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仁飞
- 作品数:40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移植术后内皮细胞微粒变化的研究
- 夏仁飞
- ATG诱导治疗联合标准免疫抑制方案预防肾移植术后早期
- 【目的】总结应用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诱导治疗联合标准免疫移植方案治疗的经验,提高肾移植后人、肾长期存活率。【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1632例次应用ATG诱导及标准免疫抑制方案的肾移植情况进行临...
- 于立新夏仁飞邓文锋杜传福付绍杰徐健王亦斌余玉明叶桂荣
- 肾移植受者中非缓释剂型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的采样时间误差校正模型的建立
- 2023年
- 目的建立肾移植受者中非缓释剂型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的采样时间误差校正模型,以提高实测值和临床决策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15至30日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器官移植科门诊就诊的患者206例,描述其血药浓度采样时间的分布并确定校正的时限。前瞻性纳入2022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器官移植科住院的肾移植术后患者20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随访中各项检验检查信息和CYP3A5基因型。患者自入院当日19∶30起每隔12小时服用非缓释剂型他克莫司胶囊,采集患者入院第2天7∶30和入院第3天6∶00—10∶00每隔30 min的外周血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将各患者的采血时间作为自变量,不同采血时间点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作为因变量进行简单线性回归,拟合他克莫司血药浓度-采样时间线性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特定时间段内他克莫司代谢率的影响因素,并计算回归方程。结果206例肾移植门诊就诊患者年龄为(46±13)岁,其中男性131例(63.6%);采样时间与第12小时的血药浓度(C_(12))的时间差[M(Q_(1),Q_(3))]为24(13.0,46.5)min,最大时间差达135 min。20例入组患者年龄为(45±12)岁,其中男性15例(75%);入院后第2天7∶30和第3天7∶30测得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分别为(7.87±2.21)和(7.84±2.33)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7),试验中血药浓度节律稳定。C_(10.5)~C_(14.5)血药浓度与时间呈线性相关,R^(2)[M(Q_(1),Q_(3))]为0.88(0.85,0.92),P值均<0.05。C_(10.5)~C_(14.5)时间段内他克莫司的代谢率=0.984+0.090×他克莫司基础浓度(ng/ml)-0.036×体质指数+0.489×CYP3A5基因型-0.007×血红蛋白(g/L)-0.035×丙氨酸转氨酶(U/L)+0.143×总胆固醇(mmol/L)+0.027×总胆红素(μmol/L),R^(2)=0.85。结论建立了围绕C_(12)对非肾移植受者中缓释剂型他克莫司谷浓度进行校正的模型,有利于临床医生快速、准确评估肾移�
- 戴晨王於尘莫立乾彭雨诗邓文锋夏仁飞曾文利徐健苗芸
- 关键词:肾移植他克莫司药物浓度
- 巴利昔单抗联合小剂量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诱导在肾移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联合使用巴利昔单抗和小剂量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ATG-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01-01~2014-12-31在该院首次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受者的临床资料以联合使用巴利昔单抗和ATG-F免疫诱导治疗的受者作为观察组,其对侧供肾受者且接受ATG-F单诱导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美卓乐三联维持治疗,共14对患者入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急性排斥反应(AR)、肺部感染和继发性糖尿病的发生率,以及肾功能、血FK-506谷浓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后1年内均无移植肾失功及死亡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的AR的发生率分别为14.29%(2/14)、7.14%(1/14),DGF的发生率分别为14.29%(2/14)、14.29%(2/14),观察组未出现继发性糖尿病,对照组出现1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4.29%(2/14),对照组为21.43%(3/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K-506谷浓度在术后第3个月、6个月、9个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利昔单抗联合ATG-F的免疫诱导方案能有效预防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不增加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减少早期肾移植患者体内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CNIs)类药物的暴露量。
- 林芬望于立新周敏捷夏仁飞刘如敏叶俊生
- 关键词:肾移植巴利昔单抗他克莫司
