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霖
- 作品数:57 被引量:48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震旦博物院哺乳动物头骨标本收藏目录(英文)被引量:1
- 2001年
- 天主教传教士PierreMarieHeude(1836 190 2 ) 1867年自法国来到中国 ,他特别钟情于自然历史研究 ,把几乎所有的精力倾注于他在东亚地区的标本收藏上。 1868年 ,他在现上海市郊的徐家汇建立了一座博物馆并收藏大量的动物标本。 1933年徐家汇博物馆被震旦大学 (现复旦大学 )接管 ,并建立了一座新馆 ,更名为震旦博物院 (欧洲称为Mus埁eHeude)。在Heude收藏的标本中 ,一部分是他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印度及中国等地区探险时采集的 ,而绝大多数标本则是他通过各种方法联络各国同僚收集而来。在他死后 ,由他的接班人Courtois和Sowerby等继承了他的研究。 195 2年 ,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接收了原震旦博物院 ,195 8年原震旦博物院的标本被送至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收藏。源自原震旦博物院的哺乳动物头骨标本可能是目前仍保存在国内有关亚洲地区收藏数量最大的一部分 ,然而 ,由于历史久远和中国近代变迁等因素的影响 ,Heude当时收藏的原始记录资料和标本标签大多遗失或破损 ,使这批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头骨标本一直在标本馆中沉睡了一百多年。2 0 0 0年 4月中旬至 5月中旬 ,作者将存放在上海和北京的所有兽类头骨标本进行了整理 ,重新进行标识和编目。经整理 ,共清理出兽类头骨
- 杨奇森夏霖Anja BRAUNColin P.GROVESPeter GRUBB
- 关键词:收藏博物馆
- 跳鼠科演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 跳鼠科(Dipodidae)是北半球的代表和广布类群,具有丰富的种类和漫长的演化历史。跳鼠科的生境多样化程度较高,涵盖了森林、草原,荒漠、半荒漠等多种类型,并因适应相异的环境而采取不同的生存策略,分化出了不同的生态型。跳...
- 夏霖张乾杨奇森
- 文献传递
- 卯兔迎新
- 2011年
-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狡兔三窟”,“兔子不吃窝边草”等等,这些虽然都只是童谣或俗语,却概括了大多数人对兔子形态和生活习性仅有的了解。
- 夏霖
- 关键词:白兔生活习性兔子
- 贡嘎山东坡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被引量:24
- 2012年
- 为了解贡嘎山地区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2010年4—9月利用夹日法对贡嘎山东坡非飞行小型兽类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在海拔1200—4000m之间按400m间隔设置了8个采集样地,累计布夹28800夹次,捕获非飞行小型兽类个体701个,观察记录到松鼠个体25个,共调查记录小兽个体726个,分属于3目6科16属25种。非参数估计的物种丰富度Chao2和Jackknife2指数以及物种累积曲线评估表明本次调查取样充分,能很好地反映该地区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为单峰模型;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度在中海拔地区最高,在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较低;相反,物种均匀度在中海拔地区较低,在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较高;而物种优势度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加;Shannon-Wiener、Fisher-α、Margalef三个综合性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示物种多样性在中海拔地区最高;与其它多样性指数相比,Simpson指数未能很好地反映出不同海拔段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差异;而与Shannon-Wiener和Simpson指数相比,Fisher-α和Margalef指数对不同物种组成的群落多样性区分较好。同时,基于不同海拔段物种组成的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物种多样性在中海拔地区最高。物种多样性在中海拔地区最高的垂直分布模式提示我们在贡嘎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管理中应特别重视中海拔地段,因为该地段中居于生态食物链中间位置的小兽物种最丰富,是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此外,规范统一的调查方法将有利于研究数据的整合和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
