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勇琦 作品数:12 被引量:7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市地震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水利工程 建筑科学 更多>>
基于钻孔资料的北京平原区第四纪地层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平原区的第四纪地层非常发育,而且厚度大。由于北京市平原区活动构造发育,曾经发生过一些大地震,因此对该区的第四纪地层研究一直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结合钻孔资料,建立了第四纪地层划分方案,对第四纪各统厚度进行了统计与划分,从构造与沉积角度对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类型及平面展布进行了分析。总来说,西北部天竺镇附近是研究区内贯穿于整个第四纪各时期的沉积中心。沉积中心位置在各个时期有所调整,但始终是厚度最大的沉积区。东南部的牛堡屯沉积中心自下更新统,厚度逐渐减薄。西北部的马池口-沙河沉积中心自上更新世开始发育,在中更新世及上更新世沉积达到最大规模。研究区的沉积厚度,呈现了北东部较厚、西南部较薄的特点。 孙佳珺 孟勇琦 赵帅关键词:北京平原区 第四纪地层 钻孔 玉树断裂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52 1995年 通过实地考察和室内工作,对玉树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段研究。该断裂划分为3段:(1)西北段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以水平左旋活动为主,水平滑动速率达7.3mm/a,沿断裂带展布大量的古地震事件遗迹;(2)中段第四纪以来的主体活动时段在晚更新世以前,以正断层活动为主;(3)东南段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以水平左旋活动为主,水平滑动速率约5mm/a,沿断裂带分布有大量的古地震事件遗迹,历史上记载的最大地震为1896年的邓柯7.0级地震。 李闽峰 邢成起 蔡长星 国文秀 邬树学 袁著忠 孟勇琦 涂德龙 张瑞斌 周荣军关键词:断层活动 断层 位移速率 古地震 地震地质 基于“吉林一号”高精度遥感数据研究华北地区最新构造变形样式——以夏垫断裂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地表破裂为例 被引量:2 2022年 文中利用高分辨率“吉林一号”卫星影像数据,获得了夏垫断裂沿线高精度DEM数据(1.0m)。基于高精度地形数据对夏垫断裂开展了定量研究,揭示出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地表破裂由5条大致呈左阶平行展布的、长约3km的分支断层组成,地表破裂的总长度约为12.3km。位错测量揭示出断裂垂直位移沿断层呈不对称三角形分布,存在2个明显波峰。断裂沿线的平均位移值为1.8m,约3.2m的最大位移值分布在潘各庄附近。位错模拟分析表明,其可能代表了2次地震事件的累积位错。根据夏垫断裂上代表华北地区最新构造变形的地表破裂带相关定量参数估算的震级(约M_(W)6.3或M_(S)6.25),与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的历史震级(约M8.0或M_(S)8.0)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华北地区现今剪切走滑构造变形与早期分布于上地壳的断陷拉张构造在孕震层存在的解耦作用,或华北地区巨厚的第四纪覆盖层对构造变形的吸收作用相关,这种假设也被浅层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断层切割关系和现今走滑型的震源机制所印证。 李占飞 徐锡伟 孟勇琦 孟勇琦 赵帅 程佳 李康 康文君关键词:夏垫断裂 地表破裂 河南宝泉抽水蓄能电站近场区断裂活动特征及对兴建电站的稳定性评价 1998年 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人工地震反射剖面法对河南宝泉抽水蓄能电站近场区内的断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场区内的断裂活动在晚更新世以来均已停止,断裂活动将不会影响该电站的稳定性。 孟勇琦 刘行松 刘静 汪良谋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 稳定性 人工地震 从顺义地表破裂带分析顺义-良乡断裂北段的活动性 被引量:19 2000年 沿北京顺义 -良乡断裂北段存在地表破裂带。对这条破裂带进行了成因分析、野外调查、化探和槽探研究 ,认为该破裂带反映了顺义 -良乡断裂北段的现今活动性。 