- 马方综合征来源供肾肾移植2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目的 探讨马方综合征(MFS)患者供肾肾移植的可行性及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同一MFS患者供肾的2例受者临床资料及既往文献中2例相关报道,总结MFS患者供肾肾移植的特点和临床诊疗要点。结果 该MFS患者左、右侧供肾零点穿刺Remuzzi评分分别为1分、2分,肾内小动脉壁与其他脑死亡及心脏死亡供肾相比无明显差异。接受该MFS患者肾脏的2例受者术后均发生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短暂血液透析后,左肾受者、右肾受者的移植肾功能分别于术后10 d和20 d起开始逐渐恢复。出院后左肾受者的血清肌酐稳定于80~90μmol/L,右肾受者的血清肌酐仍在下降,截至投稿日,血清肌酐最低为232μmol/L(术后43 d)。既往文献中报道了2例成功使用同一MFS患者供肾的肾移植案例,2例受者均发生了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而后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截至报道日期,其中1例受者持续存活了6年,另外1例受者于术后第2年因新发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结论 MFS患者是可接受的供肾来源,但术前应审慎评估受者意愿和一般状况,术中妥善处理可能的肾动脉中膜撕裂,术后警惕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 张盟王亦斌王於尘刘如敏严紫嫣夏仁飞曾文利惠佳亮周敏捷徐健苗芸
- 关键词:肾移植马方综合征遗传性疾病活组织检查
- 西黄丸对肾癌细胞凋亡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 庞廷媛夏仁飞
- Toll样受体4抑制剂联合雷帕霉素对小鼠移植心脏存活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TAK-242对小鼠心脏移植后移植物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供者为BALB/C小鼠,受者为C57BL/6小鼠。受者分为4组:对照组、雷帕霉素(Rapa)组、TAK-242组及Rapa+TAK-242组,术后移植后观察移植物存活情况;部分受者于术后7 d或15 d获取移植心脏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TAK组移植心脏平均生存时间稍延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8.2±0.2)d vs(7.6±0.2)d,P=0.086]。Rapa+TAK-242组移植心脏平均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56.1±3.7)d vs(7.6±0.2)d,P<0.001],并且优于Rapa组[(56.1±3.7)d vs(19.2±1.5)d,P<0.001]。组织病理学结果提示Rapa+TAK-242组移植物排斥反应最轻,组织中CD11c阳性树突状细胞减少,CD3阳性淋巴细胞浸润减少,C4d沉积减轻。结论 TAK联合Rapa能够减少移植心脏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减轻排斥反应,延长移植心脏存活。
- 叶俊生李娟周敏捷夏仁飞
- 关键词:TOLL样受体4雷帕霉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
- 肾移植受者性功能变化及女性受者妊娠、子代健康研究
-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一种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肾脏损害,并进行性恶化的结果,它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自然人群发病率为(50-200)人/100万人,近年来平均约以每年8%的速度增加。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称为尿毒症...
- 夏仁飞
- 关键词:肾移植月经周期性功能障碍性生活质量
- 不同剂量环硅酸锆钠快速纠正肾移植等待人群围手术期高钾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环硅酸锆钠(SZC)快速纠正不同血钾水平的肾移植等待人群围手术期高钾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服用SZC治疗高钾血症(随机静脉血钾>5.0mmol/L)的患者。纳入标准:①诊断为慢性肾脏病(CKD)5期的首次肾移植术等待患者;②年龄18~65岁;③血清钾5.0~7.0mmol/L排除标准:①联合其他降钾治疗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经研究者判断认为不适合参与本试验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予3种剂量(5g、10g、15g)SZC,分别于服药后0.5、1、2、3、4h检测静脉血钾,记录服药后4h内血钾降低幅度和恢复正常例数,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基线血钾水平将患者分为轻度高钾组(血钾5.0~5.5mmol/L)和中重度高钾组(血钾≥5.5mmol/L),记录两组服药后4h内血钾降低幅度和恢复正常例数。分析服药剂量、基线血钾水平与服药后4h血钾恢复情况的相关性。记录患者是否出现水肿、胃肠道症状等,评估药物安全性。结果本研究纳入34例患者,5g组10例,10g组13例,15g组11例,3组的年龄[(41.90±11.51)岁与(44.15±10.51)岁与(42.91±10.78)岁]、性别比(男/女:9/1例与9/4例与8/3例)、体质量指数[(23.08±3.54)kg/m^(2)与(23.03±2.92)kg/m^(2)与(23.47±2.99)kg/m^(2)]、估算肾小球滤过率[(4.80±2.13)ml/(min·1.73m^(2))与(5.26±1.14)ml/(min·1.73m^(2))与(4.85±1.48)ml/(min·1.73m^(2))、基线血钾[(5.65±0.43)mmol/L与(5.59±0.25)mmol/L与(5.94±0.64)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4h,5、10、15g组的血钾水平分别为(5.20±0.65)、(5.03±0.35)、(5.10±0.46)mmol/L,与基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分别有3例(30.0%)、5例(38.5%)5例(45.5%)血钾恢复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0,P=0.904)。轻度高钾组12例,中重度高钾组22例,两组的年龄[(43.83±9.38)岁与(42.73±11.30)岁]、性别比(男/女:11/1例与15/7�
- 方翊灵罗佳夏仁飞严紫嫣王於尘曾文利邓文锋徐健苗芸
- 关键词:高钾血症肾移植围手术期
- 利妥昔单抗治疗肾移植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中的临床分析
- 刘如敏于立新邓文锋苗芸夏仁飞周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