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震 作品数:18 被引量:90 H指数:5 供职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VEGF及IGF-1对Py-4-1细胞的增殖作用研究 被引量:7 2002年 唐震 周中华 徐晓刚关键词: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细胞 血管瘤 骨桥蛋白与TIP30基因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TIP30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OSCC(n=18)组织和癌旁正常口腔黏膜(n=18)OPN及TIP30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TM法检测OSCC组织石蜡切片(n=70)和正常口腔黏膜(n=20)中OPN和TIP30蛋白的表达。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OPN在OSCC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1);TIP30基因在正常组织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OSCC组织(P<0.01)。OPN、TIP30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OPN可能参与了OSCC的发生发展;TIP30基因对OSCC的作用可能与OPN相反。 潘淑婷 唐震 徐晓刚 周中华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 骨桥蛋白 TIP30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织化学 伴全身多系统创伤颌面伤患者的综合救治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伴发身体其他部位创伤的颌面伤患者综合救治中专科确定性手术时机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统计4所大型综合医院口腔科病房近20年收治的4 869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伴发身体其他部位创伤状况和专科手术时机。结果:4 869例患者中,面骨骨折3 364例,软组织伤1 505例。伴发其他部位创伤1 524例(占31.3%),其中颅脑伤570例(37.4%),肢体伤545例(35.8%),胸部伤170例(11.2%),眼创伤151例(9.9%),脊柱伤54例(3.3%),腹部伤34例(2.2%)。74%的颅脑伴发伤患者伤后4周内、76.2%的眼伴发伤患者伤后7d内进行了面骨骨折手术治疗。而肢体、脊柱、胸腹部伴发伤患者,面骨骨折手术均有不同程度延误。结论:伴发多系统创伤的颌面伤患者的救治需要多学科间的合作,在患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全身状况稳定的情况下,大部分颌面多发伤患者可以同期或早期进行专科处理。 谭颖徽 周中华 张建设 赵文峰 蔡俊 唐震 李焰 陈增力关键词:颌面伤 手术 肾上腺髓质素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对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增殖、成牙本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DPSCs传至第3代,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ADM(10-6、10-7及10-8mol/L)处理细胞24 h,并设置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成牙本质分化标记物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3种浓度ADM干预DPSCs后G2/S/M期细胞比例均较空白对照组上升(P<0.05),但各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3种浓度ADM干预组的AnnexinⅤ+/PI-标示细胞比例均较空白对照组下降(P<0.05),但各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显示,DPSCs中ALP mRNA及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上升(P<0.01),但各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DM具有促进DPSCs的增殖、抑制凋亡及促其向成牙本质分化的作用。 朱强 许震宇 田刚 唐震 高建勇 邱小倩 蔚一博 汪大林关键词:牙髓干细胞 肾上腺髓质素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种植体数目和倾斜角度对种植固定修复下颌牙列缺失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种植固定修复下颌牙列缺失时种植体数目及倾斜角度对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在下颌牙列缺失模型上制作下颌半口义齿,CT扫描获得数据后建立3种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1为(542|245)植入6枚平行的种植体;模型2为(52|25)植入4枚平行的种植体;模型3为(52|25)植入4枚种植体,(2|2)的2枚种植体相互平行,(5|5)的2枚种植体向远中倾斜30°.分别垂直加载240 N的力于3种模型(7|)中央窝,分析各模型种植体、骨种植体界面及义齿支架的受力情况.结果 3种模型(2|)与(5|)种植体、骨种植体界面的最大应力大小均为模型3<模型1<模型2.模型2的(2|)和(5|)种植体、骨种植体界面最大应力为126.8、267.4和40.0 MPa,比模型1(分别为93.4、257.7和37.1MPa)分别增加35.8%、3.8%和7.8%.模型3的(2|)和(5|)种植体、骨种植体界面最大应力为82.0、239.5和28.7 MPa,比模型2分别减少35.4%、10.5%和28.2%.结论 本项实验条件下,当种植体平行排列时,增加种植体数目可减小(5|)种植体和骨种植体界面应力.