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海燕
-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国图本《新镌歌林拾翠》考
- 2008年
- 《新镌歌林拾翠》是不同于《新镌乐府清音歌林拾翠》的一种稀见的戏曲选本。国图本《新镌歌林拾翠》和浙图本《新镌歌林拾翠》在所收剧目、出目、序言、凡例等方面同中有异,应是同一种书的两个不同版本。由国图本《新镌歌林拾翠》凡例可考证出其选编时间在崇祯十五年(1642)。
- 尤海燕
- 试论明代折子戏在“花旦”脚色演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9年
- 戏曲脚色发展到明代已经比较成熟,在分类上较为稳定,“生、旦、净、丑”俱全。但现代戏曲中非常重要的旦脚行当花旦,却不见诸于明代戏曲剧本中。不但没有以”花旦”标注脚色的剧本,而且各种明代戏曲论著中也很少能看到“花旦”二字。那么,“花旦”源自何方?明代有没有“花旦”戏呢?
- 尤海燕
- 关键词:明代戏曲花旦脚色折子戏现代戏曲戏曲剧本
- 两种折子戏选集《万锦清音》考辨被引量:1
- 2009年
- 折子戏是“我国传统戏曲的一种演出形式。又称‘单折戏’、‘零出戏’,多为‘整本戏’(或‘全本’)中思想或艺术上特别精彩而在情节上又有相对完整性的一折(出)戏。
- 尤海燕
- 关键词:折子戏考辨清音选集演出形式传统戏曲
- 明代折子戏研究
- 明代折子戏是中国戏曲从全本戏到折子戏发展的初始阶段,是我们了解折子戏的产生、形成过程的窗口。对明代折子戏的形态、内容进行梳理、描述是对戏曲发展史的有益补充。 本文第一章探讨明代折子戏产生的原因。明代折子戏的产生...
- 尤海燕
- 关键词:脉络主题源头
- 文献传递
- 造反与招安的表面矛盾及宋江的心路历程被引量:5
- 2007年
-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他最矛盾的地方就在于又造反又招安。在对宋江曲折的人生道路的解读中体察并接近其真实的内心世界,可以阐释其在造反和招安的表面矛盾后隐藏的深层秘密:抱负与地位的落差是宋江造反的能量基础;主观上不愿终生与主流社会为敌,不愿永远做"乱臣贼子",客观上梁山的经济问题、暴力问题难以合法而有效地解决,是他被招安的主要原因。
- 尤海燕
- 关键词:《水浒传》造反招安
- 浅论宋江形象的悲剧性
- 小说《水浒传》堪称中国的英雄史诗,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英雄们各自不同的传奇经历,这其中,梁山泊主宋江的遭遇可以说颇具悲剧色彩。宋江本是郓城小吏,因种种机缘成为梁山泊主。招安后他带领众兄弟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却被奸臣...
- 尤海燕
- 关键词:宋江形象悲剧性悲剧色彩
- 文献传递
- 宋江的悲剧
- 宋江是小说《水浒传》中典型的悲剧形象之一。宋江的无辜身死是悲剧;宋江“忠臣梦”的破灭是悲剧;宋江总是处于两难选择的心理状态也是悲剧。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宋江悲剧的不同层面,探讨宋江悲剧的深层意味。
- 尤海燕
- 关键词:《水浒传》悲剧形象心理状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