献中的最大面积思想进行设计,都会造成多周期换热网络中换热面积的过度冗余,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投资成本的增加。针对以上问题,在综合考虑多周期操作条件要求和单周期柔性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控制面积冗余的多周期换热网络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单周期换热网络集成的基础上获取一个初始的多周期换热网络设计方案。然后以此方案为基础,构建一个基于单周期换热网络模型和柔性分析模型的换热网络修正模型,并通过求解该模型获得初始多周期换热网络在各周期下的最优修正方案。通过综合初始多周期换热网络设计和修正方案,即可完成最终的多周期换热网络设计。最后,通过将所得多周期换热网络与文献中所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康丽霞刘永忠
系统中水含量对锂介导合成氨的性能影响
2024年
针对锂介导合成氨(LM-NRR)过程中存在的水污染问题,通过对比实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表征手段,探讨了含水量对LM-NRR体系的性能影响及其在反应界面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无水条件下的LM-NRR体系具有较好的氨合成性能,在反应时间为120 min、N2流速为4 m L·min^(-1)、电流密度为3 m A·cm^(-2)条件下的氨合成速率可达0.0124μg·s^(-1)·cm^(-2),法拉第效率为7.05%。含水量对LM-NRR体系的影响显著,会极大地降低体系的氨合成速率及法拉第效率。这主要是由于反应界面上的水会加剧竞争性析氢反应(HER)、促进电解质中Li BF_(4)的水解以及钝化表面活性锂位点,进而降低了体系的氨反应活性。
陈禹志刘永忠康丽霞康丽霞
关键词:合成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