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英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小鼠
  • 3篇细胞
  • 2篇电镜
  • 2篇电镜检查
  • 2篇镜检
  • 2篇激素
  • 2篇家系
  • 2篇分化
  • 2篇TH17细胞
  • 1篇大细胞
  • 1篇大疱
  • 1篇大疱性
  • 1篇大疱性表皮松...
  • 1篇大疱性表皮松...
  • 1篇电镜观察
  • 1篇对称性
  • 1篇性激素
  • 1篇痒疹
  • 1篇痒疹样营养不...
  • 1篇遗传性

机构

  • 12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12篇周英
  • 8篇陈嵘祎
  • 8篇樊翌明
  • 4篇阿彩岭
  • 3篇朱铖垚
  • 2篇杨艳平
  • 2篇李顺凡
  • 2篇周飞
  • 2篇李文
  • 1篇张国学
  • 1篇朱坤举
  • 1篇史建强
  • 1篇陈福娟
  • 1篇陈蕾
  • 1篇高涛
  • 1篇刘环
  • 1篇林映萍
  • 1篇王丹纯
  • 1篇李定
  • 1篇李文

传媒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2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岭南皮肤性病...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CR法鉴定Rorcγt^(GFP)突变小鼠子代基因型
2012年
目的探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鉴定RorcγtGFP突变小鼠子代基因型的可行性。方法 Rorcγt(-/-)基因型雄性与Rorcγt(-/+)基因型雌性小鼠产生的6只新生小鼠,取尾部组织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根据产物片段大小鉴定新生小鼠基因型。结果 3只小鼠PCR产物具有241bp片段,为Rorcγt(-/-)基因型;其余3只具有174bp及241bp片段,为Rorcγt(-/+)基因型。结论 PCR是检测RorcγtGFP突变品系小鼠基因型的简便。
陈嵘祎阿彩岭周英樊翌明
关键词:核受体聚合酶链式反应
性激素和接触性致敏在进行性指掌角皮症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了解进行性指掌角皮症(keratodermia tylodes palmaris progressive,KTPP)的病理特点及性激素和接触性致敏在发病中的作用,初步观察曲池穴注射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
陈福娟周英樊翌明
硬化性粘液水肿1例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男,54岁,以颜面及肢体反复水肿性红斑、苔癣样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无系统损害,相关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组织病理学示:表皮萎缩,表皮突消失,真皮成纤维细胞增多和胶原纤维增粗,部分毛囊萎缩;真皮网状层较大量阿辛蓝染色阳性的黏蛋白弥漫性沉积;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浸润。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阿辛蓝染色等诊断为硬化性粘液水肿。
张青华陈嵘祎周英史建强
孕激素在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模型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孕激素在雌激素诱导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8~10周龄雌性Balb/c小鼠在阴道接种10μL白念珠菌悬液(5×104个孢子)前72h皮下注射不同剂量雌二醇和/或黄体酮,接种后3,7,14和21d各组随机取2只小鼠进行阴道菌落计数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各组菌落计数在接种后3d最高,7d明显减少,21d几乎为0。与E0P0组比较,单用雌激素组在3d和7d菌落计数均明显升高(P<0.05),但单用孕激素组无明显变化(P>0.05)。单用雌激素组的阴道黏膜炎症反应比单用孕激素组出现早、程度重。结论单用孕激素不能有效诱导小鼠阴道白念珠菌感染,但联用雌激素可起到促进或协同作用。
高涛陈嵘祎李文杨艳平林映萍周英樊翌明
关键词:小鼠阴道炎白念珠菌雌激素孕激素
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两家系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总结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EBP)的临床病理及家系特点。方法:先证者的皮肤活检行组织病理和透射电镜检查,并对其家系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家系1中8例患病,其中6例主要在小腿出现丘疹、结节,1例仅有甲营养不良,1例儿童在小腿发生水疱、糜烂、瘢痕。家系2中除先证者发生头皮毛囊炎、躯干白色丘疹样损害和小腿丘疹、结节外,3个姐姐仅有躯干白色丘疹样损害。小腿结节的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下裂隙形成,真皮浅层纤维组织增生、血管扩张,血管周围少数单个核细胞浸润。透射电镜检查发现水疱位于致密板下层,锚原纤维数量减少。结论:不同家族或家族内不同DEBP病例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免疫荧光、透射电镜检查和突变分析可明确诊断。
