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兴功
- 作品数:67 被引量:973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 赣南寨背A型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被引量:165
- 1998年
- 赣南寨背岩体主要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黑云母结晶晚于长石和石英,锆石群型地温测量标尺显示其结晶温度为800℃~900℃,表明寨背岩体形成于一种高温贫水的花岗质岩浆。岩石的化学成分特点为准铝质(Al2O3为12.21%~12.62%),富硅(SiO2为75.66%~76.74%),偏碱(Na2O+K2O为7.93%~8.90%),FeOT/MgO值高(59~148),CaO和MgO含量低(分别为0.10%~0.65%和0.01%~0.02%),富含REE(Eu除外,ΣREE平均为500μg/g),Y、Ga、Nb等高场强元素(HFSE)以及F,Sr和Ba较低。这些特点与本区的I型和S型花岗岩有明显差别,是一种典型的A2型花岗岩。寨背岩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76Ma,与辉长岩、双峰式火山岩有密切的时空关系,表明赣南地区在燕山早期即进入拉张裂解阶段。
- 陈培荣章邦桐孔兴功蔡笔聪凌洪飞倪琦生
- 关键词:花岗岩地球化学构造地质意义
- 神农架三宝洞倒数第二次冰期高分辨率石笋δ^(13)C记录被引量:23
- 2011年
- 基于神农架三宝洞两支石笋24个^(230)Th年龄以及637个δ^(13)C测试数据,建立了倒数第二次冰期191±1.8~133±0.6ka B.P.时段洞穴石笋高分辨率δ^(13)C的时间序列。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δ^(13)C值振幅达4.5‰,整体变化趋势与全球冰量曲线类似。在倒数第二次冰期,石笋δ^(13)C记录揭示出一系列较大振荡幅度的千年尺度气候事件,并且与北大西洋SST记录的倒数第二次冰期9个千年尺度冷暖事件一一对应,甚至在某些DO亚旋回事件上也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倒数第二次冰期北大西洋6个冰漂碎屑事件也在三宝洞石笋δ^(13)C记录中留有印迹。三宝洞石笋δ^(13)C记录将末次冰期东亚季风气候与北大西洋气候的联系拓展至倒数第二次冰期,进一步说明倒数第二次冰期北大西洋温盐环流对季风气候仍然起着中重要的作用。
- 姜修洋孔兴功汪永进程海张春霞
- 湖北三宝洞石笋^(238)U值变化的古气候意义被引量:8
- 2013年
- 通过对湖北三宝洞17支石笋160个测年样品的铀同位素数据分析,发现过去18万年以来石笋238 U值长尺度变化与其δ18 O记录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与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变化具有良好的正相关。石笋238 U值在间冰期波动剧烈,而在冰期波动相对平缓,在冰期—间冰期转型时238 U值"爆发式"增大。在轨道尺度上,高浓度238 U对应于石笋平均生长速率的高值期,而低浓度值对应于生长速率的低值期。上述结果表明与外界气候变化相关的洞穴上覆土壤的成壤过程和岩溶水文变化可能是控制石笋238 U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石笋238 U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洞穴气候环境代用指标,但仍须谨慎对待。
- 董进国刁伟孔兴功
- 关键词:石笋
- 盛冰期太阳活动在南京石笋年层序列中的印迹被引量:21
- 2006年
- 根据南京葫芦洞一支石笋高精度^230Th年龄及纹层计数.确定该石笋在24-21kaBP期间发育连续3000年左右的年层序列,石笋年纹层厚度与光面灰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55),支持纹层厚度反映夏季风降水效应的观点.年纹层厚度与反映太阳活动的冰芯^10Be记录在百年-千年尺度上的一致性、说明全球冰量最大背景下东亚夏季风气候的高频变化仍受太阳活动驱动,年层序列的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十年-百年尺度的季风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周期基本一致。
- 吴江滢邵晓华孔兴功汪永进
- 关键词:灰度太阳活动末次盛冰期
- 全新世季风气候演化与干旱事件的湖北神农架石笋记录被引量:121
- 2006年
- 基于湖北神农架山宝洞SB10石笋的14个^230Th年龄和266个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11.5-2.1kaBP时段东亚季风降水序列,该记录表明:11.5-9.3kaBP,季风降水处于持续增长期;9.34.4kaBP,该时段为降雨丰沛的湿润期,4.4-2.1kaBP,该时段为降水较少的干旱期,其长期演化趋势大体类似于北纬33°夏季日辐射能量曲线.SB10石笋δ^18O记录揭示了4.3kaBP前后季风降水突然减少,反映了植被-大气-气溶胶对太阳辐射减少的正反馈效应,该事件与4ka左右中国新石器文化断层基本同步,从早全新世平均分辨率20年的石笋降水记录中识别出8,2,8.6,9.3,10.2和11.0ka显著干旱事件,可与格陵兰冰芯δ^18O记录的降温事件进行对比,反映了早全新世北半球低纬季风与极地气候受同一机制的驱动.
