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卓

作品数:20 被引量:290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土壤
  • 3篇影响因素
  • 3篇有机碳
  • 3篇植被
  • 3篇沙化
  • 3篇生物炭
  • 3篇土壤呼吸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土壤有机碳
  • 3篇草地
  • 2篇增温
  • 2篇沙化地
  • 2篇水分
  • 2篇土壤温度
  • 2篇农药
  • 2篇坡耕地
  • 2篇温度
  • 2篇耕地
  • 2篇META分析
  • 2篇草篱

机构

  • 16篇北京市农林科...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华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阿拉善左旗兽...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北京市密云水...

作者

  • 20篇庞卓
  • 9篇王庆海
  • 7篇武菊英
  • 6篇余新晓
  • 6篇郑瑞伦
  • 5篇李翠
  • 3篇张国芳
  • 2篇孙铁军
  • 2篇赵阳
  • 2篇谢祖彬
  • 2篇陈丽华
  • 2篇王琛
  • 2篇贾国栋
  • 2篇胡恭任
  • 2篇达能太
  • 2篇涂志华
  • 2篇郑力文
  • 2篇陈洁
  • 2篇朱建刚
  • 1篇范希峰

传媒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草地学报
  • 2篇地球与环境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住宅产业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杂草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等高草篱对坡耕地土壤苯磺隆残留迁移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在北京市昌平区冬小麦田采用模拟降雨的方法,对不同坡位(坡中和坡底)的土壤进行分层(0~5、5~10、10~15 cm)取样测定,研究了草木樨和狼尾草两种等高草篱在不同雨强(15、20 mm·h^(-1))和坡度(15%和20%)条件下对土壤苯磺隆残留迁移及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干旱条件下,降雨后土壤苯磺隆残留纵向迁移特征明显,无明显的水平移动,亦未产生残留径流输出。草篱能够促进土壤中苯磺隆残留向下迁移,导致草篱带内和无草篱区域土壤中的残留纵向分布特征有较大差异:草篱带内3个土层残留水平相近,而对应坡位无草篱区域残留主要滞留于土壤表层,并随土层加深而显著降低。雨强、草篱、坡度均对土壤苯磺隆残留量有显著影响,草篱的贡献超过雨强和坡度,成为影响坡耕地农药残留纵向迁移行为的首要因素。
王庆海庞卓郑瑞伦李翠陈洁马雪菊却晓娥
关键词:草篱农药残留坡耕地
人工草地建植对沙荒地植被恢复的影响
孙铁军武菊英胡炜庞卓阚海明
关键词:草地建植沙荒地植被恢复
土壤呼吸和有机碳对增温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增温是影响土壤呼吸和有机碳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近年来关于增温对土壤呼吸和有机碳影响的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本研究利用从国内外已发表的128篇研究论文中提取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探讨了增温对土壤呼吸和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温促进了土壤二氧化碳的排放并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增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程度(11.7%)明显大于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程度(4.4%)。(2)相较于其他生态系统,增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和有机碳的影响程度最小,分别为9.3%、4.1%。(3)土壤呼吸对增温的响应与增温幅度之间呈二次负相关,且<2℃的增温对土壤呼吸和有机碳的影响最大;增温时间的延长不利于土壤碳的释放,土壤呼吸作用随着增温时间延长对温度升高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以上研究结果进一步强化了增温对土壤呼吸和有机碳影响的理解。
李晓菡邹俊亮武菊英阚海明庞卓张国芳胡恭任
关键词:增温土壤呼吸土壤有机碳META分析
模拟降雨条件下草篱对坡地浅层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为明确草篱对坡地浅层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的影响,在北京地区采用模拟降雨的方法,分层采集不同坡位的土壤样品,研究了在草木樨和狼尾草2种等高草篱措施干预下,不同雨强(30,45 mm/h)和坡度(15%,20%)条件下坡地降水迁移分配以及水分在浅层土壤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雨季坡地降水具有明显的沿坡面水平移动特征,无草篱对照地表径流量占降雨量的12%-44%。采用等高草篱能促进降水向下迁移,增加壤中流,减少30%-70%的地表径流,但此作用有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弱的趋势。浅层土壤含水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表层(0-5cm)显著高于5-10,10-15cm土层。草篱带内土壤含水量与对应坡位无草篱区域的含水量处于同一水平。雨强、草篱、坡度均对坡地降水的运移和分配规律有显著影响,草篱的重要性高于坡度,低于雨强,是减少坡耕地降水流失的关键因素,但大强度的降雨和较陡的坡度会削弱草篱的水土保持功能。
王庆海庞卓郑瑞伦李翠陈洁马雪菊却晓娥
关键词:草篱土壤水分坡耕地
中国草地主要有毒植物及其防控技术被引量:38
2013年
草原是我国牧区居民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近些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草地退化日趋严重,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草地毒草化是草地退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综述了我国天然草地主要毒草的种类与分布,以及毒草防控技术的发展现状。中国草地约有有毒植物140科,1300种;其中危害严重的23种,主要为疯草(黄芪属(Astragalus sp.)和棘豆属(Oxytropis sp.)毒草)、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和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这些毒草在我国主要的温带天然草地青海、西藏、新疆和内蒙古均有分布,造成的损失约占整个畜牧业损失的80%。有效控制毒草蔓延和灾害的发生,恢复草地生态系统是关键,这需要构建以生态治理为核心、化学和机械防控为补充的毒草灾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王庆海李翠庞卓武菊英达能太王德军苏日拉格
关键词:草地毒草
