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艳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青光
  • 5篇青光眼
  • 3篇前囊
  • 3篇前囊膜
  • 2篇导管
  • 2篇羊膜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导管
  • 2篇视网膜
  • 2篇手术
  • 2篇丝裂霉
  • 2篇丝裂霉素
  • 2篇切除
  • 2篇网膜
  • 2篇小管
  • 2篇小梁
  • 2篇小梁切除
  • 2篇疗效
  • 2篇留置

机构

  • 12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2篇周艳
  • 11篇裴重刚
  • 7篇邵毅
  • 6篇周琼
  • 5篇刘新华
  • 1篇王魁仲
  • 1篇董诺
  • 1篇彭娟
  • 1篇谭钢
  • 1篇高贵平
  • 1篇刘永琰
  • 1篇曾莉
  • 1篇王广玲
  • 1篇邵益
  • 1篇林辉

传媒

  • 2篇江西医药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全省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并发继发性青光眼临床研究
血液透析并发继发性青光眼是由于长期血透致血浆渗透压逐渐下降,晶体膨胀,前房变浅,房水生成增多及排出受阻, 从而使眼压增高,视功能损害.该病常与糖尿病、慢性肾
裴重刚邵毅周艳周琼
文献传递
高频超声A/B超定量鉴别玻璃体机化与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的 A/B 超对玻璃体增殖机化与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定量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利用法国 BVI 公司生产的 A/B 超对160例(208眼)玻璃体机化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分析,主要观察指标:膜状回声的位置固定点...
刘新华邵毅裴重刚周艳周琼
文献传递
晶状体前囊膜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评价晶状体前囊膜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降压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0例(30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眼,实验组行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将自体前囊膜衬垫在巩膜瓣下,对照组行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一次性应用MMC,浓度0.33g/L,根据结膜、筋膜的肥厚程度不同,时间1~4min不等,随访6~12mo。主要观察指标:视力、眼压、滤过泡、手术成功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功能性滤过泡的累积存活率,手术成功率、术后视力改善、角膜内皮计数密度、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形成的滤过泡类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晶状体前囊膜应用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中可有效降低眼压,长期有效保留功能性滤泡,保持滤过道开放,且并发症较少。
裴重刚周艳邵毅周琼
关键词:晶状体前囊膜青光眼白内障丝裂霉素
生物羊膜连续交锁缝合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26例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09年
邵毅裴重刚林辉彭娟谭钢董诺周艳
关键词:羊膜移植翼状胬肉
晶状体前囊膜与丝裂霉素C在青-白联合术中应用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晶状体前囊膜在青白联合术中的作用,寻找抗滤过泡瘢痕化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 30例(30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眼,实验组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
裴重刚邵毅周艳高贵平周琼
文献传递
植入物在青光眼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前青光眼的滤过性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方法,但手术后2年的失败率仍达15~30%。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沉积.瘢痕形成而使滤过泡功能减退。为此国内外许多专家采用很多方法以减少滤过道瘢痕形成,如使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等.这些药物虽可延缓瘢痕形成,但易引起较多的并发症。而使用植入物。如生物膜、羊膜等.可机械隔离巩膜瓣和巩膜床。避免或减少纤维粘连.保持滤过道通畅。现将这些植入物的性质及临床应用等情况作一综述。
周艳裴重刚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前囊膜羊膜生物胶胶原膜
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3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用多种方法不能使眼压降至正常患者,在高眼压下进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6~12个月,36眼中有32眼术后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能控制在21mmHg(1mmHg=0.133kPa)以下,4眼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31眼视力有所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病例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以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周艳裴重刚刘新华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
斜视术后再斜视的原因及治疗被引量:3
2008年
斜视是眼科常见疾病,手术是治疗斜视的重要方法,斜视矫正术后欠矫、过矫、眼位回退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斜视术后再斜视的相关原因及治疗做一综述。
周艳裴重刚
关键词:斜视欠矫过矫眼位回退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阐明眼底荧光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99年以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36例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结果:I、Ⅱ期药物治疗,黄斑水肿、Ⅲ、Ⅳ期用532倍濒激光进行光凝治疗,V、Ⅵ期进行玻...
曾莉王魁仲周琼王广玲周艳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底荧光造影
文献传递
静脉留置针与硬膜外导管在泪小管吻合术中的应用对比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与硬膜外导管应用于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泪小管断裂166例(166眼)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2组:A组(静脉留置针组)82例,B组(硬膜外导管组)84例。观察手术拔管后18月内溢泪及冲洗泪道通畅情况。结果A组治愈78眼(95.12%);B组治愈72眼(85.71%)。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治愈率高,留置于吻合道中,对防止粘连、抑制纤维化及减轻吻合口收缩起重要作用,是较为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留置物。
刘新华邵益裴重刚周艳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硬膜外导管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