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利刚
- 作品数:53 被引量:297H指数:8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半导体激光痔凝固术对Ⅲ度内痔疗效的探讨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痔凝固术对Ⅲ度内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4年3月至12月收治的86例Ⅲ度内痔患者分为激光组与痔切除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激光组术后第1天及第7天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痔切除组。排便时两组均有少量出血,其中激光组12例,切除组35例,均无需止血治疗。6个月后门诊随访,两组患者痔核脱出均得以纠正,无复发,无肛门失禁,满意度评分激光组患者平均2.8分,痔切除组平均2.6分。结论半导体激光痔凝固术治疗Ⅲ度内痔方法简单、疼痛轻微、安全有效。
- 王东钟克力陈建林王晓学潘凯夏利刚陈小春杨晓东
-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凝固术内痔痔切除少量出血门诊随访
-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对策分析被引量:19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对策与再手术时机。方法 总结 2 0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病人的临床治疗过程及对典型病例的具体分析。结果 用保守方法治疗 14例 ,12例痊愈。再次手术 6例 ,4例痊愈。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应保守治疗 ,对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应及时再次手术探查 ,才能解除梗阻 。
- 潘凯夏利刚陈小春
- 关键词:术后早期肠梗阻手术时机
- 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23例体会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的经验。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23例胃间质瘤(直径<5cm)的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术中定位技术予以手术切除治疗及总结治疗的效果。结果 23例胃间质瘤均在腹腔镜联合胃镜下顺利找到肿瘤并成功予以局部切除,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为45min~110min,平均(65.9±7.3)min;术中出血量为5mL~35mL,平均(13.9±8.4)mL;术后住院天数4d~8d,平均(6.1±1.4)d。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具有术中定位准确、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 朱勇军朱畅夏利刚
- 关键词:腹腔镜胃镜胃间质瘤
- 服产气粉及水在胃癌多层螺旋CT扫描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采用服水及产气粉充分扩张胃在胃癌多层螺旋CT检查(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中的应用。方法 67例经胃镜活检证实胃癌患者因术前分期需要行CT增强扫描,全部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进入本研究。扫描前患者口服产气粉,先行气充盈平扫,而后服水500~1000ml,通过改变体位使病灶被水淹没再行三期动态增强。前者主要用于虚拟胃镜(Virtual gastroscopy,VG),后者主要用于CT血管成像(CTA)和分期。结果全部6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检查,VG于61例(91.04%)患者中显示病灶,获得图像与胃镜相似显示率。CTA对胃左动脉显示率100%,胃右动脉显示率为52.24%,同时检出12例腹腔干和肝动脉变异,CTA能较好显示肿瘤与邻近血管的解剖关系。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对肿瘤局部侵犯评价准确性为86.89%(53/61),显著高于横断图象的63.93%(39/61)(P=0.001)。MPR对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为70.49%(43/61),与横断图象无显著差异。结论结合服产气粉和水能使胃得到充分扩张,适合于VG显示病灶和CTA、动态增强进行肿瘤分期,值得在临床推广。
- 朱进龚静山刘特张景忠陈晓春夏利刚
- 关键词:胃癌多层螺旋CT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特殊类型的阑尾炎的技术分析和研究被引量:20
- 2005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特殊类型阑尾炎中的治疗体会。方法3年来该院共有78例特殊类型的阑尾炎患者采取LA,并且随机选择同期95例特殊类型阑尾炎非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作对照,对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术后的恢复情况、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阑尾炎,5例患者术中探查发现并存有其他疾病并且同时应用腹腔镜治愈,3例术前没有完全确诊,术中经腹腔镜探查确诊,1例因为腹腔广泛粘连而转为开腹。术后患者疼痛感轻微,无切口感染及院内感染,平均住院4.5d,住院费用与同期同类手术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对于特殊类型的阑尾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可避免误、漏诊的优点。
- 江厚象潘凯夏利刚陈小春谢友龙洪英才
-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炎阑尾切除术
- 免打结线在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息肉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免打结倒刺线在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息肉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施行的59例腹腔镜联合术中肠镜结直肠息肉局部切除并一期缝合的患者,根据术中缝合线不同分组:免打结倒刺线组(34例),普通可吸收线组(25例)。分别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术中肠管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的年龄分布、性别比例、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术中肠管缝合时间比较,A组的缝合时间明显少于B组[13.96±3.19)min vs(25.68±10.7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打结倒刺线在腹腔镜联合术中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中是安全可行的。腹腔镜联合术中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中,免打结倒刺线相对于普通可吸收线可以缩短术中肠管缝合时间,具有不增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等特点。
- 黄凯斌郭春华朱畅钟克力夏利刚潘凯
- 关键词:双镜联合结直肠息肉
- 胃癌患者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6
- 2004年
-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一次性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术中行一次性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的55例胃癌患者(治疗组)与未行此方法治疗的101例患者(对照组)的腹腔游离癌细胞检出率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温热灌注液游离癌细胞检出率为7.3%,对照组冲洗液的癌细胞检出率为30.7%(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两年内腹腔复发率分别为14.5%和38.6%(P<0.01)。治疗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0.0%和61.8%,对照组则为96.0%、52.5%和35.6%,两组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一次性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简便、高效、安全,具有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的作用,可降低患者术后腹腔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
- 陈小春潘凯张桂英夏利刚王东杨晓东左敏
- 关键词:胃癌预后复发
- 影像检查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影像检查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和作用。方法 回顾 1990~ 2 0 0 3年收治 10例病人的临床诊治过程 ,分析影像检查在该病诊断中的作用和特点。结果 拟诊“不全性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中有部分可见特征性的“僵袢征”。术前B超检查无一例确诊 ,但在追踪检查时可以发现血栓。CT检查均见特征性肠壁增厚。结论 影像检查对于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 潘凯吴瑛窦永充夏利刚陈小春谢友龙钟克力
- 关键词:影像检查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 一家族同部位同类型结肠癌三例
- 2003年
- 钟克力夏利刚潘凯
- 关键词:同部位同类型结肠癌切除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了解使用超声药物透入技术对腹部手术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安全性。方法将80例结直肠癌及胃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行对比研究。观察组使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而对照组未使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等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按照相应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初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可促进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及排气排便,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加速患者康复。
- 傅宇翔潘凯夏利刚陈杰胡海军钟克力
- 关键词:超声药物透入胃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