水分对湿地生态系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种子库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探讨退化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种子库对水分变化的响应机制,了解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和退化驱动力,可为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及生态恢复提供参数依据。通过水分控制试验(干旱、湿润和积水),在妫水河流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5种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层土样上开展土壤种子库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植被类型对于水分变化的响应模式明显不同。根据其植被特征可分为3类:(1)对于以中旱生植物为主的林下杂类草群落,随着水分的增加其植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相比较干旱处理,积水处理组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加的幅度分别为43.8%和249.5%,其中湿生植物明显增多;多样性指数的分析也表明积水处理组其多样性较干旱处理组更高。(2)对于湿生/水生的欧地笋杂类草、芦苇杂类草和芦苇优势种群落,其表现为湿润处理时单位面积物种数和植物密度最低,而干旱和积水处理皆高于湿润处理;多样性水平则呈现随水分增加而降低的趋势。(3)水生的香蒲优势种群落则呈现和林下杂类草群落相反的结果,随水分增加其植物种类明显下降、多样性水平显著降低,但植物数量随水分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最大增幅为137.6%。在植物群落组成和相似度方面,5种植被类型皆有其特定的优势植物及结构组成,并和其他植被类型有较高或较低的相似性,并呈现出对于不同水分条件的适应特异性。水分因子在植物群落的发生和演替中起重要作用,是湿地生态系统植被类群演替的重要外在环境因素。
陈超夏凡阚海明庞卓王庆海
关键词:湿地植被类型种子库水分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潮白河上游土地利用优化被引量:35
2010年
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发展息息相关,以潮白河上游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服务总价值为目标,以约束函数和转化规则为条件,利用灰参数线性规划理论和CLUE-S模型对该区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数量结构优化和空间格局配置。结果表明:优化配置后的林地面积和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较2008年均有显著增加,且后者增加幅度大于前者,说明森林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提高,林地结构得到改善;随着草地和未利用地向林地和居民工矿用地转化,生态服务总价值有所增加,重点表现在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两方面价值上。该区域近年来经济利益驱动的发展模式给首都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土地退化和环境破坏须通过资源优化得以控制和改善。
郑江坤余新晓夏兵贾国栋庞卓宋思铭
关键词:线性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CLUE-S模型生态服务价值
北京密云山区典型林地土壤入渗特性被引量:28
2009年
利用双环法对北京密云山区4种典型林地(刺槐林、侧柏林、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地)进行原位测试,研究其土壤入渗规律。结果表明:利用Horton公式对土壤入渗过程的拟合精度高于Philip方程;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初渗速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但与稳渗速率关系并不显著;土壤稳渗速率与土壤密度呈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孔隙度呈正相关;4种典型林地土壤稳渗率的顺序为灌木林地(4.93mm/min)>刺槐林地(4.23mm/min)>针阔混交林地(4.18mm/min)>侧柏林地(3.09mm/min)。
席彩云余新晓徐娟张振明朱建刚王琛庞卓王纳丽
关键词:林地土壤土壤入渗入渗模型
生物炭对北京郊区砂土持水力和氮淋溶特性影响的土柱模拟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为探讨生物炭对北京郊区砂土持水力和氮素淋溶特性的影响,通过分层采集不同深度(0~90 cm)北京郊区沙化地土壤(砂土),模拟田间容重和含水量填装土柱,将生物炭分别按照炭土质量比0%、0.5%、1%、2%和4%施入0~20 cm土层,依据常规施氮肥量(0.56 t N·hm-2)和年平均降雨量(616.6 mm)施肥和滴灌,开展土柱淋溶试验。结果表明:在9次淋溶后,水和总氮的累积淋失量均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与不加炭处理相比最高分别减小41.3%和22.7%。添加生物炭增加了0~20 cm土层总氮含量,最高显著增加158%(P<0.05)。淋溶结束后加炭处理土柱土壤中的无机氮总量比不加炭处理高19.5%~91.9%。添加生物炭有利于减小可溶性有机碳的淋失,比不加炭处理最高减小22.8%。淋溶液pH值和电导率随生物炭添加量增加而增大。在9次淋溶过程中,生物炭添加量越大,0~20 cm土层土壤持水量越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总氮淋失量与淋溶液淋失体积显著正相关(r=0.978,P<0.01),而与淋溶液中的总氮浓度无正相关关系。生物炭主要通过提高京郊砂土的持水能力,减缓水和氮素向下淋溶的速度,从而减小水和氮素的淋溶损失,提高水肥利用率,降低污染地下水的风险。
王燕庞卓贾月王庆海刘文菊谢祖彬郑瑞伦
关键词:生物炭沙化砂土氮淋溶持水量
北京西山侧柏林土壤呼吸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5年
以北京西山地区的典型侧柏林为研究对象,于2009—2010年采用LI-8100土壤CO2通量自动观测系统全天候观测样地的RS(土壤呼吸速率),分析其在典型日、月际、季节、年内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变异特征,并通过单一和二元混合模型分析T(土壤温度)、VWC(土壤体积含水量)对RS的影响.结果表明:1典型日RS的昼夜变化规律不明显,峰值出现在12:00—14:00;RS的月际、季节、年内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形日均值,日均值变化范围在0.03-7.84μmol/(m2·s)之间;T的典型日、月际、季节、年内变化均呈单峰形;VWC变化规律不明显.2Q10(土壤温度敏感系数)季节性变化差异显著,最大值(3.56)出现在冬季,最小值(1.31)出现在春季;2009年、2010年、2009—2010年观测期间Q10平均值分别为2.01、2.03和2.10.3T和VWC对RS的变化解释能力分别为82.8%、20.5%,而T和VWC复合模型对RS的解释能力为82.6%.
涂志华庞卓赵阳余新晓陈丽华贾国栋郑力文
关键词:侧柏林土壤呼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