- 邵晓华汪永进程海孔兴功吴江滢
- 关键词:全新世石笋季风降水
- 赣南白面石过铝花岗岩基底为6710铀矿田提供成矿物质的地球化学佐证被引量:21
- 2003年
- 采用活动性U、Th溶浸实验、Pb同位素组成示踪、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对比等方法,对6710铀矿田内含矿砂岩、玄武岩、流纹斑岩、花岗岩和片麻岩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白面石岩体二云母花岗岩的活动铀浸出率高达56.3%,平均为33.7%,而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活动铀浸出率最低,仅为7.8%(流纹斑岩)~2.1%(玄武岩);(2)根据花岗岩Pb同位素计算,白面石花岗岩以铀迁移带出(ΔU=-12%~-23.9%)为特征;(3)与其他围岩相比,含矿砂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白面石花岗岩最为相似,其Q型逐步聚类分析的SP(相似距离系数)为1.87。这为6710铀矿田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白面石过铝花岗岩基底的观点提供了地球化学佐证。
- 章邦桐陈培荣孔兴功
- 关键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铀矿田流纹斑岩花岗岩片麻岩
- 南京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场季节尺度变化特征被引量:4
- 2020年
- 基于1987年6月至1992年12月全球大气降水同位素观测网(GNIP)数据和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南京地区大气降水的连续采样数据,探究场降水和月降水 δ^18O变化的水汽源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南京地区的降水稳定同位素δD的变化范围为-142.50‰^+42.91‰,δ^18O的变化范围为-19.16‰^+3.94‰,并且利用场降水稳定同位素数据建立了南京地区大气降水方程:δD=7.42δ^18O+8.07(n=330,R^2=0.95).天气尺度上,对单一水汽源场降水氧同位素分析,将水汽来源地主要分为五类(A^E),其降水 δ^18O平均值分别为-3.66‰、-6.65‰、-6.45‰、-1.64‰和-8.97‰;在持续性降水过程中,受雨除效应影响,δ^18O值呈现逐渐负偏的趋势,水汽源地的变化可能使降水δ^18O值波动加剧,其振幅可达11.14‰,而水汽源稳定的降水δ^18O值波动要相对小的多.在月尺度上,降水δ^18O值呈现春季偏正,夏季偏负的特征,d-excess与温度和降水均呈明显反相位关系;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南京地区不同季节降水水汽来源存在差异,即夏季以印度洋、南海和西太平洋水汽源(B、E类)为主,冬季降水主要来源于欧亚大陆和西风带来的水汽(A、C类),而春季则是西风远源和局地水汽源(C、D类)占优势,这与上述五类降水的 δ^18O具有很好的对应.
- 刘建伟刘建伟孔兴功梁怡佳赵侃汪永进
- 关键词:大气降水Δ^18O
- 宇生核素埋藏年代法测定的青藏高原东缘河流第四纪下切速率
- 赵志军孔兴功苏怀吴庆龙陈晔张茂恒舒强Darryl Granger
- MC-ICPMS U-Th同位素测量与数据处理
- 自然界中以U,U和Th为母体的放射性衰变系列为地质年代学提供了多种测年方法,其中基于U-U-Th衰变不平衡的230Th/U测年法被广泛用于0万年以来的地质样品(如:钟乳石、珊瑚、动物化石等)。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接收器...
- 邵庆丰孔兴功汪永进
- 文献传递
- 湖北神农架石笋年纹层与氧碳同位素关系被引量:3
- 2008年
- 基于湖北神农架青天洞石笋U系测年和年纹层统计结果,分别建立了末次盛冰期(17474±174~16105±151aB.P.)和全新世大暖期(6935.4±33.8~6137±48aB.P.)长达1000余年的两个石笋年纹层生长序列。全新世大暖期年纹层平均厚度(265μm)约为末次盛冰期(102μm)的2.5倍,说明在间冰期东亚季风增强时石笋沉积速率较大,冰期时则相反。两支分辨率为4~8年的石笋年纹层厚度与δ13C变化曲线对比显示:在百年尺度上,石笋年纹层厚度与δ13C变化曲线均呈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3和-0.60),说明两指标可能受洞穴上覆土壤带CO2产率这一主控因素的影响。当上覆土壤层生物活动增强,CO2分压较高时,导致石笋δ13C值偏负、生长速率增大。然而,在相同尺度上,两支石笋δ18O变化与对应的δ13C及年纹层厚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反映研究地点上覆土壤层CO2产率对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响应关系比较复杂。
- 梁燕孔兴功汪永进
- 关键词:石笋氧碳同位素生长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