朱铖垚陈嵘祎樊翌明李文周英李顺凡
关键词: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调查电镜检查
孤立性肥大细胞瘤1例的电镜观察及国内文献综述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肥大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1例婴儿孤立性肥大细胞瘤的皮损活检标本行组织病理、姬姆萨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内大量肥大细胞弥漫性浸润,姬姆萨染色显示胞质中存在紫红色异染颗粒。电镜检查显示浸润细胞主要为形态正常的肥大细胞,也有一些嗜酸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高密度的夏科-莱登结晶游离于间质中,并与损伤的核染色质、细胞膜碎片、肥大细胞释放的颗粒相混合。结论:肥大细胞瘤多在出生时发病,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检查。
周英杨艳平陈嵘祎李顺凡樊翌明
关键词:肥大细胞瘤组织病理电镜检查
两种方法分离小鼠脾原始T淋巴细胞效果比较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比较Ficoll-Paque梯度离心法与免疫磁珠法分离T淋巴细胞的效果差异,筛选有效的、优异的分选小鼠脾原始T淋巴细胞方法。方法分别采用Ficoll-Paque梯度离心法及Miltenyi Biotec免疫磁珠进行小鼠淋巴细胞分离。血小板计数器统计单核淋巴细胞数,苔盼蓝染色判断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鉴定CD4+CD62+T淋巴细胞纯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磁珠法CD4+CD62+T淋巴细胞纯度较高为(66.27±3.52)%,Ficoll-Paque梯度离心法细胞纯度为(15.27±4.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Ficoll-Paque梯度离心法获取淋巴细胞数(1.47±0.35)×108较免疫磁珠法的(0.67±0.26)×108多,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9,P<0.01),且Ficoll-Paque梯度离心法细胞存活率(93.9±2.6)%较免疫磁珠法的(89.9±2.9)%高,两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磁珠法适合分离小鼠脾原始T淋巴细胞并用于细胞纯度要求高的免疫学实验,但细胞得率需进一步优化。
陈嵘祎阿彩岭周英樊翌明
关键词:免疫磁珠梯度离心
糖尿病性硬肿病并发黑棘皮病
2015年
报告1例糖尿病性硬肿病(SD)并发黑棘皮病(AN)。患者男,33岁。褶皱部位皮肤增厚、色素沉着5年,背部皮肤变硬1年。患者有2型糖尿病病史,服用中药控制不佳。皮肤科检查:项部、腋窝、腹股沟可见深褐色色素沉着,皮肤增厚,如天鹅绒样。右背上部一约16 cm×15 cm非凹陷性肿胀、变硬,伴有褐色色素沉着,境界不清。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基底层色素增加;乳头状突起之间棘层轻度增厚,并充满角质。真皮明显增厚,真皮浅层可见少数噬黑素细胞及轻度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真皮深层胶原束肿胀和分离。皮下脂肪被增厚的胶原纤维代替。阿辛蓝染色显示黏蛋白沉积在真皮深部胶原束之间。诊断:SD并发AN。未予患者特殊治疗,约2年随访中皮损无明显变化。
周英彭晶杨佩佩黎世杰樊翌明
关键词:黑棘皮病
成人泛发性环状肉芽肿1例
病史:患者,男,80岁,因"躯干、四肢丘疹、斑块半年,加重2月"入院.患者半年前项背部出现粟粒至米粒大小红色丘疹,呈环状排列,中央略凹,伴瘙痒,未予重视,背部皮疹向周围扩展,中央消退,但胸部、四肢出现类似皮疹.2月半前至...
朱铖垚刘环陈蕾周英李文张国学李定
体外分化Th17细胞IL-17f,ctBP和Gfi1的表达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检测小鼠Th17细胞诱导分化模型中IL-17f,ctBP和Gfi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提取小鼠脾淋巴细胞,采用免疫磁珠纯化CD4+CD62L+T细胞后,空白对照组用RPMI 1640培养,Th17分化组用anti-CD3ε,anti-CD28,anti-IFN-γ,anti-IL-4抗体及IL-6,TGF-β1和IL-23等细胞因子培育,诱导原始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两组细胞分别培养72 h后,采用Realtime-PCR检测IL-17f,ctBP,Gfi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Th17分化组细胞经相关抗体及细胞因子刺激诱导分化后,其IL-17f mRNA表达明显增高(分化前为1,分化后达194.011721),但ctBPmRNA,Gfi1 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ctBPmRNA分化前为1,Th17分化后为0.45375958,Gfi1 mRNA表达在对照组分化前为1,Th17分化后为0.00430432。结论 ctBP和Gfi1在Th17分化组中表达显著下调,但上述两种转录辅抑制因子是否参与了Th17细胞的分化调控值得进一步研究。
陈嵘祎周飞周英阿彩岭
关键词:IL-17CTBP小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