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柱秋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香槐属分类学研究随记
- 2014年
- 基于对标本和文献的比较研究,确认豆科香槐属(Cladrastis Raf.)中小叶香槐(C.parvifolia C.Y.Ma)、藤香槐(C.scandens C.Y.Ma)、秦氏香槐(C.chingii Duley&Vincent)与本属分布最广的翅荚香槐[C.platycarpa(Maxim.)Makino]为同种植物。其中,小叶香槐被处理为翅荚香槐的一变种,即C.platycarpa var.parvifolia(C.Y.Ma)Z.Q.Song,D.X.Xu&S.J.Li,藤香槐与秦氏香槐被处理为翅荚香槐原变种的两个新异名。同时讨论了翅荚香槐的分类地位及其散布。
- 宋柱秋许东先李世晋
- 关键词:豆科新异名
-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生物主模式标本内容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为了解鼎湖山物种分类学研究的历史,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采自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共含202种生物(亚种或变种),分属3界10门20纲54目104科146属,其中植物界63种、动物界68种、菌物界71种。有194份标本(另8份无采集人信息)涉及77位采集人(或其团队),有67家机构的147人参与新种命名, 67种期刊的140条文献参与新种发表, 38个国内外机构保存了200种的标本,物种在30%的科、目、采集人、第1命名人、期刊和存放地各分配了约70%的数量,呈现类似"二八定律"所述的不平衡现象。1978至1997年是标本采集并命名的高峰期,标本采集率为55.45%、标本命名率为58.91%;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命名早于动物和真菌。鼎湖山物种的橱柜时间(标本采集到命名间隔的时间)平均为7.56 a,且植物的长于动物和菌物。鼎湖山主模式标本生物的物种密度比邻近保护区的要高。
- 欧阳学军宋柱秋范宗骥范宗骥黄忠良叶万辉
- 关键词:植物界动物界
- 红果黄檀一新异名被引量:2
- 2011年
- 在比较研究标本馆标本的基础上,确认Dalbergia darlacensis P.H.H&Niyomdham与红果黄檀(D.tsoiMerr.et Chun)为同种植物,并把前者作为后者的异名处理。
- 宋柱秋许东先李世晋
- 关键词:黄檀属豆科新异名
- 中国南亚热带和北温带地区禾本科C_(3)与C_(4)草本植物花果期差异研究
- 2023年
- 为揭示不同地区禾本科C_(3)与C_(4)植物花果期受气候因子的影响,以广东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代表南亚热带和北温带地区,从植物志中分别获得两地395和265种禾本科草本植物的3个花果期特征(始花期、末花果期和生殖期长),比较开花物候的差异,并通过一般线性模型探究其与气候因子(年均温与年均降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亚热带与北温带地区C_(3)植物的始花期均比C_(4)植物早。两地C_(4)共有种在南亚热带地区具有更早的始花期、更晚的末花果期和更长的生殖期,而C_(3)共有种的末花果期在两地无显著差异,但在南亚热带地区始花期更早,生殖期更长。随年均温升高,北温带地区禾本科植物的始花期提前,而南亚热带地区则延后;随年均降水量升高,两地禾本科植物始花期与末花果期均延迟;禾本科植物生殖期长与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均不存在相关性。跨地区分析表明,末花果期、生殖期长与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均正相关,而与始花期不相关。禾本科C_(3)植物比C_(4)植物对地区间气候差异响应更敏感是两地共有种始花期差异显著的原因,而共有种生殖期长的显著差异则是由C_(4)植物末花果期结束较晚驱动的,其末花果期对地区间气候差异更敏感。这阐明了禾本科植物生殖物候差异的原因,以及禾本科植物花果期对不同气候区温度、降水的适应策略。
- 张浩萍宋柱秋叶楠陈新兰叶楠陈新兰
- 关键词:禾本科气候因子
- 热带亚热带森林植物物候研究综述
- 人类活动诱发的气候变化正影响着各种森林的植物物候,但当前的植物物候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带森林,而对物种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森林较为缺乏.本文针对热带亚热带森林植物物候,总结了7种不同的物候数据类型,包括近年发展的近地面遥感监测和...
- 宋柱秋杜彦君彭丽芳黄忠良
-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物候热带亚热带地区环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