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鹏飞
-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双光子显微镜观察自体成纤维细胞填充效果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通过双光子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皮内注射移植后的长期存活情况,了解胶原纤维等基质成分的变化。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慢病毒液转染成功的成纤维细胞注射到小鼠皮内,分别于注射1、2个月后取材,行连续冰冻切片,双光子显微镜观察,对胶原的分布面积和真皮厚度做图像分析,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双光子显微镜对注射移植细胞及胶原清晰成像,注射1个月时,胶原分布面积及真皮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胶原分布面积及真皮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纤维细胞注射移植到小鼠皮内可以长期存活,能够分泌胶原并增加真皮厚度,为临床上应用自体真皮成纤维细胞进行软组织填充注射治疗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 熊舒原曹宁察鹏飞卓双木陈建新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细胞移植
- 体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纳米缓释微球对人脂肪干细胞增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体外脱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聚乳酸纳米缓释微球对人脂肪干细胞增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为bFGF缓释做球应用于脂肪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并行多向诱导分化鉴定。配制含有0、1、2、3、11、5mg/mlbFGF聚乳酸缓释微球的脂肪干细胞培养液及成脂分化诱导液。将脂肪下细胞按种至96孔板,第2灭更换含小同浓发hFGF缓释做球的培养液和成脂诱导液.分别用阴甲基偶氮噻哗蓝比色法(MTT)和油红O定量检测法定期检测细胞增雅和成脂分化的情况。所得数据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bFGF聚乳酸缓释微球行明显促进脂肪干细胞增殖和成脂分化的作用。增殖实验和成脂诱导实验合适的作用浓度分别为3mg/ml和4mg/ml。结论bFGF聚乳酸纳米缓释微球体外可以用显促进脂肪干细胞的增殖和成脂分化,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细胞因子缓释系统应用于脂肪组织工各国程的研究。
- 察鹏飞高建华陈阳鲁峰
-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成脂分化
- 人细胞外基质支架联合bFGF-PLA纳米微球缓释系统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构建工程化脂肪组织的影响研究
- 研究背景
目前,脂肪组织工程技术理论的发展,为真正实现无损伤修复软组织缺损和真正意义上的形态、结构与功能重建开辟了新的途径。但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脂肪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其中没有合适的细胞支架材料及生物学活性的细胞...
- 察鹏飞
-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脂肪组织工程
- 文献传递
- 激素对皮瓣金属硫蛋白表达及存活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随意皮瓣术后皮瓣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表达及皮瓣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40只.体重300~350g(60~80日龄),随机分组。实验组术前24h和12h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8mg·kg^-1·次^-1),对照组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在大鼠背部肉膜下形成超长随意皮瓣。测激光多谱勒血流相对值(LDF)。术后第3天取材进行HE染色光镜检查,Western blot法检测皮瓣组织中MT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水平。术后第9天统计皮瓣存活率。结果实验组(MT)表达水平(3.19±0.97)显著高于对照组(1.87±0.14)(P〈0.01)。实验组caspase-3表达水平(1.19±0.23)显著低于对照组(2.17±0.43)(P〈0.01)。实验组皮瓣的存活比率(69.08%±3.62%)显著高于对照组(60.15%±2.99%)(P〈0.01)。实验组LDF下降少,恢复快(P〈0.01)。结论地塞米松可促进大鼠随意皮瓣成活,上调MT的表达水平及抑制皮瓣组织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 李力群高建华郑君达鲁峰察鹏飞鲁华
- 关键词:皮瓣金属硫蛋白地塞米松半胱天冬酶-3
- 人脂肪组织细胞外基质支架与脂肪干细胞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 目的 探讨体外构建的人脂肪组织细胞外基质支架与脂肪干细胞生物相容性,分析其作为脂肪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抽脂术患者的脂肪组织约300ml,提取细胞外基质,并制备成粉末状,钴-60γ射线辐射灭菌.绿色荧光标记脂肪...