而采用4枚种植体行固定修复时,改变(5|5)种植体倾斜角度,可降低种植体及骨种植体界面的应力,获得比6枚种植体更好的效果. 郑晓莹 李笑梅 唐震 龚璐璐 汪大林关键词:牙种植 有限元分析 角质细胞叉头框蛋白O1基因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的表达 2017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在角质细胞中过表达或沉默叉头框蛋白O1(FOXO1)基因,研究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水平和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转染方法,分别用ON-TARGET plus SMART pool人FOXO1siRNA和对照siRNA(ON-TARGET plus Non-targeting Control Pool)转染人永生化牙龈角质细胞(human immortalized gingival keratinocyte,HIGK),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IGK中FOXO1和VEGF-A的免疫荧光强度,荧光酶素实验分别检测FOXO1过表达和FOXO1沉默时VEGF-A的活性。结果与未转染组相比,使用FOXO1siRNA转染的HIGK中VEGF-A的蛋白水平降低了57%(P<0.05)。荧光酶素实验分析结果显示,在HIGK中过表达FOXO1后VEGF-A的转录活性增加了2.1倍(P<0.05),而FOXO1沉默时VEGF-A的转录活性减少了20%~43%(P<0.05)。结论角质细胞中FOXO1参与VEGF-A的表达调控。 陆永健 唐震 汪大林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角质细胞 伤口愈合 上颌第一前磨牙MOD洞形设计对全瓷嵌体修复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建立全瓷嵌体修复上颌第一前磨牙近中-牙合面-远中(MOD)洞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洞形的设计,观察应力分布的改变。方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两个变量分别为髓壁距龈壁的距离(H),龈壁的宽度(G);在Ansys11.0中依照变量进行模型修改,牙合面加载力大小为200N,记录应力数据并分析应力分布。结果牙体预备MOD洞能够影响牙体全瓷嵌体修复后的应力分布。在龈壁宽度不变的情况下,牙釉质的Von mises应力值随着髓壁的高度增加而减小。近中牙颈部嵌体边缘线处的牙釉质应力分布较为集中。在髓壁距龈壁的距离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龈壁宽度的增加,牙本质的Von mises应力值和最大主应力σ1都明显增大。结论全瓷嵌体修复后增加了牙体的应力值,而牙体MOD洞形预备影响了全瓷嵌体修复的应力分布。髓壁高度的变化是牙釉质应力改变的重要参变量,应力值随髓壁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龈壁宽度的变化是牙本质应力改变的重要参变量,应力值随龈壁宽度的增加而增大。牙颈部近中嵌体边缘线处的牙釉质易发生折裂。 杨欣谕 唐震 蔚一博关键词:全瓷嵌体 应力 有限元分析 颌面部火器伤计算机动态模拟、生物学效应评估和相关救治的研究 谭颖徽 雷涛 唐震 陈渝斌 张纲6个种植体全牙弓固定修复无牙颌的末端种植体设计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6个种植体全牙弓固定修复时末端种植体倾斜角度和长度对种植体、周围骨界面及固定桥支架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五组下颌无牙颌修复设计模型。每组模型均为6个种植体,分别位于双侧侧切牙,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位置,前4个种植体相互平行,末端2个种植体根尖位于第二前磨牙位置,根据末端种植体远中倾斜角度及长度分为五组。将240N的力垂直加载于右侧第二前磨牙中央窝,分析记录每组模型各种植体和种植体周围骨界面的Von Mises应力值。从加载侧起将种植体依次命名为1-6#。结果:1#末端种植体应力有不同程度降低,降幅依次为:Tilt45-L>Tilt30-S>Tilt30-L>Tilt45-S;2#种植体应力出现不同程度增加或维持不变;3#种植体应力出现不同程度降低。末端种植体倾斜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降幅依次为Tilt45-L>Tilt30-S>Tilt45-S>Tilt30-L。上部固定桥支架的应力,末端种植体倾斜45°时,种植体长度的影响不大;倾斜30°时,Tilt30-S组应力降低1.7%,Tilt30°-L组应力值降低8.5%。结论:从最大限度减小各部位应力角度考虑,末端种植体倾斜比平行更有利;倾斜角度和长度可能存在一个适合的匹配关系。本实验条件下,如果倾斜30°,应选择与前部相同长度的种植体;如果倾斜45°,加长种植体更有利。 杨欣谕 唐震 龚璐璐 汪大林 李笑梅关键词:有限元 牙种植 无牙颌 生长激素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与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细胞培养的方法 ,检测生长激素 (GH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对血管瘤内皮细胞是否具有直接的增殖作用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管瘤内皮细胞表面是否表达生长激素受体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增殖期血管瘤标本中是否表达生长激素受体。结果 :生长激素没有明显促进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 ;VEGF及IGF 1能直接促进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 ,并且 ,在促进Py 4 1细胞增殖方面VEGF与IGF 1间具有协同作用 ;生长激素受体在血管瘤内皮细胞及增殖期血管瘤标本中无明显表达。结论 :生长激素对血管瘤的发生发展无直接的生理作用。但还不能否定其间接的生理作用。 唐震 周中华 沈茜 徐晓刚关键词:生长激素 血管瘤 内皮细胞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