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婧

作品数:19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动脉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介入
  • 5篇介入治疗
  • 4篇踝臂指数
  • 3篇心室
  • 3篇乙醇
  • 3篇体积分布宽度
  • 3篇综合征
  • 3篇综合征患者
  • 3篇外周
  • 3篇外周动脉
  • 3篇外周动脉病
  • 3篇下肢外周动脉...
  • 3篇红细胞
  • 3篇红细胞体积
  • 3篇红细胞体积分...
  • 3篇红细胞体积分...
  • 2篇动脉造影

机构

  • 19篇武警医学院附...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19篇孙婧
  • 11篇姜铁民
  • 10篇李玉明
  • 10篇赵季红
  • 4篇蔡伟
  • 3篇刘冀琴
  • 3篇梁国庆
  • 3篇周欣
  • 3篇王麒
  • 3篇庞博
  • 3篇张华
  • 2篇王谨
  • 2篇田军
  • 2篇岳继华
  • 2篇董彦
  • 2篇刘军翔
  • 2篇李学文
  • 2篇柴晓红
  • 2篇吴振军
  • 2篇赵玉娟

传媒

  • 4篇武警医学院学...
  • 2篇武警医学
  • 2篇2008第四...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踝臂指数在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踝臂指数在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 方法: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116例,分为2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检测ABI. ...
赵季红孙婧姜铁民吴振军梁国庆柴晓红李玉明
关键词:踝臂指数下肢外周动脉病介入治疗药物治疗
文献传递
踝臂指数在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踝臂指数(ABI)在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作为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116例,分为2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77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67±8)岁;B组(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组)39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5±5)岁。详细记录每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心率、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检测ABI。结果①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治疗前ABI<0.90;②B组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的ABI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的ABI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BI在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的治疗中可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介入治疗能够及早改善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的血运,比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赵季红孙婧姜铁民吴振军梁国庆柴晓红李玉明
关键词:踝臂指数下肢外周动脉病介入治疗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变化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评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我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28例ACS患者的基线临床数据,分别按RDW和心功能进行分类,对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将血肌酐和RDW分别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RDW按四分位数分为4组,不同RDW组间ACS患者年龄[Q1~Q4组分别为(60±12)、(65±11)、(64±11)、(71±12)岁]、血肌酐[Q1~Q4组分别为(70±19)、(76±24)、(74±20)、(85±26)μmol/L]和LVEf[Q1~Q4]组分别为(57±9)%、(55±10)%、(53±11)%、(49±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54、0.0002).心功能Ⅳ级组比Ⅰ级组患者的RDW更高(13.9%±1.2%比13.1%±5.7%,P〈0.05).RDW与LVEF存在显著相关性(r=-0.30,P〈0.01).结论 RDW可能与我国.ACS患者心功能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张明华张华赵季红王麒刘冀琴孙婧刘军翔刘新林周欣庞博
关键词:心绞痛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
乙醇对兔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乙醇对兔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ICa,L)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酶消化的成年兔单个心室肌细胞及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不同浓度乙醇对ICa,L的作用。【结果】(1)乙醇抑制ICa,L峰值,24 mmol/L和240 mmol/L乙醇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4、80、240 mmol/L乙醇使ICa,L的电流-电压(I-V)曲线上移,在各测试电压下,电流均减小,但不影响曲线形状,用乙醇后最大激活电压仍在0mV左右。【结论】致毒浓度(24 mmol/L)的乙醇对ICa,L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导致心肌产生负性肌力作用,动作电位时程缩短,诱发心律失常。
孙婧王谨赵玉娟赵季红姜铁民李玉明
关键词:乙醇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膜片钳
踝臂指数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疗效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踝臂指数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以探讨踝臂指数作为其疗效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112例,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62例)和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组(50例)。详细记录每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心率、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等结果。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测踝臂指数。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治疗前踝臂指数小于0.90。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踝臂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药物治疗组同期相比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药物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踝臂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踝臂指数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的治疗中起重要指导作用。介入治疗能够及早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的血运,比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赵季红孙婧杨宁石蕊姜铁民李玉明
关键词:踝臂指数2型糖尿病下肢外周动脉病介入治疗
他汀类降脂药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研究
2011年
目的:观察经64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诊断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6个月后冠状动脉斑块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抑制炎性反应、稳定冠状动脉斑块的协同作用。方法:经64层螺旋CT诊断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组)55例,阿托伐他汀+缬沙坦联合治疗组(B组)55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药物治疗6个月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冠状动脉斑块的变化情况。结果:药物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降低(P均<0.01),且B组较A组降低显著(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脂质斑块、混合斑块明显减小(P<0.05~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纤维斑块和钙化斑块变化均不明显(P均>0.05)。B组与A组相比,脂质斑块、混合斑块缩小幅度更明显(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纤维斑块、钙化斑块变化不明显(P均>0.05)。结论:应用他汀类降脂药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加强了抑制炎性反应、稳定冠状动脉斑块的作用。
赵季红李玉明田军李学文姜铁民孙婧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阿托伐他汀高敏C反应蛋白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2012年
目的评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380例因ACS入院的患者,按照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分类,分析其临床基线数据特征。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研究RDW对ACS患者是否存在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结果不同LVEF的各组ACS患者,其年龄、血肌酐、白细胞和RDW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ROC曲线分析可知,RDW对ACS患者心力衰竭的诊断准确性可达0.653(P<0.001),以13.2%作为临界点,其诊断灵敏度为61.0%,特异度为61.4%。结论作为一个检测便捷的指标,RDW对ACS患者出现的心力衰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张明华张华王麒刘冀琴孙婧周欣庞博
关键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力衰竭
QT间期离散度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04年
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均可发生心律失常,一旦出现恶性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得法,很易导致患者猝死.因此,全世界各国的心脏病学者都在致力于研究恶性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并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办法,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已成为心律失常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早在30 a前就有许多实验研究显示室性折返性心律失常的诱发与心肌复极的离散增加有关系¨,引,特别在获得性及先天性长QT综合征心律失常的发生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3,4].所以,研究心室复极离散及离散度的电生理基础及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寻找它在临床上的预兆,成了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
孙婧王晓娟李玉明
关键词:QT间期离散度心室复极离散度心律失常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对靶器官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3
2008年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明确其对主要靶器官结构及功能的潜在损害。方法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确认晨峰组与非晨峰组,均常规检查血脂、空腹血糖、测定尿微量白蛋白(UALB),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电图计算QT离散度(QTcd)。结果晨峰组的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非晨峰组动态血压监测水平,晨峰组的LVMI、QTcd和UALB指标均高于非晨峰组(P<0·05);2组BMI、血脂、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晨峰使靶器官损害增加,因此遏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晨峰反应对降压达标和减缓靶器官受累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赵玉娟李学文蔡伟孙婧吴胜群
关键词:血压晨峰靶器官损害动态血压监测
踝臂指数评价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患者治疗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作为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PAD)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指标的价值。方法糖尿病合并PAD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药物治疗(A组)64例,其中男38例,女26例;平均(74±6)岁;介入治疗+药物治疗(B组)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平均(73±5)岁。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检测ABI。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PAD患者治疗前ABI<0.90。B组治疗后1、3、6、12个月的ABI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11例于治疗后12个月ABI<0.90,经下肢动脉造影证实支架内再狭窄。治疗后1、3、6、12个月两组的AB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介入治疗能够及早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PAD患者的血运,比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显著。ABI在评价治疗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岳继华田军储毓舜董彦姜铁民孙婧
关键词:踝臂指数老年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介入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