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脊髓灰质炎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急性弛缓性麻...
  • 3篇急性弛缓性麻...
  • 3篇急性弛缓性麻...
  • 3篇计划免疫
  • 3篇弛缓性
  • 3篇弛缓性麻痹
  • 2篇毒性肝炎
  • 2篇卫生事业
  • 2篇卫生事业费
  • 2篇消灭脊髓灰质...
  • 2篇流行病学特点
  • 2篇流行病学特点...
  • 2篇急性弛缓性麻...
  • 2篇防疫
  • 2篇防疫经费
  • 2篇肝炎
  • 2篇病毒

机构

  • 11篇卫生部疾病控...
  • 4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云南省卫生防...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北京市房山区...

作者

  • 11篇周军
  • 10篇于竞进
  • 3篇张兴录
  • 2篇张荣珍
  • 2篇庄辉
  • 2篇王克安
  • 2篇杨志伟
  • 2篇董胜利
  • 2篇王晓军
  • 2篇张兰香
  • 2篇王若涛
  • 2篇邵瑞太
  • 2篇王钊
  • 1篇曹雷
  • 1篇韩庆英
  • 1篇左树岩
  • 1篇杨俊峰

传媒

  • 5篇中国计划免疫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6
  • 3篇199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部分脊髓灰质炎高发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发病情况调查被引量:8
1995年
1994年6月中旬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专业考察小组,在我国一个脊髓灰质炎(脊灰)高发省份随机抽取20个地区,对其45所地(市)级和13所县级医院进行了AFP病例的主动搜索,共查出1991~1994年5月发病的AFP病例681例,分布于101个县市。结果表明:0~14岁儿童AFP、脊灰、非脊灰AFP及GBS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04/10万、0.48/10万、0.57/10万及0.31/10万,其中脊灰发病率明显较1991年下降,其构成比由1991年的第一位逐年降低;此外,约95%的脊灰患者分布于0~4岁组,表明0~4岁儿童应为今后监测和保护的重点;非脊灰AFP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认为采用“0~4岁非脊灰AFP发病率>1/10万”作为监测系统敏感性指标似更合乎国情。
王钊杨保平李慧芳张荣珍张振馨周军董胜利张健李全乐张兴录戴斐徐爱强陈小春楚金贵
关键词:弛缓性发病率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破类免疫——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被引量:8
1996年
一、全球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概况 新生儿破伤风的感染途径和发病机理已经阐明,世界卫生组织(WHO)自本世纪60年代就倡导为孕妇实施破伤风类毒素(以下简称“破类”)免疫,以预防和控制新生儿破伤风。 据1985年WHO全球扩大免疫规划顾问小组估算,全部发展中国家(不包括中国)每年大约出生8000万儿童,但有80万新生儿死于破伤风,约占每年出生儿童的1%。新生儿破伤风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作为优先控制的疾病之一。
楚金贵董胜利于竞进周军
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破伤风免疫
中国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被引量:65
2001年
20 0 0年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 5 332例 ,按病毒学分类标准 ,5 315例为非脊髓灰质炎 (脊灰 )AFP病例 ,17例为临床符合脊灰病例 ,未发现本土及输入的脊灰野病毒病例。 5 332例AFP病例分布在 2 111个县 (市、区、旗 ,下同 )中 ,占全国总县数的 73 73%(2 111/ 2 86 3)。全年报告“零”病例的县数每月均 >90 %。 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 1 86 / 10万 ,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 88 80 %,其它各项监测指标也均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 (WHO)和卫生部的要求 ,这一年我国所在的WHO西太平洋区宣布实现了无脊灰目标。为维持我国无脊灰状态 ,仍需保持高质量敏感的AFP病例监测系统 ,确保能及时发现、识别、报告任何脊灰野病毒病例。
张荣珍杨俊峰王晓军刘晓强左树岩张兰香周军于竞进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
计划免疫和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与任务被引量:2
1996年
计划免疫和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与任务王钊,于竞进,周军(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北京市,100725)全球计划免疫和消灭脊髓灰质炎进展1免疫接种率全球常规免疫接种率在1990年达到80%,随后几年呈下降趋势,1995年开始回升。世界卫生组织(WHO)非洲...
王钊于竞进周军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计划免疫
九十年代计划免疫工作策略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1 背景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预防保健事业的发展,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50年代初即制定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为儿童免费接种痘苗、卡介苗(BCG)、百白破混合制剂(DPT)。60年代初在全国消灭了天花。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计划免疫。
楚金贵于竞进周军刁连东赵峰
关键词:卫生事业费防疫经费消灭脊髓灰质炎儿童免疫计划免疫管理免疫服务
我国近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被引量:76
2000年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对我国 195 0年以来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近年全国疾病监测点百日咳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以了解我国近年来百日咳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表明 :自实施计划免疫以后 ,百日咳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年发病率由 60~ 70年代的 10 0 /10万~ 2 0 0 /10万降至目前的 1/10万以下 ;流行范围逐步缩小 ,目前有病例报告的县占全国总县数的 3 0 %左右 ;但是局部地区仍有暴发 ,春夏为高发季节 ,病例主要集中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80 %左右的病例集中在 7岁以下儿童 ,其中 5岁以下儿童占 60 %左右。据此 ,全国应进一步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百白破混合制剂常规免疫接种率 ,控制局部地区的暴发 。
张兴录杨志伟周军于竞进王克安
关键词:百日咳流行病学
161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和传染病报告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的病毒性肝炎分型构成及基层单位病毒性肝炎诊断和传染病报告现状。方法选择2000年北京某郊区医院医生诊断的161例“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ELISA测定病毒性肝炎血清感染标志,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LISA未能分型肝炎的HBVDNA和HCVDNA,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传染病报告资料。结果急性甲肝、急性乙肝、急性丙肝、急性戊肝和慢性乙肝急性发作分别占7·5%(12/161)、19·3%(31/161)、5·6%(9/161)、13·0%(21/161)和44·1%(71/161),未分型占10·6%(17/161)。基层医生病原学分型比例为42·86%(69/161),其中分型正确率30·44%(21/69)。传染病报告率39·1%(63/161)。结论乙肝是当地病毒性肝炎防治重点,基层单位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能力及其传染病报告率均较低。
劳向前邵瑞太庄辉王若涛于竞进周军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病原学传染病
我国白喉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被引量:41
2000年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国1950年以来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近几年全国疾病监测点白喉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实施白喉类毒素接种以来,尤其是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计划免疫以后,白喉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年发病率由50~60年代的报告10/10万~20/10万降低到目前的001/10万;流行范围逐步缩小,1997年仅有20多个县报告白喉病例;但目前病死率相对较高,在10%以上;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成人白喉发病增多。建议进一步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百白破混合制剂常规免疫接种率,防止白喉的重新流行,但应充分考虑大年龄组人群免疫接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应加强监测,并加强传染源的管理。
杨志伟张兴录于竞进周军王克安
关键词:白喉流行病学
北京郊区161例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
2005年
劳向前邵瑞太王若涛庄辉于竞进周军王砚英韩庆英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患者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病原学抗-HEV抗-HAV
中国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现状被引量:11
2000年
为了对当前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监测水平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 ,利用EPIinfo软件对全国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最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全国 1999年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 1 76 / 10万 ,报告的AFP病例分布于全国 2 0 84个县 (区、市、旗 ,下同 ) ,占全国县数的 72 8% ;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要求 ;AFP病例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 86 %。目前全国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
张荣珍曹雷王晓军张兰香张兴录周军于竞进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