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良
- 作品数:23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 极区顶部电离层离子上行—DMSP卫星观测被引量:7
- 2006年
- 本文利用DMSP卫星离子漂移速度测量数据,对高纬顶部电离层离子整体上行进行研究,主要考察平静时和磁暴期间离子上行强度与发生率随MLT(晨昏两侧)分布规律的变化;以及磁暴期间强的离子上行与等离子体对流及其剪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磁暴期间强上行事件的发生率比平静期高近2倍,发生率的晨昏不对称性出现逆转,由平静时昏侧发生率较大变为磁暴期间晨侧发生率较大;磁暴期间晨侧离子上行速度的分布向速度高端加权,平均速度大于昏侧,最大上行速度远大于昏侧;强的离子上行往往与强对流剪切或强对流本身相伴随。
- 霍亮马淑英周云良党戈
- 关键词:极区电离层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实例被引量:2
- 2022年
- 信号频谱分析是“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但学生在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时常存在较大的困难。针对这种现象,介绍了一种信号频谱分析的教学实例。该实例利用傅里叶变换的数值计算方法,对太阳黑子数进行频谱分析,并确定太阳活动的周期。该教学实例注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学生对频谱分析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周云良卢昕
- 关键词:信号频谱分析教学实例太阳活动周期
- 2003年11月超强磁暴热层大气密度扰动及其与焦耳加热和环电流指数的关系——CHAMP卫星观测被引量:11
- 2007年
- 本文利用CHAMP卫星加速度仪测量数据,计算和分析2003年11月20~21日大磁暴期间大气质量密度扰动的全球分布特征;研究暴时变化与极区大尺度对流引起的全球焦耳加热总功率及环电流指数SYM-H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磁暴期间400km高度上热层大气质量密度大幅度上升,NRLMSISE-00模式预测值与此相比有很大差别;暴时大气密度的增大存在昼/夜半球不对称性:白天强于夜晚,且白天随纬度的分布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图像,在赤道附近和南半球中低纬区(10°N~50°S)大气密度增大较强,并呈双峰分布,两个峰分别位于0°和45°S,另外在极区也出现大气密度扰动的局部极大,而在夜晚,大气密度变化南北半球比较对称,在赤道低纬区大气密度增大较强;互相关分析表明,中低纬区大气密度变化滞后于全球焦耳加热总功率3~7h,滞后于环电流指数(SYM-H)0~3h,与二者存在很强的相关,表明极区焦耳加热和赤道环电流过程对暴时热层大气密度扰动有重要影响.
- 周云良马淑英Luhr H.王慧党戈
- 关键词:CHAMP卫星磁暴
- 《空间环境与探测技术导论》课堂教学实践
- 2015年
-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迅速扩大,空间环境与探测技术相关课程被引入到是综合性高校本科教学。相关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较深,距离日常生活较远,如果教学只注重公式的推导、概念的解释,数字的罗列,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 尹凡蔡红涛周云良王慧蔡磊田茂
- 关键词:空间环境教学方法
- 利用NARX神经网络由IMF与太阳风预测暴时SYM-H指数被引量:12
- 2010年
- SYM-H是一个重要的空间天气指数,它与Dst指数相似,是磁暴强度的表征,但SYM-H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本文发展了一种具有输出时延反馈的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NARX)预测模式,由太阳风和IMF参数预测暴时SYM-H指数的变化.与BP网络和Elman网络相比,预测效果显著改善.用15个强磁暴(含5个Minimal SYM-H<-200nT的超强磁暴)进行检验,预测与实测SYM-H指数的相关系数总体达到0.91;对于5个超强磁暴,相关系数最低为0.91,相应的磁暴为2001年3月最小SYM-H达-434nT的磁暴,对两个SYM-H小于-300nT的磁暴预测相关系数分别达0.93和0.96.在NARX网络中将适当长度(约120min)的SYM-H指数输出,反馈给网络外部输入,即输入中包含环电流内部准实时与历史状态信息,是使模式预测能力在已有基础上得以大大提高的关键;说明除了行星际的直接驱动之外,环电流自身状态对磁暴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对于恢复相过程有重要作用,在利用神经网络对环电流指数进行预测时必须恰当地加以考虑.
- 蔡磊马淑英蔡红涛周云良刘若思
- 关键词:磁暴人工神经网络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11
- 2022年
- 立足于课程“信号与系统”教学中存在的工具式学习、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理论重于实践的问题,对教学模式如何升级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从教学实践的结果看,提出的这些方法在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方面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 卢昕周云良余磊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CSES卫星观测的赤道电集流特征被引量:1
- 2022年
- 本文利用2018年8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我国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CSES)所观测的地磁数据,反演了赤道电集流(EEJ)电流密度的纬度剖面;通过选取的4729个清晰的EEJ事件,分析了在地方时(LT)14∶00附近的EEJ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磁平静期间,CSES卫星观测的EEJ电流密度的峰值位于磁赤道附近,其平均幅度约为27 mA·m^(-1).该幅度小于CHAMP和Swarm卫星的观测结果,这与2018—2019年期间太阳活动水平较低(平均F_(10.7)指数约为70 sfu)有关,此外也与CSES轨道所处的地方时相关.平均而言,EEJ的主瓣宽度约为4°,主瓣和旁瓣的峰值电流密度之比约为2.7;在本文所关注的事件中,东向EEJ事件约占83%,西向EEJ事件约占17%;这个比例与CHAMP卫星的观测结果稍有不同,与14∶00 LT附近西向EEJ出现的概率较低有关.东向EEJ的峰值电流密度对经度、季节和太阳辐射水平有显著的依赖性.EEJ峰值密度随经度变化呈现明显的4波结构,可归因于低层大气非迁移潮汐的作用.EEJ峰值电流密度有明显的季节依赖,其幅度在春秋分较大,冬夏季较小.在2018—2019年期间,尽管太阳活动水平较低,EEJ峰值密度随太阳辐射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 周云良杨艳艳朱劼朱劼熊超泽仁志玛申旭辉
- 关键词:地磁观测
- 极区电离层O^+上行的时空分布:平静期FAST卫星观测被引量:4
- 2007年
- 分析FAST卫星能量离子测量数据,首次得到2000~4200km高度范围平静期电离层O+上行的时空分布图像.结果表明,磁正午前的极尖/极隙区是低能O+上行发生最频繁的区域;黎明前等离子体对流的低纬边界区域是高能O+上行发生率最高区.无论能量高低,在平静极光椭圆边界之外的较低纬度宽阔时区上存在较频繁的O+上行.午夜前21:00~22:00MLT极光椭圆带的上行O+携有较强的能通量,其中高能O+在靠近极盖边界处上行能通量特别强.在所分析的2000~4200km高度范围,上行O+离子锥发生率显著高于离子束;离子束在3000km高度以下极少出现,而离子锥较均匀地在各高度都有发生.
- 党戈马淑英周云良
- 关键词:极区电离层卫星观测
- 基于FAST卫星和EISCAT雷达数据的全球极光沉降电子经验模式
- <正>地球电离层是航天器的重要飞行区域。在极区电离层上空,存在着几乎持续不断的来自磁层的沉降粒子,其能量范围在约几十eV至近100keV;由于极光粒子加速与地磁力线的汇聚作用,在极光椭圆区带电粒子具有很高的能通量;而且在...
- 党戈马淑英蔡红涛周云良尹凡
- 文献传递
- 《信号与系统》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和通信类等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以严格的数学理论为基础,具有理论性强、知识点多且覆盖面广等特点。从该课程的主要特点出发,探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方法改进与实践,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 周云良卢昕
-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