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强 作品数:68 被引量:315 H指数:10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常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 江苏省卫生厅面上科研课题 常州市卫生局重大招标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胆囊扭转伴坏死一例 被引量:2 2015年 患者女。86岁,因“突发右上腹痛并进行性加重28h”入院。患者入院28h前因餐后外出活动时突发右上腹痛,呈持续性胀痛,进行性加重,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多次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有发热。患者既往有便秘病史,无腹部手术史,无胆囊结石、胃病史。患者腹痛12h后曾至当地医院予以抗感染、解痉等对症治疗。 吴宝强 江勇 刘胜勇 杨雨 朱峰 孙冬林关键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胆囊扭转 进行性加重 坏死 右上腹痛 持续性胀痛 外伤性肝破裂的个体化治疗(附78例报告)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总结和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06年6月至2011年5月施行的78例外伤性肝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行保守治疗23例,5例保守失败转行开腹手术(2例)和介入治疗(3例),其中1例因保守治疗过程中突发大出血死亡,病死率3.6%;介入治疗9例,均一次成功止血,无再出血发生;手术治疗46例,病死率为10.9%(5,46),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再出血(1例)、膈下脓肿(2例)、腹腔胆漏(7例)、肝脓肿(3例),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为16.7%。经止血、抗炎、引流等积极处理后痊愈。结论外伤性肝破裂实施个体化治疗才能取得最佳疗效。血管介入技术是外伤性肝破裂有效的处理方法。对于严重外伤性肝破裂病人积极采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屈振 江勇 黄伯华 吴宝强关键词:外伤性肝破裂 血管造影术 栓塞 个体化治疗 闭合性胰腺合并十二指肠损伤的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合并十二指肠损伤中的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间我院对闭合性胰腺合并十二指肠联合损伤者施行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及其转归。结果本组4例均抢救成功,术后住院天数14-40 d,平均29.5 d,2例术后出现胰周、右肾周局限性包裹性积液,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严重的胰腺合并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积极的术前准备、急诊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可行的,可获得良好的愈后。 颜晨 江勇 吴宝强 黄洪军 孙冬林关键词:闭合性腹外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急诊手术 老年急性胆囊炎156例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4年6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65岁以上急性胆囊炎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112例(71.8%),手术时间30~155 min,平均(56.5±20.6)min,术后均恢复良好。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患者6例,穿刺术后短时间内全身炎症情况均明显好转,另行保守治疗38例(24.4%)。结论: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病情复杂,如经过短时间的围手术处理后能早期行LC则相对安全,可彻底治愈;如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同时又全身条件极差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者,先行PTGD胆囊减压,待症状缓解后行择期LC,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也要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武正旺 徐建明 陆晓明 吴宝强关键词: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老年人 Kimura法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中脾血管分离技巧探讨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Kimura法(腹腔镜下保留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中脾血管分离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Kimura法实施的18例胰腺体尾部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均顺利完成Kimura手术,手术时间136~220 min,平均170 min,出血量50~450 mL,平均18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21 d,平均9.6 d,术后病理均为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10例患者术中使用5-0的Prolene线缝合脾静脉或脾动脉裂口。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腹腔胰瘘,其中A级胰瘘8例(44.4%),B级胰瘘2例(11.1%),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Kimura法治疗胰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完善的术前准备、娴熟的腔镜下操作技术和配合能力,尤其是掌握脾血管分离和缝合技巧是完成手术的关键。 吴宝强 安勇 江勇 陈学敏 孙冬林关键词:胰腺肿瘤 胰腺切除术 腹腔镜 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特征与诊治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1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胆管癌的发生率占同期胆管结石患者的3.1%,其临床表现以右上腹疼痛及反复的胆管炎发作为主,但缺乏特异性。术前胆管癌组患者AKP、γ-G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ALT升高12例,总胆红素升高9例,与非胆管癌组相比,AKP、γ-GT、ALT、TBIL均显著升高(P<0.01),且胆管癌组术前血清CA19-9及CEA显著高于非胆管癌组(P<0.01),而两组间CA125及AF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6例患者中可进行手术治疗10例;其中根治性手术8例,姑息性手术2例。8例根治性手术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78.6%和36.4%;2例姑息性手术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的疗效较差,对血清CA19-9和CEA显著升高者应行病理活检确诊,治疗手段应该力争实行根治性切除,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张东 吴宝强 陈昌泽 朱峰 孙东林关键词:胆管结石 胆管癌 预后 腹腔镜下改良无水酒精硬化并开窗治疗肝囊肿的体会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无水酒精硬化并开窗治疗肝囊肿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间25例行腹腔镜肝囊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体会。采用改良的方法:先不行囊肿去顶,在囊肿壁顶上打开一小口吸尽囊液,然后注入无水酒精彻底硬化囊壁,最后再行囊肿壁的去顶引流。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有大出血,未发现囊肿与胆管相通病例。术后随访3~8个月,有2例为非手术部位的再发,再行B超定位下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无一例发生原手术部位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肝囊肿小口放水后无水酒精充分硬化囊壁,最后行囊肿去顶引流的改良方法安全有效,复发率低,手术操作简单,尤其适用于靠近膈顶部或口小底大等特殊类型的囊肿,值得推广应用。 吴宝强 江勇 朱峰 孙冬林关键词:肝囊肿 腹腔镜手术 酒精硬化 开窗引流 胰体尾病变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探讨 2011年 目的总结胰体尾部切除术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行保留脾脏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2008年4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4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体尾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7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17例合并脾脏切除,手术切除率100%,平均手术时间为(89.6±20.8)min(65±150min),术中平均失血量(406.3±236.9)ml(100-1000ml)。术后有2例出现胰瘘,1例出现胸腔积液,无死亡发生,无新发糖尿病病例,平均住院时间(16.9±3.9)d。结论胰体尾切除术是治疗胰体尾部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对于胰腺体尾部良性病变可予保留脾脏。总体手术安全可行。 远博 江勇 黄伯华 吴宝强关键词:胰腺体尾部 脾脏 胰体尾切除术 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在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在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278例因良性甲状腺疾病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是否使用LigaSure将患者分为LigaSure组(130例)和传统手术统组(1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igaSure组与传统手术组比较,手术切除范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明显缩短(55.2 min vs.70.8 min,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18.1 mL vs.35.2 m L,P<0.05),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中使用Liga Sure可简化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值得临床应用。 吴宝强 陈卫波 江勇 孙冬林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疾病 电外科手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8 2008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154例行PD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胰肠套埋单层吻合105例,双层吻合49例。结果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2.7%,两种吻合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层吻合18.1%,双层吻合32.7%),胰瘘发生率(单层吻合4.8%,双层吻合16.4%);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单层吻合(18.45±7.11)d,双层吻合(22.75±9.73)d]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变量分析表明:男性、胰腺质地软、非单层胰肠吻合方式是3个与胰瘘发生相关的独立因素。结论合理的胰肠吻合方式及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减少胰瘘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丁会民 秦锡虎 朱峰 周新军 吴宝强关键词:胰肠吻合术