- 察鹏飞陈阳熊舒原彭铮何宇李劼朱茗高建华
- 人脂肪组织细胞外基质支架的构建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 探讨从人脂肪组织中提取细胞外基质并构建支架的方法,研究其结构特点,分析其作为脂肪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抽脂术患者的脂肪组织,共7例,每例约310 ml,10 ml用来分离培养脂肪来源干细胞,300 ml提取细胞外基质,并制备成粉末状,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结构.DiI荧光标记脂肪来源干细胞,统计荧光标记后细胞存活率;将荧光标记前、后的细胞与支架粘附,检测其粘附率,所得数据用SPSS 13.0软件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标记前后细胞粘附率有无差异;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支架表面生长情况.结果 从人脂肪组织中提取得到脂肪来源干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粉末.脂肪来源干细胞具有成脂、成软骨和成骨分化的能力;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外基质粉末具有多孔、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的结构.脂肪来源干细胞与支架粘附较好;DiI标记前、后细胞粘附率分别为(88.81±4.81)%和(86.48±4.58)%,两样本t检验,P=0.3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显微镜下脂肪来源干细胞在细胞外基质支架上生长状态良好.结论 人脂肪组织细胞外基质粉末容易获取,形状和颗粒体积具有高度的多样性,表面积较大,有利于脂肪干细胞的粘附和增殖,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脂肪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察鹏飞高建华陈阳鲁峰
- 关键词:脂肪组织脂肪来源干细胞细胞外基质
-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体表整形美容中的应用
- 目的 观察总结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57例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整形美容外科临床应用当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利用负压抽脂的方法抽取患者腰腹部或大腿外侧的脂肪组织,体外经过洗涤、纯化、修剪等处理,最后将处...
- 察鹏飞陈阳熊舒原彭铮何宇高建华
- 人脂肪来源干细胞与Ⅰ型胶原支架体外复合培养的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观察体外人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与Ⅰ型胶原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0.125%Ⅰ型胶原酶体外分离人ADSCs,按每只培养瓶1×10。个细胞/ml接种,80%融合时进行传代,培养至第3代,将其与Ⅰ型胶原支架体外复合培养(5×10^5个/cm2胶原支架),细胞计数法检测黏附率,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黏附生长及增殖。将ADSCs用DII荧光标记并与胶原支架黏附,检测黏附率并与转染前进行比较,检测DII标记后对ADSCs的黏附能力是否有影响。结果体外成功分离得到ADSCs,与Ⅰ型胶原支架能够很好地黏附,在支架上增殖生长状态良好,DII标记前后黏附率分别为(91.9±2.3)%和(90.5±2.0)%,两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SCs与Ⅰ型胶原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I型胶原支架可作为脂肪组织工程较理想的生物支架材料。
- 李力群高建华鲁峰察鹏飞鲁华倪彬婷潘盛盛
-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胶原
- 自体真皮成纤维细胞皮内移植后生长情况的活体观察研究
- 目的:观察自体真皮成纤维细胞皮内注射移植后胶原纤维等胞外基质的分泌情况。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的小鼠真皮成纤维细胞扩增至第4代后消化离心,用 DMEM 洗涤2次后重悬计数,用 1ml 注射器将0.05ml(1×10~5个)...
- 熊舒原曾宁察鹏飞江一平
- 关键词:活体观察真皮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
- 文献传递
- 金属硫蛋白对皮瓣存活及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金属硫蛋白(MT)对细胞凋亡基因及皮瓣存活影响。方法大鼠背部形成随意皮瓣,实验组予以MT,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术后10d测皮瓣存活率,术后3d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检查,激光多普勒测血运,术后3d测皮瓣细胞凋亡基因bcl-2、bax蛋白。结果MT组皮瓣的存活率(69.88±3.12)%高于对照组(60.65±2.98)%(P〈0.01)。MT组中性粒细胞较多,激光多普勒血流量相对值(LDF值)下降少(P〈0.01)。bcl-2蛋白表达MT组(2.98±0.23)较对照组(1.24±0.11)高(P〈0.01)。bax蛋白(0.09±0.02)较对照组(0.23±0.09)低(P〈0.01)。结论皮瓣术后MT促进bcl-2,抑制bax,从而提高皮瓣存活率。
- 李力群高建华鲁峰察鹏飞鲁华
- 关键词:外科皮瓣金属硫蛋白脱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