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国亮

作品数:70 被引量:60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51篇农业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7篇土壤
  • 20篇离子
  • 19篇可变电荷
  • 18篇可变电荷土壤
  • 14篇
  • 10篇恒电荷土壤
  • 9篇电极
  • 9篇红壤
  • 6篇低分子量有机...
  • 6篇土壤吸附
  • 5篇电化学
  • 5篇铜离子
  • 4篇选择电极
  • 4篇土壤电化学
  • 4篇土壤监测
  • 4篇土壤溶液
  • 4篇离子选择
  • 4篇离子选择电极
  • 4篇解吸
  • 4篇交换性

机构

  • 70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浙江大学
  • 2篇青岛海洋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70篇季国亮
  • 23篇徐仁扣
  • 13篇赵安珍
  • 11篇蒋新
  • 10篇孔晓玲
  • 10篇李成保
  • 6篇李清曼
  • 6篇朱茂旭
  • 6篇杨杰文
  • 5篇于天仁
  • 5篇邹献中
  • 5篇赵其国
  • 3篇徐明岗
  • 3篇和文祥
  • 3篇张效年
  • 2篇姚爱军
  • 2篇李九玉
  • 2篇姜军
  • 2篇王敬华
  • 2篇肖双成

传媒

  • 15篇土壤学报
  • 11篇土壤
  • 7篇环境化学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化学传感器
  • 3篇土壤通报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热带亚热带土...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土壤学进展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土壤化学与生...
  • 1篇全国土壤胶体...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7
  • 3篇2005
  • 6篇2004
  • 8篇2003
  • 9篇2002
  • 10篇2001
  • 6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7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1
  • 3篇1990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阴离子对可变电荷土壤吸附铜离子的影响机理被引量:6
2012年
根据NO-3、Cl-和SO24-对可变电荷土壤和恒电荷土壤吸附Cu2+的影响的比较,探讨了阴离子对可变电荷土壤吸附Cu2+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3种阴离子的浓度相同时,在SO24-体系中铁质砖红壤对Cu2+的吸附率较在NO3-和Cl-体系中大得多,而在浓度相同的3种阴离子体系中,黄棕壤对Cu2+的吸附率相差不大。在离子强度相近的NaCl体系中,砖红壤对Cu2+的吸附率相近。在3种阴离子体系中,随着pH升高,砖红壤对Cu2+的吸附率均增大;但在NO-3体系和Cl-体系中Cu2+的吸附率相近;而在SO24-体系中Cu2+的吸附率最大。随着Na2SO4浓度的增大,铁质砖红壤和砖红壤对Cu2+的吸附率减小。但在0.005 mol L-1和0.05 mol L-1Na2SO4体系中,Cu2+的吸附率大于在不含Na2SO4的体系中者。而在0.5 mol L-1Na2SO4体系中,Cu2+吸附率小于在不含Na2SO4体系中者。在3种浓度的Na2SO4体系中,黄棕壤对Cu2+的吸附率均小于在不含Na2SO4体系中者。总之,阴离子可通过离子强度、专性吸附和形成离子对影响土壤对Cu2+的吸附。在可变电荷土壤中,阴离子对Cu2+吸附的影响机理较在恒电荷土壤中复杂得多。
邹献中姜军赵安珍季国亮
关键词:可变电荷土壤CU2+
伏安法在土壤氧化还原领域的应用(Ⅰ)
2002年
通过对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基本原理的简要介绍 ,阐明伏安法在土壤氧化还原领域应用的理论依据及优越之处。
姚爱军季国亮于天仁
关键词:伏安法示差脉冲伏安法土壤
退化土壤恢复重建和季节性干旱防御关键技术研究
张桃林李忠佩鲁如坤杨艳生蔡贵信施亚琴徐仁扣王兴祥何园球季国亮时正元张斌范晓晖赵安珍刘洪顺曾希柏樊志升
项目采用宏观调研、田间定位动态观测和实验室模拟试验、示范相结合,传统技术和遥感、GIS等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红壤地区突出的土壤侵蚀、季节性干旱、土壤酸化和土壤肥力衰减等主要土壤退化形式的发生过程、作用机理及分布规律...
关键词:
关键词:退化土壤恢复重建
土壤—天然水某些化学性质的电化学方法原位连续测定
1997年
讨论了原位连续测定土壤—天然水化学性质的实际意义。设计了一套原位连续检测技术测定土壤—天然水某些化学性质的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由复合探头、用于传输测量讯号的长屏蔽电缆、测量仪器、接口电路、应用软件和打印机等组成。这种检测系统可以用来自动测定土壤和天然水的pH、电导、温度、Eh和pX(某些离子的浓度),测量距离为50—100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静电干扰能力,已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获得成功的应用,并列出了一组实验结果。