- 吴永杰杨奇森夏霖冯祚建周华明
- 关键词: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海拔梯度
- 跃动的荒漠精灵——跳鼠
- 2014年
- 荒漠或许意味着浩瀚、荒芜和死亡,但绝不等同于生命的禁区,其中孕育出的丰富多彩的鲜活生命,更让我感叹生命的坚强与美丽。因为所从事的工作,我有幸走遍中国七大沙漠,有机会接触到荒漠中特有的、遍布北半球荒漠的庞大家族—跳鼠。荒漠或许意味着浩瀚、荒芜和死亡,但绝不等同于生命的禁区,其中丰富多彩的鲜活生命更让我感叹生命的坚强与美丽。因为所从事的工作,我有幸走遍中国七大沙漠,有机会接触到荒漠中特有的、遍布北半球荒漠的庞大家族——跳鼠。顾名思义,"跳鼠"最主要的特质在于跳跃能力。
- 夏霖
- 关键词:跳鼠科荒漠草原
- 野捕和圈养繁殖雄性马麝行为格局的比较被引量:16
- 2006年
- 采用焦点取样和连续记录法,对甘肃兴隆山麝场圈养雄性马麝(Moschussifanicus)进行行为取样,比较野捕和圈养繁殖雄性马麝的行为差异,并对雄麝在交配季节和非交配季节的行为时间分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圈养环境和管理模式相同,野捕和圈养繁殖马麝的总体行为格局类似,其时间和能量分配格局无本质差异,但由于幼年期的抓捕、人工哺乳及圈养方式等对其行为发育的影响,野捕雄麝的冲突行为表达强度显著高于驯产雄麝(P<0·05).和非交配季节相比,雄麝在交配季节的静卧行为持续时间较少(P<0·05),运动性增加(P<0·05),摄食(P<0·05)和反刍减少(P<0·05),蹭尾标记及粪尿标记行为持续时间较长,增加了信息标记强度,且对相关的环境探究和尾阴探究等信息收集行为相应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 孟秀祥冯金朝周宜君杨奇森冯祚建夏霖孟智斌华星
- 关键词:圈养马麝繁殖季节
- 兽类头骨测量标准Ⅱ:奇蹄目、偶蹄目、食肉目被引量:17
- 2005年
- 介绍了奇蹄目(Perissodactyla)、偶蹄目(Artiodactyla)和食肉目(Carnivor)各类群特有的量度及测量方法。
- 夏霖杨奇森冯祚建全国强马勇
- 关键词:兽类头骨
- 藏羚被引量:1
- 2015年
- 雌性藏羚具有长距离生殖迁移的习性,季节性往返于冬季栖息地与夏季产羔地之间。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保护区内的卓乃湖和太阳湖是已知藏羚最重要的产羔地之一,每年聚集了来自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和新疆阿尔金山不同地理种群的藏羚。
- 夏霖
- 关键词:藏羚地理种群长距离栖息地季节性
- 藏羚的迁移与保护被引量:2
- 2015年
- 藏羚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曾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盗猎是导致其种群濒危最主要的原因。目前,藏羚种群总数量约为7.527-10万只,是20世纪初种群数量的1/10。已被列为世界濒危保护物种。近年人类活动及开发造成的环境质量退化和栖息地退缩,明显地威胁着该物种的繁衍生息.青藏高原上的交通设施建设不可避免地影响沿线野生动物的活动,对藏羚迁移的保护刻不容缓。
- 夏霖杨奇森
- 关键词:藏羚迁移
- 交通设施对可可西里藏羚季节性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5年
- 本文基于对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内藏羚跨越青藏公路及青藏铁路的监测结果,初步探讨了公路及铁路对藏羚季节性迁移的影响。观测结果显示,目前对藏羚迁移的主要干扰因素为:交通设施自身的屏障作用、人为活动、公路交通流量、未清理施工现场及未恢复植被等。本文通过对野生动物通道的使用情况监测和对不同通道形式的使用评价,为未来铁路建设和野生动物通道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 夏霖杨奇森李增超武永华梁孟元
- 关键词:交通设施藏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