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玮玮
-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孕妇女口服米非司酮软化宫颈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服用米非司酮后的非孕妇女宫颈扩张度的改变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2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米非司酮促进非孕妇女宫颈成熟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1)90例需要行诊断性刮宫术的非孕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A1组)、米非司酮组(B1组)及米索前列醇组(C1组)。米非司酮组于第1天和第2天分别口服米非司酮25mg,tid;米索前列醇组于行诊断性刮宫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所有研究对象均用扩宫棒测定两次宫颈非用力最大扩张度:行诊断性刮宫术前48h,及即将手术前。观察3组研究对象两次宫颈非用力最大扩张度的变化。(2)A1、B1、C1组行诊断性刮宫术前取部分宫颈组织作为标本,分别为B2、C2、D2组。取17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病人的部分宫颈组织作阴性对照组(A2组)。显微镜下观察4组宫颈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Elivison二步法检测这4组宫颈组织的MMP-9、MMP-2及TIMP-1的表达。结果:C2组用药前后宫颈扩张的差异与A2、B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D2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C2组和D2组显微镜下显示组织水肿,结构疏松,间隙增宽,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内及周围可见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A2组未观察到此改变,B2组可见轻度组织水肿改变,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C2组宫颈组织中的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A2组及B2组(P<0.05),而与D2组无明显差异。MMP-2、TIMP-1在4组中的表达差异均不明显。结论:米非司酮有促进非孕妇女宫颈软化的作用,MMP-9参与了此过程,而此药对MMP-2及TIMP-1的表达没有影响,米非司酮促宫颈软化的机制可能与它的抗孕作用相关。
- 沈奕原玮曹树军孙玮玮祝亚平
- 关键词:米非司酮宫颈软化基质金属蛋白酶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