土壤-天然水化学性质的电化学方法检测课题研究组苏渝生季国亮李成保
关键词:土壤天然水电化学法
钾电极在土壤中速效性钾的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7年
用钾离子选择性电极可以测定土壤中的速效性钾。可用0.5mol/L BaCl_2溶液作提取液。当在室内测定时,提取时间以半小时为宜;当在野外现场测定时,提取时间为10分钟即可。提取交换性钾时,连续振荡与间歇振荡的效果接近。钾电极可直接用于土壤悬液中测定。为了避免NH_4^+或H^+的干扰,可用3mol/L LiOH溶液将土壤提取液的pH调至11左右。电位法与火焰光度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季国亮孔晓玲
关键词:土壤钾离子离子选择电极
砖红壤中Al和Pb的竞争吸附被引量:6
2003年
从pH值和离子加入量两个角度研究了砖红壤中Al和Pb的竞争吸附 .结果表明 ,当低数量的Al和Pb共存时 ,离子的吸附量与其单独存在下的情形相比都有所下降 ,该现象在低pH值的条件下较为明显 ,而随着pH值升高则逐渐减弱 ;若Al和Pb共存时的初始浓度均为 1 0mmol·l- 1 ,两者之间的竞争吸附在pH 3 5至 5 5范围内都较为显著 ;此外 ,当0 1mmol·l- 1 的Pb与 1 0mmol·l- 1 的Al共存时 ,Al的吸附没有受到Pb的影响 ,此时尽管Al和Pb的浓度比为 1 0∶1 ,但土壤对Pb的吸附并没有被Al完全抑制 。
杨杰文蒋新徐仁扣季国亮赵其国
关键词:砖红壤土壤
可变电荷土壤对钾离子和钠离子的吸附
<正> 可变电荷土壤既带正电荷,又带负电荷。因此它既可吸附阴离子,又可吸附阳离子。其吸附量既与土壤表面的电荷数量有关,又与有关离子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特别是pH有关。本工作研究了四种可变电荷土壤对钾离子和钠离子的吸附。研究结...
赵安珍李洪艳季国亮
文献传递
低分子量有机酸影响可变电荷土壤吸附铜的机制被引量:25
2005年
采用平衡实验法研究了水杨酸和邻苯二甲酸对砖红壤吸附铜的影响,并通过吸附铜的解吸实验探讨了有机酸对铜吸附的影响机制. 结果表明,有机酸可以增加土壤对铜的吸附量,与对照相比,有机酸体系中吸附的铜的解吸量高.有机酸对铜吸附的影响随体系pH值的增加而增大,约在pH4.3(水杨酸体系)或pH4.5(邻苯二甲酸体系)达最大,然后逐渐减小.土壤对有机酸的吸附量越高,有机酸对铜吸附的影响程度越大.有机酸可以通过形成表面三元络合物和改变土壤的表面电荷2种机制影响土壤对铜的吸附.水杨酸体系中铜的解吸增量与吸附增量的百分比在76%~89%之间,说明水杨酸主要是通过增加土壤表面的净负电荷量来增加铜的静电吸附量.
徐仁扣肖双成季国亮
关键词:可变电荷土壤有机酸解吸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砖红壤动电性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研究了 5种低分子量有机酸 ,即醋酸、柠檬酸、马来酸、苹果酸和草酸 ,对昆明和徐闻两种砖红壤动电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试验条件下 ,两种砖红壤的 ζ电位随醋酸浓度的递增逐渐正移 ,而后 ζ电位正移速率显著增大 ,再后 ζ电位渐趋稳定 ;两者的 ζ电位随柠檬酸浓度的增加向更负的方向移动 ,在试验浓度范围 (0~ 0 .1 5mmolL-1 )内 ,负移的速率没有明显差别。在pH 3.2至 6 .0之间 ,含有不同有机酸的两种砖红壤悬液的ζ电位均具有如下顺序 :醋酸 >马来酸 >苹果酸 >柠檬酸 >草酸 ;含同一有机酸的悬液在相同pH下的 ζ电位 ,昆明砖红壤总是高于徐闻砖红壤。在不同有机酸存在下 ,两种砖红壤悬液等电点的顺序与上述的 ζ电位顺序相同 ;对于相同处理来说 ,昆明砖红壤的等电点高于徐闻砖红壤者 0 .5~ 1 .0pH单位。
李成保徐仁扣季国亮
关键词:低分子量有机酸砖红壤动电性质影响因素
恒电荷土壤和可变电荷土壤动电性质的研究 Ⅰ.阳离子吸附和pH的影响被引量:10
1999年
本工作研究了阳离子吸附和pH对恒电荷土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和黑土)和可变电荷土壤(砖红壤)动电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砖红壤在不同溶液中的ζ电位随pH升高由正值变为负值,均有一个等电点(IEP);pH>5时,在不同溶液之间砖红壤ζ电位的变化顺序为:MnCl2>ZnCl2≥CaCl2>NaCl。作为恒电荷土壤的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和黑土在不同溶液中的ζ电位均为负值,没有等电点;ζ电位-pH曲线的形状随土壤、电解质和pH而异。阳离子吸附后使土壤粘粒的ζ电位正移。阳离子专性吸附对ζ电位的贡献△ζ在不同土壤、不同离子之间的顺序如下:砖红壤K+<Zn2+<Ca2+<Cu2+<Mn2+,黄棕壤和黑土Ca2+<K+<Mn2+<Cu2+<Zn2+。
李成保季国亮
关键词:PH恒电荷土壤可变电荷土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