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娜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内膜
  • 4篇内膜癌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4篇宫内膜癌
  • 3篇子宫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子宫内膜癌
  • 3篇病例
  • 3篇病例对照
  • 2篇肿瘤
  • 2篇发病
  • 2篇病例对照分析
  • 1篇年龄
  • 1篇肿瘤家族史
  • 1篇子宫内膜肿瘤
  • 1篇临床病理
  • 1篇临床病理分析
  • 1篇淋巴
  • 1篇淋巴转移

机构

  • 4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滨州医学院

作者

  • 4篇刘书敏
  • 4篇张英姿
  • 4篇姜娜
  • 1篇梁葵香
  • 1篇孙聪聪
  • 1篇贾改珍
  • 1篇张磊磊
  • 1篇孙红卫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鲁北地区子宫内膜癌306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3年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鲁北地区30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癌主要包括两种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和非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占内膜癌总数的90%,非子宫内膜样腺癌占总数的10%。非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相比,发病年龄较大[(59.32±7.77)岁],在绝经后患者的构成比较高(90%),病理分期较晚(P=0.000),组织学分级高(P=0.000),易发生深肌层浸润(P=0.014),易发生淋巴转移(P=0.006),术后复发率高(P=0.000)。结论 非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在临床病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需要重视。
姜娜刘书敏孙聪聪梁葵香张英姿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发病年龄淋巴转移
鲁北地区300例子宫内膜癌病例对照分析
姜娜刘书敏张英姿
文献传递
鲁北地区300例子宫内膜癌病例对照分析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进行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流行病调查为基础,应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300例内膜癌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膜癌患者发病年龄25岁~78岁,平均年龄55.33岁,其中已绝经...
姜娜刘书敏张英姿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病例对照分析肿瘤家族史
文献传递
鲁北地区子宫内膜癌发病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进行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鲁北地区6所三级医院2006-05-01-2011-10-01病理确诊的28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及174例对照进行统一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OR和95%可信区间为评价指标,分析与子宫内膜癌有关联的危险性因素。结果:鲁北地区子宫内膜癌患者289例,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259例(90%);非子宫内膜样腺癌(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等)30例(10%)。Ⅰ期患者219例(76%),Ⅱ期患者29例(10%),Ⅲ~Ⅳ期患者共41例(14%)。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为25~78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5.41岁,58~61岁为发病高峰。已绝经妇女占6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OR=3.67,χ2=33.70,P=0.00)、糖尿病(OR=1.92,χ2=4.13,P=0.04)、肥胖(OR=4.63,χ2=50.62,P=0.00)、饮用茉莉花茶史(OR=2.63,χ2=19.84,P=0.00)、重体力劳动(OR=1.82,χ2=9.28,P=0.00)、月经不规律(OR=12.68,χ2=107.20,P=0.00)、口服中草药调经(OR=15.21,χ2=68.82,P=0.00)、绝经年龄(OR=1.10,χ2=11.56,P=0.00)、未产(OR=19.07,χ2=15.84,P=0.00)和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OR=2.91,χ2=12.22,P=0.00)等可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使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可降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OR=0.29,χ2=37.21,P=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OR=3.69,95%CI:1.89~7.22)、肥胖(OR=3.06,95%CI:1.62~5.75)、月经不规律(OR=4.53,95%CI:2.13~9.60)、口服中草药调经(OR=9.31,95%CI:2.91~29.76)、绝经年龄晚(OR=1.13,95%CI:1.06~1.20)和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OR=5.20,95%CI:2.13~12.73)是内膜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使用IUD是内膜癌的保护性因素,OR=0.84,95%CI:0.79~0.88。结论:高血压、肥胖和绝经年龄等因素可影响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
姜娜贾改珍孙红卫张磊磊刘书敏张英姿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