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化
- 作品数:47 被引量:144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线状和漩涡状痣样色素沉着症1例
- 2011年
- 线状和漩涡状痣样色素沉着症I临床少见,现将所见1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因躯干、四肢色素斑8年,于2007年5月22日来本科就诊。患者18岁时无明显诱因左小腿出现大小不等的褐色或深棕色斑点,随年龄增长,逐渐发展到躯干四肢,并排列成线状、网状或漩涡状,无自觉症状。病程发展过程中无红斑及水疱出现。平素体健,智力正常。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及遗传病病史。
- 田庆均姜一化周利平
- 关键词:色素沉着症痣样自觉症状病程发展近亲结婚
- 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被引量:2
- 2007年
- 报告1例淋巴瘤样丘疹病。患者女22岁,躯干、四肢出现结节、丘疹1月,可自愈。组织病理提示有异形性细胞浸润,伴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标记:异形性细胞CD3(+)、CD30部分(+)。
- 陈柳青王玮蓁姜一化陈红英马玲
- 关键词:淋巴瘤样丘疹病CD30
- 自拟中药方剂凉血消疕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周飞红李东升张良付雷王婷胡荣毅姜一化周小勇段逸群
- 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课题组采用随机、对照、单盲,单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案,其中治疗组:用课题研究对象的凉血消疕汤联合煤焦油软膏外用,对照组:采用郁金银屑片口服联合煤焦油软膏外用。均以十二周为足量治疗疗程,治疗全程分别记录两...
- 关键词:
- 关键词:银屑病中药方剂
- 沿Blaschko线分布的毛囊角化病1例被引量:5
- 2007年
- 张良姜一化
- 关键词:BLASCHKO线毛囊角化病角化性皮肤病角化不良表皮细胞皮脂溢出
- 用抗体搭桥角质形成细胞/单一核白细胞粘连实验评价抗银屑病中药平必清
- 周利平姜一化阎鸣肖征袁劲松高进王玮臻胡长发
- 用ABKMA试验筛选抗银屑病中药并用该组方(平必清煎液)研究其抗增殖、抗炎及活血化瘀的功效, 以现代免疫学及细胞生物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体外银屑病模型,了解中医方剂对ABKMA模型的影响,探讨平必清煎液治疗银屑病的机制...
- 关键词:
-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一例被引量:2
- 2007年
- 患者女.53岁.四肢皮下结节4个月。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四肢伸侧出现皮下结节.初为蛋豆大小,渐发展为杏仁至胡桃大小.质硬,正常肤色.无破溃.无明显自觉症状.曾在外院怀疑肉芽肿,未确诊,亦未治疗。
- 李东升姜一化陈柳青
- 关键词:皮下结节型结节病自觉症状肉芽肿四肢
- 皮肤淋巴腺瘤二例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2例均为发生于面部的单发结节,光滑,粉红色,缓慢增大。组织病理:真皮中不规则的上皮细胞小叶,边缘由基底样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团块中心由透明细胞构成,小叶中及间质中可见大量的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淋巴细胞以CD3阳性为主,少量的CD20阳性细胞,上皮团块及周围间质中较多的S-100^+和CD1a^+树突细胞,细胞角蛋白7、细胞角蛋白20、癌胚抗原均为阴性,1例团块中央少量细胞上皮膜抗原和CD30表达。根据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明确为皮肤淋巴腺瘤,其主要的浸润细胞是CD3阳性淋巴细胞。
- 陈柳青陈红英马玲董碧麟姜一化张良王玮蓁段逸群
- 关键词:免疫组化组织学淋巴细胞
- 恶性单纯性汗腺棘皮瘤被引量:6
- 2011年
- 报告1例恶性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患者女,79岁。左下肢外侧一约3.5 cm×4.0 cm斑块8年。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内可见边界清楚的肿瘤组织团块,瘤细胞呈立方形或圆形,部分瘤细胞大小不一,异形性明显。诊断为恶性单纯性汗腺棘皮瘤。
- 黄萌陈柳青夏云姜一化段逸群
- 宫内节育器引起系统性接触性皮炎12例被引量:2
- 2006年
- 2002年4月以来我科诊治了12例不锈钢宫内节育器引起系统性接触性皮炎(systemic contact dermatitis),报告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患者职业分别为教师、企事业职员、农民及家庭主妇。年龄26~34岁,平均30.4岁。病程最短为8个月,最长5年,平均3.1年。均为已婚已生育女性,采用宫内不锈钢节育环避孕,上环时间1~6年,平均3.4年。12例患者中4例有不同药物过敏史,5例有金属饰物过敏史,2例曾患面部化妆品皮炎。病史中均未发现有职业接触物过敏。
- 姜一化吴纪园
- 关键词:系统性接触性皮炎宫内节育器药物过敏史节育环避孕化妆品皮炎家庭主妇
- 雷公藤煎液对银屑病ABKMA模型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雷公藤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 :在ABKMA模型中 ,用不同浓度雷公藤煎液加到培养物中 ,用MTT法观测角朊细胞的增殖 ,并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的IL 2 ,IL 6细胞因子。结果 :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煎液对角朊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抑制。培养物上清液中 ,IL 2 ,IL 6随着雷公藤煎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未观察到细胞的碎裂和异常分化。结论 :雷公藤对银屑病ABKMA模型角朊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可能与抑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有关。
- 姜一化郑义
- 关键词:银屑病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