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英兰
- 作品数:20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临床特点的汇总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汇总分析文献中有关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cryptogenic multifocal ulcerous stenosing enteritis,CMUSE)的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CMUSE病例报道的中英文文献.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20篇,累计报道患者93例,男45例(48.4%),女48例(51.6%),中位年龄39.8岁(23个月~77岁).CMUSE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68.8%,64/93)、体质量下降(49.5%,46/93)、消化道出血(19.4%, 18/93)和发热(15.1%, 14/93);实验室检査主要为贫血(51.6%,48/93)、低蛋白血症(36.6%,34/93),且C-反应蛋白基本正常(89.4%,42/47);小肠镜检查可见小肠多发性浅溃疡或糜烂,及多部位的环形狭窄,胶囊内镜检查有37.5%(9/24)发生滞留;腹部CT或小肠CT成像阳性率为77.8%(14/18),小肠系造影阳性率为73.3%(33/45);病理学检查主要为小肠黏膜与黏膜下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小肠间质可见胶原增多;单用激素治疗产生激素依赖患者占57.9%*11/19),单纯手术治疗有效率为57.1%(12/21),手术联合激素治疗有效率为82.6%(19/23),10例患者给予完全性肠外营养,均提示治疗有效.结论 不明原因的反复肠梗阻、腹痛、消化道出血伴有小肠多发溃疡、狭窄性病变时需考虑CMUSE.小肠镜是其主要检出手段,应用胶囊内镜检查时可能存在滞留的风险,肠道CT或造影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手术联合激素仍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完全性肠外营养在其治疗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江勇张志广齐凤祥张颖季英兰卢思琪韩涛
- 关键词:小肠溃疡
- 肝豆状核变性致尿崩症、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报告
- 2022年
-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8岁,主因“发现肝硬化8年,意识障碍1周”于2021年1月7日入院。入院前8年,因血小板减少,外院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间断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障碍,嗜睡、乏力、言语混乱、排尿困难,伴发热,最高体温38.5℃,无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予以抗生素(具体不详)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意识障碍未改善。既往饮酒史20余年,每日20~40 g,戒酒8个月,家族史无特殊。
- 江勇张志广季英兰张颖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尿崩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胃腺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HIF-1α和iNOS表达的关系
- 2012年
-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行手术切除的胃腺癌患者198例;胃炎患者98例,分萎缩性胃炎组52例和非萎缩性胃炎组4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HIF-1α和iNOS的蛋白表达。结果:胃腺癌组Hp感染阳性率(69.70%)明显高于胃炎组(54.08%),HIF-1α和iNOS在胃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组和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Hp阳性胃腺癌组的HIF-1α和iNOS表达的阳性率高于Hp阴性组。结论:Hp可能通过促进HIF-1α和iNOS的表达来参与胃腺癌的发生。
- 张志广李熳闻淑军江勇翟浩宇季英兰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萎缩性
- 腹膜转移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发生腹膜转移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胃癌发生腹膜转移的机制。方法:收集164例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胃癌患者,将其分成腹膜转移组41例和无腹膜转移组123例,对2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并行缺氧诱导因子-1 a(HIF-1a)、黏着斑激酶(FA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组Lauren分型、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弥漫型胃癌(DGC)和肠型胃癌(IGC)患者的腹膜转移率(29.37%vs10.53%)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腹膜转移组的生存率低于无腹膜转移组(P<0.01),Cox回归模型显示TNM分期和腹膜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腹膜转移组HIF-1a、FAK和MMP-9的表达均高于无腹膜转移组(P<0.05或P<0.01)。结论:缺氧可能在胃癌的腹膜转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李熳张志广夏秀丽季英兰
- 关键词:胃肿瘤腹膜转移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黏着斑激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
- HP感染对胃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胃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胃癌标本中D2-40的表达情况并计数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改良Giemsa染色法检测Hp。结果胃癌标本Hp阳性率为66.25%。有淋巴结转移胃癌标本LVD(15.11±7.3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标本LVD(10.67±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胃癌标本LVD(16.33±6.89)高于Hp阴性胃癌标本LVD(9.10±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标本中LVD在不同的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可能对胃癌的淋巴转移起促进作用。
- 季英兰张志广李熳闻淑军
- 关键词:胃癌免疫组织化学幽门螺杆菌淋巴管密度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初治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108例
- 2015年
- 目的:评价含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三联2 wk疗法初治慢性肾功能不全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疗效.方法:收集含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H.pylori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为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2次/d口服,疗程14 d.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1 wk内、治疗中1 wk及停药后1 wk行肾功能检查,且详细记录其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治疗溃疡病结束至少4 wk后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ylori根除情况.结果:104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91例成功根除,按符合方案集分析及意向性治疗分析,H.pylori的根除率分别为87.5%(91/104)和84.3%(91/108);104例患者治疗前、中、后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7%(17/108),4例患者分别因皮疹、头晕不能耐受而终止治疗.结论:含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三联2 wk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较高,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季英兰江勇张志广齐凤祥张颖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肾功能不全阿莫西林呋喃唑酮
-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胃黏膜损伤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相关胃黏膜损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丙二醛、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进而了解NSAID引起胃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内镜室胃黏膜活检标本114份,其中来自服用NSAID的慢性胃炎伴糜烂及胃溃疡患者70例(NSAID组),余44份标本来自未服用NSAID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胃黏膜组织中VEGF、丙二醛、HIF-1α,结果以阳性率表示。结果NSAID组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7%(18/70)与54.5%(24/44),)(2=9.70];而丙二醛和HIF—1α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2.9%(44/70)与27.3%(12/44),χ^2=13.70;45.7%(32/70)与13.6%(6/44),χ^2=1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NSAID药物可能通过降低胃黏膜组织中的VEGF及升高丙二醛、HIF1-α而引起胃黏膜组织的损伤。
- 张志广陆伟李熳闻淑军季英兰夏秀丽
-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丙二醛缺氧诱导因子-1Α
- 淀粉样变性的消化系统表现被引量:2
- 2019年
- 淀粉样变性是指具有β片层结构且刚果红染色阳性的淀粉样纤维结构物质在细胞外沉积而导致的一组疾病,目前仍是一个通过组织学做出诊断的疾病,活检组织刚果红染色呈砖红色,偏光显微镜下为苹果绿双折光是淀粉样变性的诊断性特征.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常出现消化道症状,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包括巨舌、吞咽困难、腹痛、出血、便秘、腹泻、吸收不良和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淀粉样变性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导致治疗延迟.本文就淀粉样变性累及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及相关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齐凤祥张颖季英兰江勇
- 关键词:淀粉样变性原发性淀粉样变性
-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上消化道出血308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NSAID广泛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骨关节疾病等,其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黏膜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08例NSAID相关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以期提高对NSAID的临床认识水平。
- 李熳张志广卢向东陆伟季英兰夏秀丽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非甾体抗炎药NSAID风湿性疾病骨关节疾病消化道黏膜
- 一种具有止血效果的活检穿刺针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止血效果的活检穿刺针,包括连接座,连接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道,连接管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中转套,中转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针头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针头机构与连接座相互配合,使得在使...
- 江勇张颖齐凤祥季英兰张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