胡平 罗华春 孟勇琦 白立新 王湘南关键词:断层 活动性 北京市石景山煤气储配厂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胡平 孟勇琦 丁彦惠 洪少峰 王湘南 郭士军 尹东冰 北京石景山煤气储配厂地震安全性评价研究包括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动力反应分析、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和厂内重要建(构)筑物抗震性能评价等四大部分。前三方面工作成果给出了该厂所在场址未来可能遭遇地震破坏程度,从而得到厂内建(构...关键词:关键词:地震安全性评价 危险性分析 动力反应 地质灾害评价 建(构)筑物 基于地貌单元的北京地区场地V_(S30)分类研究 2022年 工程场地30 m等效剪切波速(V_(s30))是衡量场地放大效应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收集北京地区1:100 000精度地貌图、北京地区419个工程场地钻孔资料,统计了每一个实测孔的V_(s30)值。对每一类地貌下包含的钻孔资料,选取高程、地形坡度和到山的距离3个因素作为影响一类地貌单元V_(s30)的因子,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不同地貌单元属性的区域性V_(s30)估算公式。根据估算值与实测值间的残差,通过插值得到区域性的残差分布结果。将残差分布结果与估算V_(s30)结果叠加,得到区域性V_(s30)修正结果。再根据美国国家减灾计划(NEHRP)的场地分类结果对基于回归模型的V_(s30)结果、修正后的V_(s30)结果分别进行场地分类,经对比认为修正后的场地分类结果正确率高于修正前的结果。该方法及得到的认识对于工程场地分类、地震动作用下场地放大效应的估计和震后地震灾害评估,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孙佳珺 孟勇琦 谭晓迪 赵帅 李占飞关键词:钻孔 地貌 多元线性回归 基于古地震探槽的南口-孙河断裂最新走滑变形证据研究 2023年 南口-孙河断裂是北京地区重要的全新世活动断裂之一,也是张家口-渤海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断裂总体走向310°,全长约80 km。前人通过大量的活动构造研究揭示,其全新世以来存在明显活动,发生了3次古地震事件,单次地震事件的垂直位错约为1.3 m,断裂的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3 mm/a。但由于直接观察证据和测年精度限制,前人对南口-孙河断裂最近一次强震事件离逝时间的约束相对薄弱。同时,针对南口-孙河断裂可能存在的最新走滑变形特征,缺乏相对可靠的地表变形证据支撑。为此,本研究在南口-孙河断裂全新世活动段东南端进行了古地震研究,系统分析了强震事件造成的沉积地层和构造变形,采集了探槽内主断层面构造定向样品,并开展了扫描电镜分析。通过古地震探槽研究揭示,南口-孙河断裂的活动造成了沉积地层显著构造变形,表现为标志地层的错断、地层厚度的变化以及崩积楔的发育等。对探槽内沉积地层的对比分析表明,南口-孙河断裂的活动错断了探槽内1.3 m以下的沉积地层。14C测年结果揭示,南口-孙河断裂最新一次地震事件的离逝时间为2820~3700 a BP。依据古地震探槽内崩积楔、错断层位分布、地层厚度变化以及地层的倾斜变形等古地震事件识别标志分析,南口-孙河断裂在本探槽内共揭示了4次古地震事件,10020 a BP以来发生了3次古地震事件。依据显微构造分析揭示,断裂主断层面存在平行于断层走向的黏土矿物的定向排列,揭示断层可能存在左旋水平运动,这也被探槽内揭示的主断裂约75°的陡倾角和显著的花状构造所验证。因此,南口-孙河断裂全新世以来表现为显著的走滑运动特征,启示北京地区发震构造分析需要考虑华北地区的走滑构造变形。 赵帅 赵帅 贾启超 李峰 孟勇琦 孟勇琦 钱荣毅 孙明国 钱志强 曾维望 孙佳珺 谭晓迪关键词:古地震 扫描电镜 北京市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与辅助决策系统 胡平 白立新 张杰 吴培稚 尹东兵 罗华春 王湘南 温建农 郭士军 张剑玺 武安绪 孟勇琦 丁彦惠 王春媛 候丽娟 成云辉 该项目是在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系统工程科研项目工作基础上进行的,任务是建立北京市和18个区县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与辅助决策系统。本系统首次采用通过直接输入强震台网的观测结果,进行震害评估。随着北京市强震台网建设的日益完善,该...关键词:关键词:地震灾害 北京地区强震动(烈度)遥测台网建设 胡平 王湘南 李沙白 郭士军 候丽娟 白立新 成云辉 尹东兵 张杰 罗华春 张剑玺 丁彦惠 孟勇琦 目前该台网是我国数字化遥测台网规模最大的台网,仪器的技术指标和系统配置均是目前国际先进水平。子台记录到的数据主要用于北京市发生破坏性地震时的地震应急、建筑物的抗震结构设计、震源物理研究等方面。数字强震动台网遥测中心是场地...关键词:关键词:数字化 强震动 遥测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