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像学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的临床分析
-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肿瘤,可发生于从食道至肛门的胃肠道全长范围;另外包括网膜、肠系膜、腹膜及后腹膜等,故GIS...
- 宋建兵汤继军郭应兴唐万峰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检查免疫组化
- 文献传递
- 口服稀钡剂快速小肠充盈造影检查的应用
- 2014年
- 如今对患者小肠检查仍然缺乏一种完善的检查手段。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改良传统口服造影剂对小肠造影检查方法,着重对比小肠充盈及小肠连续性充盈检查手法,为小肠病变的诊断提供更多的造影检查手法。
- 龚文琴庄振燕宋建兵韩利蔡浩颖李国海唐万峰
- 关键词:口服造影剂小肠检查造影检查充盈小肠造影
- 多层螺旋CT与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研究
- 宋建兵张欣荣解海青庄振燕李林昌唐万峰李国海蔡浩颖韩龙马丽娜李永平韩莉龚文琴
-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类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质干细胞呈分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叶肿瘤。占全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2.2%(1%-3%),GIST年发病率为1...
- 关键词: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肿瘤诊断影像学检查
-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对肝泡型包虫病的术前评价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运用MR成像技术全面评估肝泡型包虫病(HAE)患者病灶部位、大小、类型、边缘带活性、血管受侵及胆管受侵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2019年我院确诊为肝泡型包虫病的150例患者,行1.5T MRI常规扫描、DWI、MRCP、胆道重建、DCE-MRI及血管成像,收集其影像资料,判断病灶的部位、大小、类型、边缘带活性、血管侵犯及胆管侵犯情况,并与术中结果和ERCP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AE患者的病灶边缘带与正常肝组织的ADC值分别为(1.11±0.09)×10^(-3)mm^(2)/s、(1.46±0.08)×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AE患者DCE-MRI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42、0.855、0.874;MRCP对HAE患者胆管损害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821、0.778、0.799。结论:MRI可以全面评估肝泡型包虫病病灶的累及范围、边缘带活性、血管及胆管受侵情况,可对肝泡型包虫病临床治疗及术前评估提供指导。
- 张红迁鲍海华李伟霞王小平唐万峰鲍嶺袁月
- 关键词:肝泡型包虫病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
- 小肠憩室合并间质瘤1例被引量:2
- 2006年
- 宋建兵龚文琴唐万峰
- 关键词:小肠憩室间质瘤TREITZ韧带走行异常间歇性腹痛粘膜皱襞
- 成骨不全高原藏族一家系三代的临床调查及X线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原藏族成骨不全的遗传方式,临床、X线特点及病因学分析。方法:收集海拔在4 400m高原地区,一藏族患成骨不全家系的临床资料,绘制该家系遗传图谱,分析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根据临床资料和放射学表现,该家系三代共24人,患成骨不全症6例,女4例、男2例,均表现为蓝色巩膜、体格矮小、骨密度普遍减低、多次骨折、颅骨X线表现为龟背状改变。结论:X线及临床表现对成骨不全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世居高海拔缺氧对成骨不全症的发生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宋建兵韩莉唐万峰庄振燕张欣荣李林昌
- 关键词:成骨不全
- CR钼靶摄影X线和3TMRI并结合病理对小乳癌诊断研究
- 韩莉解海青宋建兵唐万峰张婷龚文琴庄振燕蔡浩颖李永平王秀清
- 该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20例小乳腺癌患者(≤2cm),联合使用CR钼靶X线和MRI两种影像学方法对小乳腺癌的诊断能力进行研究,乳腺钼靶检查在对小乳腺癌病灶空间分比率整体观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对病灶边缘、...
- 关键词:
- 关键词:影像学方法
- 肝泡型包虫病肝转移与肝癌的鉴别诊断被引量:3
- 2016年
- 肝泡型包虫病发病隐匿,缺乏早期特异性症状,故多数患者在因上腹部疼痛或皮肤黏膜黄染等症状就诊时已经进入病变晚期,多数伴随远端转移及多器官侵犯,对肝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为提高肝泡型包虫病肝转移病变的诊断效果,明确其与肝癌的鉴别诊断要点,本研究对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 唐万峰雪克来提.库尔班阿合力.那斯肉拉
- 关键词:肝泡型包虫病肝转移肝癌上腹部疼痛皮肤黏膜
- 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术取石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应用于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于该院手术治疗的3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RCP联合EST组和开腹组,每组1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医疗费用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开腹组相比,ERCP联合ES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黄疸消退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术后抗感染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联合EST组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但其住院总费用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胆管炎、胰腺炎及结石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联合EST组患者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为18.7%(28/150),明显高于开腹组6.0%(9/150)(P<0.05)。出院时,ERCP联合EST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优于开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RCP取石术联合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唐万峰依玛木买买提江.阿布拉王海久任利侯立朝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 成年小鼠视网膜穆勒细胞向神经干细胞转化的实验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Muller细胞在视网膜损伤后能够转化为神经干细胞,并经诱导后可以分化、新生视网膜中多种类型的神经元,研究该培养细胞是否具有多能向分化能力。方法取72只雌性成年SD小鼠建立视神经切断模型,采用酶解法对SD小鼠视网膜Muller细胞进行消化传代提纯。取第4代胰酶消化过的视网膜Muller细胞,用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改良的Eagle培养基(DMEM)-F12培养基培养5d,用含有0.5μmol/L RA、1μg/L BDNF与0.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进行10d诱导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去分化及再分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免疫荧光染色鉴定3~4代培养的Muller细胞结果显示,特异性标记物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转运体(GLAST)抗体表达阳性,呈现红色,荧光染色GS和GLAST抗体表达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92.76±4.28)%与(95.28±2.79)%。对去分化后的Muller细胞球给予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显示特异性标记物巢蛋白(Nestin)表达阳性,呈现红色,荧光染色阳性细胞比例为(95.37±1.46)%。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去分化后的Muller细胞球,结果显示神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阳性,呈绿色,荧光染色阳性细胞比例为(10.28±3.37)%。细胞抗5溴-2脱氧尿苷(BrdU)的表达阳性,呈现红色,荧光染色阳性细胞比例为(90.44±4.23)%。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诱导分化后的Muller细胞球,结果显示神经节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Thy1.1表达阳性,呈现绿色,主要为轴突和细胞质,荧光染色阳性细胞比例为(21.25±4.62)%。结论视网膜Muller细胞是一种视网膜干细胞潜在来源细胞,细胞因子刺激能够使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uller细胞获得干细胞特征。
- 肖宗宇李文辉惠超杰张广华唐万峰杨生龙曹立新马进海巨虎
- 关键词:MULLER细胞神经干细胞细胞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